-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论
- 纪宝成
- 13104字
- 2020-08-30 00:33:45
内容提要
一、课题的意义
第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当做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的经验之一。中国经济改革中所有的重点和难点、所有的经验和特色,从根本上来说都来源于一个特殊的历史要求,即一方面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改革获得成功的关键就是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间创造出一种可以相互兼容、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关系中,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了新的含义,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市场经济也具有了新的特点,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能否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与现代市场体系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在实践中实现良性互动,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决定着中国经济改革的前途,而且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命运。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但是,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已经基本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城乡体制分割,产权制度不健全,收入差距过大,劳动关系不和谐,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任务还未完成,资本等要素市场发育滞后,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薄弱等。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现代市场体系的结合与完善方面的问题。因此,中央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
第三,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许多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解决都集中取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现代市场体系的结合与完善的进展方面。比如,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的中心环节,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既涉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问题,又涉及现代市场体系的微观基础的构建和市场体系的发育问题;又如,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和重组兼并既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这一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又是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又如,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既是完善企业制度和所有制关系的关键问题,又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核心内容;又如,我国城市和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既涉及作为重要生产资料的土地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关系到我国土地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现代市场体系的结合与完善的问题,对于在理论上科学总结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在实践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课题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
所谓的现代市场体系是指由商品、土地、资金等各类市场组成的有机整体。市场体系的运转和作用需要一定的制度条件,包括企业制度、宏观调控体系、政治和法律制度等。而在所有这些条件中,社会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最基本的经济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分配和交换的形式,决定了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规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关键,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体系的结合。研究如何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与现代市场体系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在实践中实现良性互动,构成了本课题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线索。课题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就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内容和基本线索展开的,主要内容分为四篇。
第一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决定着中国经济改革的前途,而且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命运。而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现代市场体系的关系。但是,在经典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而市场经济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对立的。因此,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在理论上是一个难题,10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主要是围绕着这一个课题展开的,并且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这种发展的基础是比较薄弱的,理论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对政策作注解,对一些基础理论、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的阐释在逻辑上存在不少矛盾,比如:市场经济是中性的还是非中性的?如果是中性的,为什么要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不是只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没有姓“社”与姓“资”之分?建立市场经济是不是就必须与所谓的国际通行的经济规则接轨?市场经济是一般的还是特殊的?什么是市场经济的一般,什么是市场经济的特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不能兼容,国有经济能不能参与市场竞争?如果可以兼容,它的条件和范围是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根本区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是等同于市场化?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中国的改革经验有没有普遍意义?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并没有随着改革的深入而失去意义,相反,目前理论界在这些问题的认识上还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这种情况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性和指导意义,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也会有消极的影响。在课题的第一篇中,我们对上述问题从理论发展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其中第一章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关系的认识的演变过程,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关系和市场机制的理论,总结了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认识的发展过程,指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理论依据、制度基础、体制特征和面临的矛盾与选择,总结了中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经验,揭示了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的方向,特别是阐述了人们热议的所谓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的实质,探讨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制度模式的考验。
第二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必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根本原则,也是我们党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贯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进行了不懈探索,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对于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目前还存在着不少的难题和分歧,包括: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的经济基础是什么?非公有制经济是不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姓“社”还是姓“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含义是什么?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含义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当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实际状况是什么样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不是已经丧失?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是不是真的出现了所谓的“国进民退”?如何看待围绕着“国进民退”进行的争论?等等。
应当说,目前社会上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甚至是混乱的,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刻不容缓。在课题的第二篇中,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其中,第三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角度研究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阐述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基本理论。
第四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对于目前学术界关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否巩固的各种不同观点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并通过实证分析说明了当前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各自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回答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否存在等尖锐的问题。
第五章探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中国共产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的演变、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的历史和面临的问题,阐述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对促进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意义和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
第三篇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增强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活力,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巨大的成绩:一方面,通过深化对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使股份制成为了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的国有企业制度;另一方面,坚持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把国有经济的重点放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引导力和带动力。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获得成功的重要成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意义重大而深远。不过,这一点并非是人们的共识,一些学者特别是持新自由观点的学者认为,国有企业经营绩效提高并不是什么好的事情,而是相反;国有企业绩效的改善并非来源于企业效率的提高,而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会挤压私人企业的空间,导致国进民退,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经济改革必须打破国有企业在一些关键性部门的垄断地位,使国有企业完全退出竞争性领域,同时要加快垄断性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进程,造就所谓的真正的市场经济。上述观点的实质是把国有企业效益的提高归结为垄断,把反垄断的关键归结为私有化,这就是“国有企业垄断论”。上述批评意见从根本上否定了国有企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引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包括: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国有经济存在的范围是什么?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是否意味着国有经济要完全退出竞争性领域?
国有经济绩效的提高是不是来源于垄断?打破垄断是不是要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如何按照国有经济的内在要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本篇围绕着上述问题展开了讨论。
其中,第七章总结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过程和经历的主要阶段,阐述了党和政府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理论和基本方针,概括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从实际出发总结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第八章讨论了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包括:如何认识国有经济的性质,如何认识国有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如何认识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关系?如何认识现代企业制度?如何认识“产权明晰”?如何认识国有企业的效率?如何认识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如何认识国有资产的分级管理?如何认识国有经济的进与退?等等。
第九章在总结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经验和说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战略思路的基础上,阐明了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方向,包括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垄断行业国有经济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国有经济的民主管理等,特别是强调要按照国有企业的本质和内在要求而不是新自由主义的思路进一步设计和实施国有企业的改革战略。
第十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要求出发,总结了党和政府关于国有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成果,并结合当前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实践,对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新的概括,包括: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关键;国有企业是实现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
第四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体系结合的体制与机制。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机制的结合的理论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在实践上也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中国,总的来说,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以前,国内学术界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和公有制特别是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两个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提出以后,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就进一步表现为基本经济制度与现代市场体系的关系问题。如何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结合起来,就成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需要弄清的问题包括: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如何影响商品市场组织体系和流通秩序的?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的组织和行为对商品价格、流通秩序、竞争政策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如何影响土地和资源市场的?我国现行的土地和资源产权制度对土地市场价格和土地交易秩序有什么影响?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如何影响金融市场的?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特别是公有金融企业的产权形式对金融市场的产生、发展及其运行有什么样的影响?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如何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劳动关系和工资形成机制有什么特点?对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现代市场组织体系和交易形式有什么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它又会怎样影响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在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体系的结合中,国家的职能和体制应当作怎样的改革调整?
第四篇围绕着上述问题展开了分析。
其中,第十一章探讨了我国现代市场体系发展的历史、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运行特点,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的目标和方向。
第十二章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并从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的角度,阐明了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以及具体途径,具体探讨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同时阐明了资本市场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调整和完善的促进作用。
第十三章探讨了不同所有制下劳动关系的不同特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和劳动力市场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主要思路,分析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中劳动关系的主要差别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立和谐的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具体政策。
第十四章探讨了所有制对收入分配特别是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说明了所有制结构是导致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因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收入不公产生的主要原因,探讨了进一步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实现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途径。
第十五章探索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家的特殊职能和特殊的制度安排,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的作用及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差别,阐明了在处理国家与市场关系中中国经济体制的特色和模式。
总之,本课题的基本内容是研究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包括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等的现代市场体系中在各自的形成和发展中的相互影响的机制,在从理论和现实结合的角度说明二者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基本经济制度与现代市场体系共同发展的具体途径,为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基础理论成果。
三、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点
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点如下。
(一)深化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基础,这一制度对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期的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但是,实践表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不断10深化和创新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比如,对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含义,以往的观点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到底用什么样的指标来衡量以及如何在数量上界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比较复杂的问题。一些分析认为,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接近或超过50%,因此,有同志担心,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可能被私有制经济所取代,我国的经济制度面临着转变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现实危险。针对这种认识,本课题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基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这种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问题在认识上的模糊、分歧乃至混乱,不仅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而且也会影响实际的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当前,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分析和研究,力争在事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些重大问题上做到心中有数。当前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研究特别是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证研究,需要在法律上和政策上澄清公有资产、主体地位、主导作用等重要概念,建立反映上述概念的具体指标,建立和健全对所有制结构的统计监测,密切留意所有制结构中各种指标的变动,把对所有制结构的调控当做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研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和保障机制,研究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总体框架和统一格局,研究完善公有制的民主管理的具体措施。
本课题还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分别从狭义资产(经营性资产)、广义资产及税收、就业、分配三个方面对我国当前所有制结构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考察,提出:按照“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所要求的广义公有资产占社会广义总资产的比例及公有经营性资产占社会总经营性资产的比例都要达到50%以上这一标准,目前我国广义公有资产仍占优势,而经营性资产和主要生产关系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情况已经成了疑问,因此,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巩固,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势必影响我国目前所有制的性质。
在研究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时,本课题提出,公有制经济是商品性与非商品性的统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之间既是相互统一的又是存在摩擦的。因此,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任务,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难。在这一问题上需要强调的是,承认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统一性,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没有任何摩擦。社会主义经济具有自己特殊的目标和制度规定,如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实现以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公平和在更大的程度和范围上实现社会自觉有计划的发展等。这些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既不能脱离市场机制,又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
(二)深化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
本课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新的概括表述,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相结合,把提高效率同促进公平相结合,把实现国有经济的市场化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实现以人为本,把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相结合,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把坚持公共部门的公益性与利用市场运作相结合。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形成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即苏联东欧的激进式改革和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对于两条改革道路的差别以及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学术界众说纷纭。课题指出,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不仅在于它向世人昭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可以结合的,而且还在于它在12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或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渐近式改革方式,这种改革方式的主要特点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双轨过渡,增量先行;整体协调,重点突破;兼顾改革、发展与稳定;分步推进,循序渐进,先试验后推广。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联东欧激进式改革的根本区别,不在于市场化的方式和方法,而在于改革的目标和性质。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苏联东欧激进式改革的目标则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这才是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联东欧激进式改革的根本区别。
(三)深化了对国有企业改革规律的认识
国有经济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这个正确的方向就是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但是,对于这一点,人们的认识并非一致。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新自由主义理论的盛行,私有化的浪潮也席卷了全球,这一潮流在国内也产生了不可小视的影响,导致了一些片面观点的流行。例如:有人认为,公有制产权不清,无人负责,效率低下;有人认为,国有制与市场经济是不能兼容的,只有彻底的私有化或“民营化”,才能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有人认为,国有经济的存在会造成垄断,不利于市场竞争;有人认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会挤压私人企业的空间,导致国进民退,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人认为,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目的就是要使国有企业全面退出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只应当存在于非竞争性领域;有人认为,解决市场失灵可以采取许多措施,如法律手段、财政手段、金融手段和市场规制等,并不一定非要建立国有经济;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追求社会公平,而不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或国家所有,社会公平比所有制更重要;有人认为,公有制是手段,只有发展生产力才是目的,因而,国有经济可有可无。
本课题对上述片面认识进行了具体的剖析,并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的作用不是像资本主义制度下一样,主要从事私有企业不愿意经营的部门,补充私人企业和市场机制的不足,而是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长期的动态的平衡,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赋予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同时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的历史发展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改革和发展国有经济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既要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关于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本课题认为,深化国有经济的改革要在总结和学习国外市场经济和企业治理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从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的国情出发进行制度和理论上的创新,努力体现和发挥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优势。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着眼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的结构,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民经济发展方向和国家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领域集中,向具有较强龙头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集中。二是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具体来说,首先要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所有制原则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完善国有资本经营责任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三是要推进经济的民主化,建立和健全各种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和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特别是要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国有资产的改革和管理的监督。四是要按照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完善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五是形成完善的管理人员选择机制,形成竞争的开放的企业经理人员选择机制,广泛吸收社会优秀管理人才。六是要探索职工参与管理的机制,完善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渠道,保障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利,发挥企业职工的14积极性与创造性。七是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并努力探索把党的领导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八是要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共赢的理念,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要强调的是,国有企业在实行经济民主方面,存在明显的制度优势,这是因为,国有企业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消除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劳动群众不仅是生产的主体,而且也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群众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使劳动者能更加自觉地把自身利益与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进行劳动。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如何认识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是当前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本课题总结了党和政府关于国有经济的若干论述,包括:
(1)国有经济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
(2)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
(3)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4)国有经济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
(5)国有经济是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6)国有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
(7)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
(8)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
在此基础上,本课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要求出发,结合当前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的实践,可以把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表述如下: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关键;国有企业是实现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
(四)深化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体系结合的途径和机制的认识
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从中国当前的现实出发,深入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体系发展的历史、现状和相互结合的途径,从理论上探索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体系发展的规律和道路。本课题提出,“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中国经济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经验,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现代市场体系结合的机制与途径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体系的互动关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决定了现代市场体系运动的微观基础、利益结构和行为方式,市场体系的发展反过来决定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体制形式和运行方式,二者之间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本课题围绕这一关键环节,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深入研究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途径和机制。
比如,在研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商品市场相结合的问题时,本课题提出,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商品内在的经济技术属性等不同侧面,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商品市场结合,可以通过所有制结构协调机制、制度功能组合机制、产业结构优化机制、市场秩序稳定机制、经济波动调节机制、产业发展安全机制、经济社会包容性增长机制等来实现。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特别提出,当前要充分发挥国有商业的主导作用,利用国有商业稳定市场,依靠国有商业保障产业安全,大力恢复和发展农村供销社。
在研究基本经济制度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时,本课题提出,资本市场不仅是资本融通的场所,而且也是所有制结构调整的重要机16制。在资本市场日益发展的条件下,无论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还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无论是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还是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作用。反过来说,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要取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状况,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因此,资本市场的组织和运行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资本市场的组织运行模式必然以我国现阶段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
在研究基本经济制度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时,本课题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劳动力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需要进入市场,接受市场机制的调节;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又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主体,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主体,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具有非商品性,劳动力的收入取决于劳动贡献,而不完全取决于劳动力的供求,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同时,要注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研究所有制结构与收入分配的关系时,本课题提出了所有制结构影响收入关系的五个主要途径:一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带来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其中财产性收入的比重会逐步提高,工资性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财产性收入的差距通常高于工资性收入,因此收入差距会随之扩大。二是所有制变迁使居民的能力差异显现出来,通过递增的教育回报率,反映为不同文化程度居民的收入差距,教育回报率的差距呈扩大之势,推动了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三是所有制变迁为资源配置引入了市场调节,后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相对于计划经济价格波动也就越剧烈,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对通货膨胀的应对能力不同,通货膨胀对低收入者更加不利,其再分配效应扩大了收入差距。四是所有制改革起初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下岗失业,降低了中低收入群体的预期平均收入,改革推进后,就业结构进一步发生变化,内部收入差距较大的非正规部门就业比重上升,带动整体差距上升。五是所有制结构中外资的比重提高,对非熟练、非技术劳动力产生负面影响,使其相对竞争力降低,随着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开放程度的提高进一步使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扩大。
在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的作用时,本课题提出了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这种市场经济模式同现代英美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实行的有调节的市场经济模式相比最重要的差别是: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里,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价格机制进行的,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实施市场规则,并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维护总供求的平衡,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这种市场经济是一种宏观间接协调下的市场经济。而国家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则不同,在这里,国家是现代化和市场化的发动者和组织者,它的主要职能不仅仅是维持社会秩序和保持经济的稳定,更重要的是推动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的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后进的现代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外,还有自身的一些重要特点。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反映了市场发育不足和后进国家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对制度选择的影响,不同之处则在于宪法制度和历史阶段的差异。中国的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工业化目标的双重约束下形成的,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殊的历史要求。这种国家主导型的市场经济虽然不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永久的固定的模式,但也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它是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一种体制选择。
总之,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线,系统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并从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现实出发,深入探讨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现代市场体系结合的历18史、现状、内在机理、基本途径、面临的主要难点和改革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努力。开展这一研究,无论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还是对于推进中国的改革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