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汉字规范(上册)

汉字繁简之争

冯学锋 陶孝芳

一 争论的触发点

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提案,即《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提案称,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汉字的简化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化字,恢复使用繁体字。

由此,引发了一场新的轰轰烈烈的汉字繁简之争。

二 主要观点

1.传承文化,废简复繁

以下人士主张恢复繁体字:

(1)潘庆林(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化字,恢复使用繁体字。

主要理由:其一,20世纪50年代简化汉字时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比如爱字,繁体字里有个“心”,简化后,造成“无心之爱”;其二,以前说繁体字太繁琐,难学难写,不利于传播,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是用电脑输入,再繁琐的字打起来也一样,所以这个问题已经渐渐不存在;其三,恢复使用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1]现在台湾依然用繁体字,并称其为“正体字”,深有意味,还要为“正体字”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给祖国大陆方面造成了压力。(《汉字繁简之争需要年年上两会吗?》)

(2)郁钧剑(全国政协委员):“繁体字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3)二月河(作家):其一,繁体字有美感,有文化内涵。其二,与港澳台以及其他地区的华人相比,简化字日益成为“非主流”。其三,年轻人不懂繁体字读不懂古籍,失去鉴赏古典文献的能力。[2]

(4)马悦然(诺贝尔奖评委):汉字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不可以被硬性改变。秦汉以后,直到简体字出现前,汉字几乎是没什么变化的。而恢复繁体字的最大意义就是使中国的历史得以传承。举例来说,明清人读唐宋人的文章没有任何障碍,因为他们读、写的是同样的文字,但在使用简体字的现在,却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读懂古籍了,其中,主要原因是很多人根本就不认识繁体字。繁体字与简化字相比,在读、写甚至领会文字内涵上更具美感。马悦然也承认,把在中国大陆使用了近50年的简化字改回繁体字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但考虑到中国5000年历史的传承,以及汉字美学的表达,付出这些代价是值得的。[3]

(5)王干(文学评论家):50年内废除简化字。(王干新写了一些博文,比如《简化字是“山寨版”汉字》《简化字是盛世中国脸上的一颗痣》等,颇有影响。)[4]

(6)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祖先用了几千年都没感到不方便,为何到我们手里就抛弃了?追求效率不是简化字的理由。季先生着重谈到当年简化汉字时,把“皇后”的后与“以后”的“后”弄成一个字所带来的遗憾。[5]

2.尊重规律,识繁用简

持此观点的有如下人士。

(1)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简体字虽然对文化本身有着伤害,但有利于学习和传播的速度。况且,简体字是一个存在的事实,现在改成繁体字,只能制造混乱。[6]

(2)章新胜(教育部副部长):在公务活动、教育教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主要公共服务行业等领域,简化字必须作为基本用字。在其他领域,在有关法律法规允许下,对繁体字的学习使用不做干预。[7]

(3)王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尽管简化字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失误,但它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文化传承和现代文化记载的工具,必须保持稳定。面对来势迅猛的信息革命,解决汉字进入计算机中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实现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才是当务之急。而且,恢复繁体字教育成本过大。[8]

(4)董琨(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无论从字体还是字形结构来看,简化是汉字演变的主要倾向。可以借鉴八十年代新加坡教育部确定的“识繁用简”原则,在中小学学生的语文课本后边附上繁简字对照表,让学生对两种文字都能有所了解和掌握。[9]

(5)王立群(河南大学教授):通过考察秦始皇用小篆统一六国文字的得失我们应该明白,创造简化字、推广简化字是正确的,因为它顺应了文字从简、从俗的两大原则。因此,我们今天不应非议简化字。而且,学会了简化字再去熟悉繁体字并不困难,简化字不会成为我们今天学习传统文化的障碍。特别是目前,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大幅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渴求学习汉语,推广简化字对他们学习汉语更为方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简化字提出责难,呼吁恢复繁体字,显然不合时宜。[10]

(6)大河网:汉字简化的过程,并非只是书斋里的产物,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这一点人们可以从唐宋明清诸代古人的书法原件中得到认证。一些现在流行的简化字,其实早已在文人甚至官方文书当中通行,此部分汉字的简化只是将这些古人创造的简化字固定化。当然,民间流传使用的一部分简化字也被采纳。因此,汉字简化并非拍脑门工程,而是有其时代的需要、文化的需要。实事求是地讲,汉字简化给当代中国带来了一场文字革命,其具体的好处并不仅仅限于好记好认。孔乙己会写四种不同的“回”字,从这一点上看,繁体字本身就有需要简化的问题。不仅“回”字有四种不同的写法,众多繁体字的异体字甚至比“回”字的四种写法还要多,因此,见繁就喜、见简就恼,本身就不够科学。

(7)新浪博客(牧风):文字对于老百姓来说,那就是一种简单的交流工具,与什么艺术、历史、文化、统一等等无任何直接的关系。中国的历史研究、文化传承等其实是一个整体,文字在其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8)我烧网(博爱先生):第一,汉字的简化绝不是哪个人脑瓜一热心血来潮的产物,其中既有专家学者的建议,又有人民群众的呼声,最终引起国家有关领导的重视,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的反复推敲和审订,历经数载,几易其稿,才最终得以通过;第二,电脑输入使再繁琐的字打起来也一样,但并非繁体字难学问题已经渐渐不存在了,在识字的过程中,繁简肯定是大不相同的;第三,汉字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一个系列,即包括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这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知识体系”的定义。[11]

3.简繁并行,各为其用

《科技日报》:稍可兼顾的做法,不妨沿袭历史上简繁并行、各为其用之策,按照“官繁民简”思路,不做制度化的硬性取舍,而是顺其自然,把功夫下在规范和教育上。[12]

三 简短的小结

总体看来,这场争论似乎势均力敌,双方都有强大的支持群体。主张恢复繁体字者多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强调恢复繁体字的必要性,认为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反对恢复繁体字者则着重从汉字本身的演变规律、文字的交际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反驳,有的则提出“识繁用简”的策略。随着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争论还在持续,似有进一步扩大的态势。

(原载《中国语情》2009年第1期)


[1]http://read.woshao.com/155712,2009-03-04.

[2]《“两会”之争余波:文化传播视野下的“繁简之争”》,2009年4月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3]《两会引发汉字繁简争议》,《东方早报》,2009年3月11日。

[4]《新京报》,2008年3月5日。

[5]《季老需要健康,汉字应该简化》,http://boai.blog.sohu.com,2009-02-08。

[6]《“两会”之争余波:文化传播视野下的“繁简之争”》,《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4月2日。

[7]《“两会”之争余波:文化传播视野下的“繁简之争”》,《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4月2日。

[8]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cul/news/1637435.shtml,2009-04-09。

[9]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cul/news1637435.shtml,2009-04-09。

[10]《从秦始皇统一文字看汉字的简化》,http://bbs.book.sina.com.cn/thread-9-0/table-623832-1012.html,2009-02-04。

[11]《汉字繁简之争需要年年上两会吗?》,http://read.woshao.com/155712,2009-03-04。

[12]《“官繁民简”如何?》,《科技日报》2009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