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轴承
- 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组编
- 1765字
- 2020-06-25 22:17:25
第3章 世界轴承产业发展情况
3.1 发展历程
世界轴承工业兴起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1880年英国开始生产轴承, 1883年德国建立了世界上首家轴承公司(FAG乔治沙佛公司),1889年美国开办了ND轴承厂(现为通用汽车轴承公司新第泊桥海特轴承部),欧美其他大型轴承企业基本上都在20世纪初奠定了发展基础。日本轴承工业形成于欧美之后, 1910年瑞典SKF公司向日本提供样品,使轴承第一次单独在日本露面。其后,日本恩斯克(NSK)、恩梯恩(NTN)等轴承公司先后于1914年和1918年建立。第三世界国家的轴承工业起步更晚,与其整个科学技术和机械工业一样,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自1883年德国FAG公司批量生产球轴承至今,世界轴承工业已经走过了129年的发展历程。当今,瑞典的斯凯孚(SKF)公司,日本的恩斯克(NSK)、恩梯恩(NTN)、捷太格特(JTEKT)、美蓓亚(NMB)及不二越(Nachi)公司,德国的舍弗勒(Schaeffler)公司和美国的铁姆肯(Timken)公司是世界上实力最强、水平最高和影响力最大的八大跨国轴承集团公司,堪称世界轴承工业巨头。这些公司拥有一流的科技人才、一流的加工设备和一流的制造技术,占有世界上80%以上的市场份额,引领着世界轴承的发展方向。目前,全世界轴承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约为820亿美元,其中,轴承产品业务收入约为460亿美元。
总体上讲,世界轴承工业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世界轴承工业的初创阶段,时间是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当时,轴承的发明、应用虽然已有一段时间,但是轴承的工业化生产则从无到有,刚刚起步,相当幼稚。其主要特点:一是生产规模很小,一个大厂也只有十几人到几百人,日产量不过几套到几百套,属于手工作坊式生产;二是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多是凭经验生产;三是材料以碳钢为主,精度不高,但价格昂贵;四是品种极少,用途十分有限。当时轴承生产技术只掌握在英国、德国、瑞典、美国等国的少数企业手中。
第二阶段,即世界轴承产业的成长阶段,时间大约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次世界大战刺激了军事工业的发展,轴承在军事工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加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短暂稳定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火急需,促使世界轴承工业迅速发展。其主要特点:一是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产量迅速提高,主要轴承生产国年产量超过3500万套;二是生产设备完善,技术手段先进,普遍采用了机群式批量生产;三是轴承材料发展到以铬钢等合金钢为主,产品质量大为提高;四是轴承品种增加,广泛用于汽车、飞机、坦克、装甲车、机床、仪器、仪表及缝纫机等众多领域。在这个时期,人们对轴承的认识和重视升华到了空前的高度。
第三阶段,即世界轴承工业的发展阶段,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迎来了和平时代,国际经济复苏繁荣,人类开创了和平发展的新纪元。伴随航空航天、核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光电磁仪器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体现当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世界轴承工业进入了一个全面革新制造技术,迅速发展品种,轴承精度、性能及寿命日益成熟完善的历史新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一是轴承企业规模超级化、集团化,形成了逾万人的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如日本的NSK公司、NTN公司、东晟(IKO)公司、光洋精工(KOYO)公司、Nachi公司及NMB公司,瑞典的SKF公司,美国的Timken公司,德国的FAG公司、依纳(INA)公司等;二是轴承产量大幅增长,20世纪50年代初期,世界轴承总产量不超过9亿套,60年代初已达18亿套,70年代初为40亿套, 80年代初上升到70亿套,90年代后期已超过100亿套;三是轴承品种繁多,用途日益广泛,既有传统的单列、双列及多列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滚针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等,又有万向节轴承,超薄壁轴承,空气轴承,各种在高速、高温、低温、防磁、耐腐蚀等特殊工况下使用的专用轴承等;四是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测试手段完善,工序间采用计算机管理,少人或无人操作,技术水平高,生产效率高,如日本NTN公司的磐田制作所球轴承厂拥有自动化生产线35条,每条生产线仅由5人管理,日产40万套,年产1.68亿套;五是轴承材料高级化、复合化、多样化,因而轴承质量有很大提高,轴承材料不仅包括高碳铬钢、渗碳钢、不锈钢、耐热钢及工具钢等金属材料,而且还有陶瓷、塑料、石墨和碳纤维等非金属材料;六是轴承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可以说世界轴承工业促使所有使用轴承的工业、行业、领域发展繁荣起来,对于整个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