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中国紧固件行业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中国紧固件行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已经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一颗“螺丝钉”作用。但总体上看,中国紧固件行业大而不强,在管理和技术上,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不小差距,行业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

首先,中国紧固件行业大而不强。我们的产量虽然是世界第一,占世界紧固件总量的45%左右,但我们销售收入却占世界销售总额的1/8,平均单价与亚洲和世界工业先进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这充分反映出我们产品的附加值低、产品科技含量低。

我国现有紧固件企业8000多家,小微企业比较多,规模以上企业2000多家,全国各地分布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不够高,给行业管理、交流和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同时,沿海地区紧固件企业相对集中,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不够活跃。尽管从20世纪90年代末,全行业进行调整和产业转移,但进展较慢,“东强中西部较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我国紧固件专用设备经过6次技术改造,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有90%的装备具有自动化水平,但极大部分仍处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水平,与国际上成熟的先进装备相比,在高速化、自动化、智能化、环保节能及稳定性、可靠性和高精度等方面有较大差距,尤其与美国国民机械公司、意大利SACMA公司、日本板材制作所、日本旭大隈株式会社、比利时NEDSCHROEF机械公司、德国EWM公司等一大批著名公司的差距较大,特别是在热处理设备和表面处理装备等方面差距更大,满足不了国内高强度、高性能紧固件和非标异型件、冷成形零件制造需要。

通过几十年不断研究、探索,紧固件行业生产制造水平趋于稳定,基本上能指导通用紧固件(按标准生产具备通用性)生产,但总体水平处于中上等水平,特别是专用紧固件(主要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新能源、高铁、石油、IT等产业)生产技术和工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大,在原材料、专用设备、工模具设计与制造、冷成形工艺、热处理与表面处理等方面,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10~20年。全行业自主研发和开发能力不强,没有建立面向全行业的技术服务平台。由于重主机、轻基础件,导致从事紧固件技术和工艺研究的高校与科研院所不多,也制约了紧固件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近年来,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对紧固件产品提出新的要求,引起不少企业的高度重视,纷纷成立研发中心并与高校研究院所联合,开展部分项目合作,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紧固件产品的生产,仅能实现按GB及JIS、DIN、IFI、BS等国外标准生产,行业自主创新、自行开发、获得国内外认可的新产品不多。近几年,行业加强创新发展,研发力度加大,每年全行业有500~1000项新产品及新技术获得实用技术和开发技术专利证书,成为中国专利申报的大户之一。但是,产品的科技含量还不够高,走向国际不够。

我国紧固件产品质量总体上能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但在产品内在质量及可靠性、稳定性上与国际水平仍有差距。行业采用ISO9001标准体系的不多,特别是QS9000、OHSAS18000、ISO14000、CA、CE、GE等国际先进标准管理体系更少,全行业管理水平不高。虽建有4个全国性产品专业检测机构,对产品质量起到监督检查作用,但检查与检验多,帮助指导少,采用ERP、SPC及在线检测、自动筛选的现代化质量控制的企业较少,行业品牌建设力度不强,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关注不够,导致创国内品牌难,创国际名牌更难。

我国紧固件行业经过多年不断发展,市场需求、生产能力、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融资投资格局等已发生了趋势性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紧固件行业的增长必将从高速转向中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粗放型向质量效益集约型增长转变,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和增量并存升级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技术创新增长点。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规划、“一带一路”战略等国家战略将给我国紧固件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创建若干个年销售额50亿~10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培育一批生产专、精、特、优产品的骨干企业,加强3个产业集聚区和十多个产业集群建设,提高全行业产业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做好国家战略发展的配角,服务于中国制造业。

要坚持市场导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紧固件行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提升,要坚持依靠汽车、新能源、高铁、城市交通、电子电器、航空航天和建筑维修等产业,加快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行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全行业要高度关注中低档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状况,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性能、高附加值、高强度产品,热处理调质产品要占产品总量的90%以上,9.8级以上高精度产品要占总量的30%以上。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环保投入,促进紧固件行业走绿色制造之路。依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及“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快向高强度紧固件和非标异型件、专用件方向发展,重点发展组合螺钉及组合件、不锈钢紧固件、IT产业微型螺钉、自锁类紧固件、钛合金紧固件、铝合金紧固件、碳纤维紧固件、汽车紧固件、航空航天紧固件及各种表面处理紧固件、化学涂覆类紧固件,不断提高全行业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

要形成多元化市场结构,在市场结构调整的同时注重产品价格定位。要按照市场规律,做好销售自律工作,防止低价恶性竞争。要立足内销,实施错位竞争。要面向国际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拓展海外市场,做强进出口贸易,从事商品紧固件生产企业要走兼并重组、集约化生产之路,要加快产业向海外转移,增强抗风险能力。按照国家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做好产业梯度转移,要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向钢铁企业周边转移,形成若干大型现代出口生产基地。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创新驱动,加强行业技术服务平台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和产品开发力度,攻克技术和关键基础工艺,全面提升全行业的制造水平。依托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要抓住国家在汽车、新能源、高铁、航空航天等重点行业发展机遇,加大耐热钢、耐腐蚀、高韧性、抗疲劳及钛合金、铝合金、碳纤维等高端紧固件产品的研发力度,要从原材料到成形工艺,从热处理到表面处理等全方位上有新突破,为制造业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高端专用紧固件。要依托信息和网络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优势,研制一批人机对话新型冷成形机和自动检测设备,大力推进冷挤压新工艺、新材料,为紧固件行业产品大型化、机械零件复杂化、生产过程高效化、产品检测自动化和制造技术集约化提供支撑。

要积极推行网络、信息技术融合于企业质量管理,借助于ERP、SPC、在线检测、激光和光学筛选技术,加强质量监控,实现生产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零缺陷,满足高端制造业装备需求,实现紧固、安全、可靠。要加强全行业检测中心和企业实验室建设,加强全行业品牌建设,培育一批省市级、国家级直至国际著名品牌和商标,推动全行业质量管理上水平。

要加快推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制造、销售、物流的应用,建成若干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子商务平台,促进紧固件制造和营销与物流方式的根本转变。在“十三五”期间,在一批龙头标杆企业中建设“网络+机器人+自动化”的智能工厂,创立示范,促进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保持紧固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关键是人才,要从战略高度认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要积极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与职工学校合作,不断培养和培育高、中、低各类有用人才,服务于紧固件行业。

全行业要认清形势,振奋精神,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促进全行业做到3个真正转变,即从片面追求产量产值,向提高质量和品牌效益上转变;从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向精、特、专、优上转变;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方向转变,使中国紧固件产业始终保持稳步健康地发展,实现中国紧固件腾飞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