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国国防语言战略的思考与建议

文秋芳

国防语言能力是一个国家运用语言处理一切与国防相关事务的能力。为提升国防语言能力,近年来美国国防部先后颁布了两个语言发展战略文件,一个是2005年1月颁布的《国防语言变革路线图》(简称《路线图》),另一个是2011年2月颁布的《国防部语言技能、区域知识和文化能力的战略规划:2011~2016》(简称《战略规划》)。这两个文件是美国国防部语言战略实施的重要里程碑。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我国军队的职能和使命也在不断拓展,除了保家卫国、捍卫主权外,还承担从抢险救灾到反恐维稳、从海外维和到远洋护航、从国际军事交流到联合军演、从军事情报到军工贸易等多重任务。伴随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拓展,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增多,我国军队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已成为常态。同时,传统的战争主要凭借的是武器精良和战技高超,而现代战争总是以基于语言的信息战和心理战为序幕和基础。因此军队使命与职责范围的变化对我国军队语言能力提出了新挑战。

我们拟通过分析美国国防语言能力的优势,来反观我国国防语言能力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 美国国防语言能力的优势

优势1:拥有系统的语言战略规划

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事件,随后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都对美国国防语言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美国国防部亟待解决外语人才短缺的严重问题。为应对反恐战争带来的外语人才紧缺,2005年1月美国国防部颁发了《路线图》。随后海军、空军、陆军与海军陆战队根据自身的特点与需求,相继颁布了各自的语言战略规划:《美国海军语言技能、区域知识与文化意识》(2008年1月)、《空军文化、区域与语言飞行计划》(2009年5月)、《陆军文化与外语战略》(2009年12月)、《海军陆战队区域、文化与语言战略:2010~2015》(2011年1月)。

自《路线图》执行以来,经过多方努力,美国国防部外语人才短缺的问题已经得到明显缓解。美国军队能够操说的语言或方言达到360种之多,同时美国国防部拥有一个跨军种的语言备战指数系统。为了确保国防语言能力的持续发展,美国不仅每年投入巨额经费用于提高部队外语能力,2011年又制定了未来5年发展国防语言能力的新《战略规划》。

比较《路线图》和《战略规划》,我们能够清楚地发现两者应对外语需求的思路不同。《路线图》提出了4大目标和10项期待成果;《战略规划》提出了3项目标和11项预期结果。《路线图》的目标主要集中在语言技能上,缺乏系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战略规划》的目标聚焦于制度、标准和机制的建设,解决的问题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

优势2:对语言资源管理的机构完善

美国国防部为语言能力的发展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管理机构。该机构的建立是美国国防部为提高美国军队语言能力所做的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工作。目前美国国防部的各军种、联合参谋部、作战司令部和国防部各机构中设立了高级语言官的职位,他们是不同层级管理机构中的重要成员。图1展示了管理机构之间的层级关系。

图1 管理机构

根据图1,最上层领导是美国国防部人事与备战次长。第二个层次的领导是由美国国防部人事与战备次长任命的国防部高级语言官,实际负责与国防部语言相关的各项事务。第三个层次有两个平行机构:国防语言办公室和“指委会”。前者是常设机构,落实美国国防部高级语言官提出的各项任务。“指委会”是非常设机构[1],其成员为各军种、联合参谋部、作战司令部和国防部各机构的高级语言官。此外,国防部审计次长、政策次长与情报次长也要任命相关人员参加“指委会”工作。其职责是提供高层指导,推进语言能力发展的各项行动,发展美国国防部未来的语言能力。第四个层次为国防语言行动小组,同“指委会”一样,小组也是非常设机构,其成员来自“指委会”代表所在单位,协助“指委会”完成国防语言办公室分派的具体任务。

优势3:对语言资源的掌控程度高

美国国防部目前拥有一个跨军种的语言备战指数系统。它是一个接近实时、基于网络的战略工具。该系统可以对外语能力进行供需分析,发现全军在外语资源上的差距。高层领导可以通过此系统进行风险评估,考查降低风险的措施,对未来做出更好的决策。同时它也是一个搜索工具,能够快捷地寻找到所需的外语人才。例如,2010年海地、智利、土耳其地震中,此系统不仅提供了部队的语言资源状况,还列出了会说震区语言的人员名单、语言水平及所在单位。此外,从2006年开始,美国国防部每年根据需求情况公布战略语言目录,以指导国防部着重发展近期与长期所需关键语言的能力。

优势4: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高校资源

为了提高美国政府及军方人员的语言能力,为维护国家的安全服务,美国国防部直接在马里兰大学投资建立了高级语言中心。该中心成立于2003年,是美国国内唯一的一个运用国家资源,应对国防部、情报部门语言需要的国家级语言研究实验室,现有154名全职雇员。过去5年间该中心为国防部提交了上百份研究报告,并完成了若干个能够直接解决军事情报和部队作战需要的与语言相关的科研项目。

此外,他们还采用多种形式,让各类型高校协助美国国防部完成军方后备语言人才的培养。例如,2010年这一内容已被列进相关法案,授权美国国防部在高校设立语言培训中心,同时还为预备役军官设立全面的外语课程。这些举措都是为加速提高美国国防部军事和文职人员的基础外语能力。

二 对我国国防部门的建议

(1)重新认识语言能力对军队的作用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经正式提出美国未来的军事力量“不仅要评估部队拥有的军事武器,而且要评估部队能说的语言水平和对不同文化的理解程度”。美国国防部人事与战备次长在总结2011年“语言和文化”高峰会议时也指出,语言、区域和文化技能是完成美国国防部各项任务的核心战斗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我国已从“本土型”国家逐步发展为“国际型”国家。我们建议国防部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我国的国情与军情,从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国防语言能力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并对语言能力在我国军队建设中的作用做出准确的定位。

(2)制定提升我国国防部语言能力的行动计划

借鉴美国制定国防部语言战略规划的经验,该行动计划的制定可以分步进行。第一,在国家安全委员会领导下,由国防部牵头,邀请国防部各部门、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商界、学术界的负责人召开高峰会议,商讨我国国防语言战略的近期与中长期规划。第二,在国防部内部建立自上而下的语言资源与人才管理机构,确保各层次都设有负责语言能力发展的固定岗位,培养一支稳定、高水平的管理队伍,让各层次都有专人负责语言的相关事务。第三,制定国防部语言发展的战略规划。建议做好三类规划:一是军队所需的“通用语种”和“复合语种”规划;二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特需语种”规划;三是应对反恐、缉毒、维和、救灾等紧急情况的“应急语种”规划。通过这些规划,确定军方未来语言语种的数量及其发展的优先顺序。

(3)建设国防部语言人才动态数据库

语言人才资源是国防部的重要战略资源。建设国防部语言人才资源库是一项重大的基础工程。该资源库包括3个子库:普通语言人才库、专业语言人才库、后备语言人才库。普通语言人才库涵盖从部队的班、排、连等一直到军级建制的各层次人员的语言水平;专业语言人才包括能够承担口译、翻译、监听等高层次语言活动的单语或复语人才;后备人才包括各高校为部队培养的语言人才。建设国防部语言人才资源库要有长期规划和持续投入。数据库建成后要分级管理、分级使用。

(4)建立与高校合作的协作机制

借鉴美国高级语言研究中心的经验,在相关高校建立国家语言研究中心。该中心有三项任务。第一,为国防部完成与语言相关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项目。该中心以语言言研究人员为主体,借调或调用其他高校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研究团队,协同攻关,完成语言语音识别系统、多语言机器翻译系统、部队网络语言学习系统、高端语言人才语言潜能测试工具等课题。此外,根据国家军事需要,建议在相关高校建立国防部后备语言人才培养基地,特别是复语人才、特需语种人才和应急语种人才的培养基地。

(原载《中国语情》2014年第1期,后以《美国国防语言能力四大特点》为题,发表于2014年6月4日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报》)


[1]图1中的虚线表示非常设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