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综合绩效

首先,全球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仍然是客户满意,要达成客户满意的目标,全球供应链管理必须强调供应链中各合作伙伴的集成,实现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共享,在客户满意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提高,因此,供应链优化更多取决于双方在互相学习和相互信任基础之上的关系质量。

Horn等(2014)采用社会资本视角通过基于主成分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内部交叉功能一体化和外部供应商一体化与全球采购项目成功的线性关系,内部一体化虽然是外部一体化的先决条件,但是需要通过影响社会资本中的认知资本和结构资本,继而影响关系资本,才能传导到外部一体化,即社会资本作为该关系的完全中介,因此,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充分的沟通和交流都至关重要。

Manuj, Omar和Yazdanparast(2013)对全球供应链中组织间学习对保持竞争优势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采用资源基础观、关系理论、知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即加强组织间学习可以通过促进创新与柔性来获得物流绩效与竞争优势,而供应链导向则是组织间学习的驱动因素。

其次,全球供应链管理的综合绩效不仅包括经济绩效,而且包括社会与环境绩效。

Jury等(2014)以可持续性供应链管理、供应管理、全球采购及包括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可持续性绩效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在本地供应链中供应管理对可持续性供应链管理和可持续性绩效均发挥直接促进作用,相对比,在全球供应链中供应管理则以可持续性供应链管理为中介对可持续性绩效发挥间接的积极作用,但无论是本地还是全球供应链,供应管理都对可持续性供应链管理和可持续性绩效的积极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在全球供应链中,供应管理尽管不能直接促进社会和环境绩效,却仍然通过缩短交货期等方式减少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可持续性供应链管理,进而提高可持续性绩效。

Ioannis等(2014)通过对现有物流网络设计选择的模型分析,指出更长的优化补货周期虽然可以降低一个节点的运输成本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但会增加存货成本,而采用固定补货周期法,当采取卫星仓库供应时,该节点的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因此,在优化多层次物流网络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库存计划,而在执行绿色供应链战略时,要综合考虑成本因素。

最后,风险在管理领域中定义为对绩效获取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因此全球供应链中的风险管理也是通过控制风险来提高综合绩效的一种供应链管理实践。

Mette和Chris(2013)通过对制衣产业的质性研究,证明通过采购中介与供应商进行交易也是管理供应风险的一种有效办法,并指出三种采购中介类型分别在设计的可用性和支持、高风险市场的运作以及成本的透明性方面具有不同的供应风险管理功能。

Li等(2013)以供应链风险、供应链一体化和多维度的公司绩效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针对供应交货风险,供应商、内部和客户一体化都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而针对需求波动风险,则只有客户一体化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因此不同类型的供应链一体化对不同风险的作用不同,对不同类型的公司绩效影响也不同,其中供应商、内部和客户一体化分别对计划完成度、竞争绩效和客户满意度产生关键的影响,也就是要想获取不同类型的绩效,就需要执行不同的全球供应链风险管理对策。

Zhou和Johnson(2014)分析了现有对产品质量风险的评级方法,发现质量风险评级并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有利于优质供应商伤害低质供应商,反而是伤害或者有利于所有类型的供应商,因此会伤害对优质供应商最有需求的制造商,同时社会福利也并不因风险评级而得到促进。

Cruz(2013)开发了一个全球供应链网络模型,经演算发现公司在社会责任活动方面加大投入能够降低社会风险、需求侧风险、供应侧风险,增加公司利润。

Kumar等(2013)对现有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一个有输入、输出和回馈的闭环风险管理系统,应用供应链失败模式分析工具和供应链风险评分卡,使供应链风险得以识别及管理。

Hammami等(2014)通过对供应商选择、汇率波动的全球采购风险、价格折扣的文献综述,提出一个基于场景的混合整数随机编程模型,通过该模型的演算,使包括采购价格、运输成本、库存成本、供应商管理成本的总预期成本最小化。

Quinlan等(2013)针对航空器维护服务外包中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风险因素与其他产业存在一定差异。

Jøgensen(2014)聚焦于小规模软件项目在全球外包市场中的失败因素研究,通过二元逻辑回归模型推断出只有选择与曾经合作过的和失败率较低的供应商合作才能有效降低失败的可能性,反过来,客户的选择也同样如此,如果客户过于强调低价,或者项目规模扩大,失败率则会上升。Moe等(2014)采取针对中小型计算机软件企业的多案例分析,发现离岸外包失败的原因是人力和社会资本的缺乏导致软件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相关知识不足、外部开发者缺乏承诺、文化冲突、沟通不足以及频繁转换关系。

经济发展从以生产制造为主导逐渐转变为以服务为主导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尤其是在供应链管理研究领域,生产服务化背景下的传统产品制造供应链已不再适应供应链管理实践,学者们开始探讨以服务为主导的服务供应链(Ellram et al. ,2004; Waart and Steve,2004; Baltaciogle et al. ,2007)。在服务供应链中,人力是价值传递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有人力的参与,服务产出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要高于传统制造供应链,服务的效率取决于能力、资源柔性、信息流、服务绩效以及现金流的管理(Ellram et al. ,2004)。与以有形产品为基础的制造供应链相比,服务供应链强调服务导向。从有关服务的特性(Zeithamal et al. ,1985;Wynstra et al. ,2006)也可以看出,以服务为主导的服务供应链有别于传统的供应链。目前,有关服务供应链的内涵,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宋华,2012):

第一类是将服务供应链视为供应链中与服务相关的活动和环节。Edward等(2000)认为服务供应链中的活动不同于产品供应链,服务供应链中不会发生为了补充订单而增加库存的情况,企业可以通过调整服务能力来满足订单需求。Waart和Steve(2004)将服务供应链定义为能够支持公司产品的售后服务而对物料采取计划、挪移、维修等全部流程和活动。Sampson(2000,2006)认为服务供应链是双向的供应链,即客户也是供应商,并因此提出了客户—供应商二元性概念。客户—供应商二元性是指对于某项服务来说,客户是服务提供过程的供应商,可以提供物料、人力、服务标准等重要的投入。这些投入包括客户本身以及他们的思想,客户的所有物及/或客户的信息。这也说明,在服务供应链中,客户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产品的接受者。总体来说,这类服务供应链不是完全脱离于传统供应链,更像是包括了服务要素的供应链,是服务要素的供应链(Sampson and Sring,2012)。

第二类是将服务供应链单纯地归为生产性服务业或服务业务部门的供应链。Jack, Kathy和Amie(2000)把服务行业的供应链管理称为服务供应链管理。田宇(2003)提出了以物流服务供应商为主导的集成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构造了从物流服务供应商到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再到制造、零售企业这一模式。胡正华与宁宣熙(2003)提出服务链是借助物流技术、系统工程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将服务的相关方面有机组织形成的完整的服务网络。阳明明(2006)提出了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定义,他认为服务供应链本质上是没有制造流程的,港口服务供应链是依托于港口,有效整合了服务供应商和客户,将正确的商品准确地配送到正确地点,进而达到成本最优的目标。

第三类是以生产企业服务化为背景的集成服务供应链。Baltacioglu等(2007)认为服务供应链中,服务集成供应商承担了各种服务要素整合和全程管理的角色,为了能够及时响应客户请求并为客户提供集成化的服务,服务集成商需要将客户需求逐级分解,并向其他服务供应商外包部分服务活动。宋华(2012)将服务供应链定义为以服务为主导的集成供应链,服务集成商从事服务要素、流程环节的整合和全程管理。在服务供应链中,当客户向服务集成商提出需求后,服务集成商能够立刻响应客户需求,并且向客户提供集成化的服务,在需要时分解客户服务请求,向其他服务提供者外包部分的服务性活动,不同的服务提供者彼此合作,形成了一种供应关系。

在经历了对服务供应链的定义和内涵讨论这一阶段之后,随着服务供应链实践的发展,近年来学者们逐渐对如何实施和管理服务供应链的相关问题进一步展开探讨和研究,本章梳理了近年来有关服务供应链研究的主要文献,回顾并总结了有关服务供应链的最新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