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革命中的桐油汽车

鲍觉民

据最近报载,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所制造的桐油汽车,由重庆经贵阳驶行来昆,成绩极为良好,并据该公司总工程师张君谈称,沿途完全使用不经过加工提炼之纯粹生桐油,在油箱油管内,并不结皮,每加仑桐油,在平地可行二十公里,起动既易,爬山亦甚迅速;此次由渝经筑来昆,车上载重两吨半,于全程一一五〇公里中,所用桐油,共计七十加仑。按渝筑两地之桐油价格,每加仑平均不及国币六元,仅需油费四百十元云。

自我国公路建筑发展以来,汽车汽油,全恃入口,每年漏卮之数,极为可观。抗战前,我国各方面对于各种植物油代替汽油之试验,颇著成效,但对桐油未有若何成就。抗战军兴,沿海口岸,先后失陷,汽油进口,日益困难。去年七月,经济部曾奉命召集各机关开会讨论,汽车改用燃料问题,对于桐油,尤为注意;良以桐油之产区既广,产量亦至丰富,且因其非供食用,最适合植物油代汽油之各条件,亟应试验利用。当由经济部中央工业试验所、中国植物油料厂、资源委员会动力油料厂、交通部公路运输总部及军政部交通司等各机关,遣派技术代表,会同作此试验,并于去年八月间,先在重庆近郊,将桐油直接使用于柴油汽车,作短途行车试验,结果甚为满意,借知实际上应用桐油确有代替柴油行驶汽车之可能。但究以纯桐油抑桐油与他种油料之混合应用为佳,及桐油使用较久后,发动机有何变化,保养上应特别注意何点等,均须待长途行车试验之解答;缘于去年九月,组织植物油长途试车团,由重庆出发,沿成渝公路至隆昌、泸州,循川滇公路至昆明,再沿滇黔川公路,经贵阳返抵重庆。车上载重三吨,计行二千四百公里,沿途山岭重重,公路建筑,亦多未臻完善,尤以川滇公路之□门箐、滇黔公路之盘县及安南,又黔川公路之娄山关等,山岭崎岖,傍山狭路,悬崖峭壁,惊险万状,并未因应用桐油混合油料而生故障,结果可稍满意。虽此次长途试车后,不特确知桐油之能直接替代柴油驶行汽车,且据行车试验报告,应用桐油直接替代柴油之最高限度,约为七成至八成间,须视所混合之油料、气温及车辆保养情况而定。今则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更进一步,根据机械理论及试验结果,而制成使用不经过任何提炼之纯粹生桐油汽车发动机,行车千余公里,而机件毫不发生故障。顷闻军事委员会运输统制局及其他机关,已纷纷向该公司订造大批桐油汽车发动机,以便装配于原有破旧汽车之车盘上,予以利用。不特为我国抗战期中一件最值庆贺之事,抑亦世界交通史上一大伟迹。

根据近年中外经济地质学家之报告,我国石油储量,极为有限;石油产量,尤其微不足论,故消费全恃进口,常时每年石油输入量约百余万吨。自战事爆发,沿海口岸,多被封锁,去夏滇越路断,进口汽油大半依赖缅[滇]缅公路一线,但汽车运输能力,究至微小,且汽车行驶,本身需油甚多,故纯恃汽车载运汽油,由仰光以抵重庆,不特成本太高,且为量亦太有限。目前西南各地,交通运输之困难,货物运输费用之高昂,汽油之耗费,为其主要原因。

自另一方面言之,桐油为近年我国出口之最大宗,自沿海遭敌封锁,桐〖油〗出口,极为困难,顷亦大半依赖滇缅公路一线,利用回程汽车,运经仰光出口;观于滇缅道上每日之千百辆载重汽车进口货物多为汽油或军事上、工业上之重要物资,以及一部分日用上之各种商品,但出口车上,则大部满载桐油。良以我国桐油产量,既极丰富,而产区又广遍分布于西南几省,我国油漆工业,既甚落后,内销数量至微,因以运送出口,换取外汇,对于国计民生,两有裨益。不过实际上,因公路运输之能力有限,且运载桐油之汽车,其行驶又全恃进口之汽油。试就桐油产量最丰之四川省言之,自重庆驶抵仰光,全程三千三百公里(自重庆亦可先运至腊戍,距离约二千三百公里,然后再由铁道,或转往八莫循水路,而下仰光),所需行驶汽车之汽油量,已极可观,是则用桐油所换得外汇之大部,仍用作购买价值数倍之汽油,在经济上,自为极不合算之事。今桐油汽车之试验成功,诚为一举数得之事。一面既可减少进口汽油之数量,使其专供军事上及工业上之需要,庶将汽车之剩余载运能力,充分用以运输其他必需物资,间接即足以增加抗战之力量;一面则因桐油产区遍布西南各地,价格低廉,用以驶行汽车,运输成本大为减轻,汽车运费自可大为低减,且桐油既可随地取给,无需预为随车携带,庶可借以增加车辆之货物载运能力,亦即因此减轻运输费用。

我国桐油产区,遍布于秦岭以南之各省,而尤以西南之川黔湘桂诸省,为量最多;每年产量,约为十三万吨。如以每一汽车每年均行驶三百日,每日需桐油十加仑,则以现时我国每年桐油总产量之半数,以为汽车动力来源,即足供给六千辆汽车之需;其余仍可作为对外出口及国内消费之用。加之目前我国采用行驶汽车之各种植物油料,多可供给食用,如能代以桐油,对于人民生计,亦有莫大之裨益。

矿藏之分布与农产物之分布,性质迥不相同,因矿藏之有无与丰啬,属诸自然,固定不变,吾人纵可赖科学之发展,技术之进步,随时可以发现或探测新矿,但不能以人力无中生有,产生新矿,亦不能使之迁移。故一地矿藏启用以后,即无法加以添补。由此可知世界各种矿产之供给,□有其一定之限量,不似一般农产物之可以生生不息。

石油之生成,既远在悠久地史之时期,且需具备适宜之地质构造,非人力所能强求,故其在世界各地之藏量,不特有其一定之限量,且分布亦极不均匀。自十九世纪中叶石油采掘之新法发明后,八十年来,石油之应用,日益广遍,而尤以交通、工业、军事及日常生活诸方面,需用最多。然而石油之藏量有限,而工业及交通等之发展无穷,因此如何觅求石油之代用品,为近年各国科学家所焦心探求之一重要问题。

时至今日,世界各国汽车行驶之主要动力来源,端赖石油,占世界石油消费中之重要成分。仅就美国一国言之,其每年石油产量,在全世界石油总产额中所占之成数,常在百分之六十以上;然而该国每年对于石油之消费量,亦占全世界总消费量百分之六七十间,亦即美国一国石油之消费量,约二倍于世界其他所有国家之总和。在美国石油之消费用途中,乃以汽车之消费为最多,达总消费量之半数;其故乃以该国汽车工业之发达,为各国冠,而近年汽车辆数之多,恒占全世界汽车总辆数三分之二以上。因此不特他日世界油田告罄,全世界千百万汽车,行将转动不得;即当油田日就涸竭,供不应求之时,石油价格,势将飞涨,汽车运输费用之随以加高,自为无可避免之事。

我石油资源之缺乏,为近年交通工业及军事诸方面发展上之一大弱点。年来公路网之建筑,虽已遍及全国,但汽车所用之汽油全恃入口,以此汽车运输,在各种新旧交通工具中,运费最高,亦即最不能深达内地,而为广大民众所利用。今桐油汽车之试验成功,不特为世界交通史上一大革命,其在我国交通发展上,尤具有特殊重要之意义,盖我国桐油之生产,由于气候土质之适宜,产区遍布于扬子江及西江流域之大部分,且能生生不息,不虞供给之一日中断,而产量亦可随需要而增加,内销有余,又可输供他国。值兹全世界潜心觅求石油代用品之日,我国桐油汽车试验之成功,证实用农产物油料,确可行驶汽车,则他日全世界千百万公里之公路,不致因石油产量之减少或涸竭,而骤失其今日在陆地交通上之效用。

吾人于研读近世欧洲经济史中,知于十九世纪初叶拿破仑横行欧洲大陆之际,因未能征服英伦,遂采行坚壁清野之策,封锁欧洲大陆,禁止英船与欧陆贸易,结果则蔗糖来源,一时告竭,而有甜菜糖业之兴起,为今日谈世界经济地理者之佳话。今我国因暴敌侵略,沿海被其封锁,致使汽油进口,极感困难,而抗战期中后方效[交]通之重要,又倍于平时,幸能于短期间内,经政府当局之高瞻远瞩,科学家之埋头努力,而有桐油汽车试验之成功,其对于世界上之贡献,及□□交通史上之重要,较诸拿破仑时代甜菜糖业之兴起,当犹过之。

《当代评论》第1卷第21期,1941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