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
- 孙久文
- 7841字
- 2020-08-29 23:59:17
第三节 经济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一、经济带的分类与影响经济带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经济带是指依托交通干线,形成人口、产业、城镇集聚,能够实现畅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具有自我发展功能的带状地域。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区域,其经济带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根据我国区域开发的基本格局,可以对经济带进行三级划分,并分别称之为强经济带、次强经济带和弱经济带。我国已经拥有一些比较发达的经济带,如京津冀经济带、长三角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带等。经济带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征及结果,也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对经济带的分析更多地是关注城市之间及城市与地区之间各种形式空间的联系,一般包括自然联系,经济联系,人口移动联系,技术联系,社会相互作用联系,服务传递联系和政治、行政组织联系等。从现有研究看,大多数是对各种经济和服务(传递)联系的分析。
经济带通过内部的纵向和横向联系不断体现出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影响,不断发挥内部各要素的整合功能,并实现自身结构的自组织及有序化发展。经济带是由产业、人口、城镇、信息、交通基础设施等要素构成的非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它通过内部要素的相互融合以及与外部系统物质、能量、信息的频繁交换维系着自身的存在。经济带的形成是运输通道与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发展的过程中,城镇、产业、社会和文化等不断借助区域内的技术创新,表现出明显的集聚和扩散趋向,从而导致经济带内部结构、总体功能、经济实力、腹地边界等出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影响经济带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下。
交通条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是经济带内活动和布局的先行条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直接影响经济带的空间格局和组织格局,是经济带形成、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运输成本的下降则为经济带范围的扩大和产业的集聚、扩散提供了可能。交通运输沿线会产生集聚效应,相互之间不断加强的交通联系逐步转化为稳定而牢固的经济一体化的纽带,这就是经济带。
产业条件。具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后,沿交通运输线逐步发展的产业是经济带发展的核心内容。产业的形成、发展和结构的逐步升级,是经济带逐步发展壮大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带自我发展的要素。而且,产业结构特征决定着经济带的经济特征,决定着对交通方式的选择。
城市积聚。城市的中心作用越强,对周边地域的带动作用就越强。中心作用主要体现为区域中心城市成为同级或次级城市及农村的产品、文化、信息、原材料、能源、人口和资金的集散地,逐渐使次级城市形成对中心城市的依赖,促使不同规模的城市在区域内形成紧密联系的综合体,强化区域经济的高层次一体化。
区位条件。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与交通枢纽地位、地理区位等条件密切关联。
二、环渤海经济带
环渤海经济带处于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地带,是中国北部的黄金海岸,包括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地区,东临日本、朝鲜、韩国,北距蒙古、俄罗斯较近,居东北亚中心,辐射亚太经济区,既是中国北方内陆及“三北”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天然结合部,又是通向亚太地区和走向世界的出海口,处在“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有利位置,有着成为东北亚经济核心的潜在优势。其在国家国土资源开发格局中的功能定位是: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辐射带动“三北”地区发展的龙头,我国人口集聚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
环渤海地区的发展核心是京津冀地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区域合作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分别在部分地区考察时对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协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要在规划的顶层设计、基础设施相连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等方向和重点上取得突破。对于北京来说,国家综合国力和首都城市影响力的整体提升,使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国、关注北京,为北京寻求多方面、多层次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从天津看,天津建成北方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滨海新区建成“现代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从河北看,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和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发展战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当中,将获得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冀中南地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有利于发挥京广、京九沿线地区的既有优势,加快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全面推进环渤海一体化发展的高潮已经到来,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推进在区域规划的顶层设计、产业对接协作、城市分工协作、空间结构优化、交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重大突破。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首次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为中国对外开放勾勒了新的蓝图,并且为新一轮的向西开放、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历史机遇。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表示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中央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对中国而言,丝绸之路经济带并不是个全新的概念,但是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构思,并由国家最高领导人向世界宣布,这一概念就具有了新的内涵。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从本质上可以看做中国西部大开发、向西开放的“升级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西部创造了一个经济合作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并且以此来带动广大内陆地区的对外经贸和文化交流,与向东开放、东部率先崛起等区域政策遥相呼应,构建了我国经济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体上可划分为国内经济区和国际经济区,新疆是核心区,因为处于国内经济区和国际经济区的交界之处,区位条件决定了其地位和作用。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要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要对经济带进行全面的理解,其体现的是经济带上各城市集中协调发展的思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中亚和中国西部处于经济的洼地,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驼峰现象”,处于经济洼地的人民渴望发展经济和追求美好生活。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联系日益密切,迫切需要一条联系两个区域的通道。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亘亚欧大陆、持续两千多年的人类贸易互通和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其对亚欧各国,特别是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往作出了巨大贡献。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自新亚欧大陆桥开通后主要由新亚欧大陆桥与新丝绸之路两个概念展开的,达成的基本共识是新亚欧大陆桥又被称为新丝绸之路。二者概念基本等同,后者内涵更加丰富,新丝绸之路是更为密集灵活的泛亚交通和贸易网络。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运行的初始阶段将主要涉及中国和中亚各国,但未来将会逐步涵盖更广泛的地域。而其辐射作用的范围还会更大。丝绸之路经济带最终会形成东至中国西至西欧的架构,并辐射中东和北非的广阔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目前已现雏形,例如,新欧亚大陆桥的贯通和油气管线的建设使古丝绸之路经过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良好的经贸互补往来。
以中国为出发点,按照由近及远、逐步扩大的推进思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中心区域、扩展区域、辐射区域。
第一层次:中心区域。该区域包括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中亚五国。这一区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也是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必经之地。
第二层次:扩展区域。该区域依托目前已有和拟在建的亚欧大通道,在中心区域的基础上向南亚、西、中东欧拓展。目前来看,该区域所包括的国家除中国和中亚五国外,还应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阿富汗、伊朗、伊拉克、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土耳其、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15国。这一区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心,是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影响面和受益面的关键区域,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成败至关重要。
第三层次:辐射区域。该区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终极版图,向西延伸至欧洲大部及北非部分国家,包括了欧盟28国和北非的埃及、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这一区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最终目标。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助于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和中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深化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合作,并促进该区域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中国与中亚之间已经由一条条铁路、公路和油气管道相连,更深层面的经贸往来还需要加大力度开辟更多的途径,在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和通信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齐头并进。
展望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既面对无限机遇,又面临巨大挑战。中国需要与各国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按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与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一是可以提升我国开放经济的质量,使我国内陆、沿边地区可以利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服务业、制造业引进外资的机遇,打造区域开放新格局;为我国企业及个人扩大对外投资,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利用资源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促进我国与陆海通道周边国家建立起新的安全保障合作机制,确保我国海陆对外经贸交往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二是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和国际合作新架构,通过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性政策应对美国TTIP和TTP所带来的挑战。三是发挥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比较优势,广泛开展经济、技术、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既有利于缓解我国的资源环境约束,扩大外需,优化开放市场和出口商品结构,又有利于消化国内过剩产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我国产品在中亚、南亚、西亚的地位和占有率。四是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西部各省可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西部优势资源的开发,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聚集,改善西部地区发展环境,推动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地发展,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五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契机,西部通过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不仅可以带动当地就业,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能够改善西部的产业结构,改变长期以来以资源为主的产业结构。
四、长江经济带
中共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对建设长江经济带高度重视,多次实地考察长江流域省市,并做出具体指示。2014年4月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沿江11省市区负责人座谈会,研究依托长江这一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未来的持续发展建立起新的重要引擎。这次座谈会,可以说是正式拉开了建设长江经济新支撑带的序幕。随后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发挥黄金水道的独特优势,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新时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内对外开放相结合,推动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重大战略举措,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形成直接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涉及近6亿人的发展新动力,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缩小东中西差距,又能优化经济结构,形成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互动,打造新的经济支撑带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合作新平台。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其流域横跨西南、华中、华东三大地区,流域内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交通方便,水运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长江流域指长江干支流的集水范围,包括15个省、2个自治区、2个直辖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东西长3000公里以上,南北宽1000公里左右,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
目前,长江经济带铁路(包括高铁)、水运、公路(包括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齐全,且具相当基础,初步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一条运输能力巨大、低碳节能的长江,目前长江水运量居世界大河之首,尽管中上游沿岸的部分以及支流的绝大部分航道等级偏低,码头设施建设滞后,但开发利用的潜力仍然巨大。因此,开发利用好长江这条黄金水道,是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首要任务。长江干流总长6300公里,但目前的干流通航里程不足3000公里,其中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已经完成,5万吨海轮可直接到达。武汉至安庆段航道维护水深只有4~6米,导致武汉以下万吨级海船无法常年抵达,荆江部分水道最宽处达2300米,但能够通航的宽度仅有80米,水深仅能达到3.7米,枯水季节则只能勉强通行3000吨级的船舶,制约了长江航运的发展。中上游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下游的部分地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还比较缺乏,铁路、公路和通信网络的等级低,交通的不便和信息的闭塞导致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长江经济带的平均水平。建设全流域的黄金水道和合力构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就是要围绕这些水运通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统筹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建成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大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支撑力,提高集装箱和大宗散货铁水联运的占比。
以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契机构筑世界最大的超级城市群,长江经济带沿线分布着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三个一级城市群以及黔中和滇中两大区域性城市群,包括2个直辖市,9个省会城市以及一大批人口众多、经济实力雄厚的大中型城市,如苏州、宁波、无锡、芜湖、九江、宜昌、襄阳等。目前,长江沿线城市群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比较明显,交通联系比较密切,投资、贸易、产业的联系与互动日益频繁,但与建设世界最大的超级城市群的目标相比,差距还很大,需要从产业分工、城市功能、交通线路、人口流动等众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实现该目标。
从整个国家发展层面来看,这项战略部署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可以与沿海地区形成“双流交汇”之势,而这两股潮流将形成一股改革开放的巨大合力,沿海呈南北夹击之势,沿江呈东靠西移之势,两大经济地区在经济上联合将集中国发达地区之大成,实质上将使我国生产力纵横主轴有机结合,掀起全国东南西北的改革开放大潮;另外,可以继续向西与依托亚欧大陆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最终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可以说,长江经济带将成为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成为“牵一江而动全国”的巨龙,成为短期稳增长、长期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它将以其实力和潜力带动全国经济新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增添新动力。
此外,长江经济带的树形发展格局对全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具有特殊意义。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的东中西地区,它上接京津冀,下连珠三角,左连丝绸之路,右接长三角,起协调东、中、西部的重要作用。长江下、中、上游地区的发展差异比较明显,大体上是全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的缩影。长江下、中、上游地区的协调发展,特别是长江三角洲与其他沿江地区的协调发展,对搞好全国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有着“试验田”工程的先行意义。第一,长江经济带是一种发挥沿江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并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生产力布局。长江经济带依托江湖水系,以中心城市为增长点而逐渐形成的生产力布局,至少可分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大干枝,即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等,是多功能综合性的特大城市,其辐射范围往往超过所在区域而波及全经济带乃至全国许多地区。第二层次为中干枝,即合肥、南昌、长沙等省会城市,作为区域性经济中心,主要对本省沿江区域有较大辐射作用。第三层次为小干枝,即南通、苏州、无锡、常州、芜湖、九江、岳阳、宜昌等,它们依托邻近特大城市的辐射,在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总量上都有较大的提高,有的经济实力已超过所在省份的省会城市,但由于受邻近特大城市覆盖的影响,在流域中的支撑和扩散的效应相对较弱。这种以长江干流为树干、以中心城市为干枝的树形发展格局,在孕育、发展了沿江经济带一批老工业基地、老农业基地的基础上,又极力促进了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成长。第二,长江经济带树形发展格局是一种把东西协调与南北平衡结合起来的纵横发展格局。从总体上看,其具有协调东西、平衡南北的功能和基础,也就是既有利于解决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问题,又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总格局中的南北矛盾。第三,长江经济带树形发展格局是一种由长江经济带局部联动到全国东、中、西部整体联动的协调发展格局。长江经济带的优势是沿海、沿边及其他地区所不具有的,其以集聚增长为特征的树形发展不仅可以导致自身的局部联动,而且可以促进全国东、中、西部发展的整体联动。这是一种优于沿海、沿边地区,可以充分发挥辐射扩散作用的积极联动态势。
五、西江经济带
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持续攀高和我国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升,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本不断上升并导致其在国内外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东部地区亟须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保持其经济发展活力。相较而言,我国中西部地区有较多闲置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资源禀赋优势明显。然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亟须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保证就业,保障人民生活水平。
西江是珠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接云贵,贯穿广西,东连粤港澳,是我国内河水运“两横一纵两网”主架网中的一横。广西西江经济带位于西江水系广西段,包括南宁、贵港、梧州、百色、来宾、柳州和崇左七市,国土面积为13.09平方公里,占广西全省的55.17%。西江经济带承接珠江地区的产业转移不但有后天的政策优势,而且有其自身先天的地理位置优势。西江经济带是珠三角及港澳地区衔接广西地区的重要纽带,连接着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并日益成为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转移重要的战略后方。其拥有西南重要出海港口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合作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在拥有西南部主要的出海口、是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和产业基础较好等优势下,国家有望通过将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经济带来将广西地区发展为西南地区另一个重要的增长极。
2014年7月中央政府出台的《珠江—西江经济发展规划》不但确定了珠江—西江经济带未来的发展方向及路线,而且同时将珠江—西江经济带提升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西江地区顺利承接珠江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了政策支持。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经济带,广西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顺利、有效承接珠江经济带的产业转移,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我国面向东南亚的门户及我国西南部重要的增长极成为目前广西的重要挑战。西江经济带顺利承接珠江经济带的产业转移并完成产业聚集,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整体产业布局,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有利于培育西南地区新的增长极;有利于优势互补,东西互动,带动少数民族及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有效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有利于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台、连接东盟的区位优势,扩大西南、中南地区的对外开放,完善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
《珠江—西江经济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西江经济带积极承接珠三角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南宁电子产品制造、柳州汽车电子、梧州掌上多媒体移动设备、肇庆电子元气电、云浮电池新材料等产业;坚持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相结合,强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依托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针对性地促进产业集群、全产业链整体转移,积极承接加工贸易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西江经济带产业承接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