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语情研究(2009~2015)(全2册)
- 赵世举 李佳
- 4878字
- 2020-08-29 06:21:38
“征集最反感流行语”
王丹荣
曾有调查显示,近七成网友反感春晚滥用流行语。2014年12月10日,春晚剧组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公开征集最反感流行语,让大家列举在春晚最不想听到的流行语。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在留言中吐槽,“举荐”自己不愿意在春晚中听到的流行词。
一 “征集最反感流行语”:褒贬不一
春晚剧组的做法引起了诸多媒体及网友们的热议,褒贬不一,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类,认为别出心裁,表示赞同。
一些媒体认为,春晚本身就是流行语创作的大舞台,春晚就是创造流行。曾经的春晚给我们贡献了许多至今仍被人熟用的语句,如“太有才了”“为什么呢”“司马缸砸光”“我叫不紧张”等流行语,找热词吐槽已然是看春晚的新传统。春晚曾经借用网络流行语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去年,冯巩的“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彰显网络流行语的魅力,[1]但流行语的滥用会使春晚语言类节目遭遇创意危机。此时央视发起“2015春晚征集最反感流行语”活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进一步提升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创作水平,争取办出“接地气”的春晚,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上海青年报》在2014年12月12日刊出《最反感流行语排行榜出炉,7成网友反感滥用流行语》一文,认为“临近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审查,春晚剧组发布这九大流行语,让网友提意见,发起小调查,微博倾听民意,都是哈文开门办春晚理念的实践,今年的春晚与往年不一样是必然”。
《绵阳晚报》2014年12月12日同样刊出《春晚官博发布观众最反感流行语 央视为办接地气春晚也是蛮拼的》一文,认为“羊年春晚剧组通过微博征集网友意见,是一种值得借鉴和尝试的方式”。
《河南经济报资讯周刊》2014年12月12日刊文认为,“央视为了办好一台春晚,竟然公开征集网友最反感的网络流行用语,春晚剧组此举,真可谓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
光明网法制频道在2014年12月12日发文《最反感网络流行语排行榜“就是任性”“哪家强”入榜》,文章指出,“羊年春晚剧组通过微博征集网友意见,能够近距离了解到观众的想法,知道观众需要什么,想看到什么。对于这些意见,春晚剧组可以更好地归纳总结,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争取办出‘接地气’的春晚”。
第二类,认为春晚遭遇语言危机,对此持怀疑态度。
部分网友和媒体认为,春晚此时征集最反感流行语,表明春晚语言类节目已经出现“语言危机”。仅仅通过在官方微博征集“最反感流行语”,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春晚的小品相声从来都是一个创造流行语的发源地,这些创意经久不衰是因为作者深入生活,贴近百姓。[2]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流行语层出不穷,网络能够给人以灵感,却也因为素材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而束缚了编剧的思路。怎样才能写出好剧本,创造出新的、生命力更长的流行语,成为春晚语言类节目编剧最头疼的问题。
人民网2014年12月11日发布《羊年春晚,别再做网络流行语“拼盘”》一文,认为“春晚编剧只有读懂民众对于原创、用心、走心作品的渴望,才能对症下药。否则,即便春晚剧组‘也是蛮拼的’,一样挡不住民众的‘我也是醉了’的吐槽”。
东方网2014年12月12日发布《征集最反感流行用语,一场无聊的游戏》一文,对于春晚剧组征集“最反感流行语”持否定态度,文章指出:“公开征集最反感的网络流行用语,也给人一种春晚剧组已是临近文思枯竭、江郎才尽的境地的感觉。特别是在春晚这样的大型晚会举办之际,似乎与晚会的格调不太相符。”
光明网2014年12月13日发布《年度最反感网络流行语出炉》一文,认为“如何办春晚、怎么办春晚,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秉持‘拿来主义’。春晚需要创新,更需要民意的汇集,只有在节目编排和内容上契合观众需求,才能赢得更多的欢呼和掌声”。
《河南商报》2014年12月12日刊出《春晚不该是网络流行语的二传手》,文章提到,“春晚征集网友最反感的网络流行语,可别征集了事,更要落实在行动上,就以羊年春晚为开端,做到不滥用网络流行语,让节目推陈出新、创意不断”。
二 流行语能否植入春晚节目:众说纷纭
对于春晚能否植入网络流行语,各方也看法不一。
首先,对于“最反感流行语”,我们应该有正确的理解。《华商报》资深文化评论人韩浩月认为,“当流行语几乎成为所有人的口语表达方式,但观众不想让它在春晚出现,是因为春晚用得太生硬”。公众反感的是生硬地加入流行语,使春晚节目脱离实际生活,变得“不接地气”。反感的是直接嫁接、没有创新、没有创意的语言节目。
荆楚网2014年12月12日刊出《羊年春晚应谢绝“流行语”这位“不速之客”》一文,文章指出,“希望羊年春晚能够谢绝网络‘流行语’这位‘不速之客’,走出创新乏力、创新价值不高甚至创新耗竭的瓶颈,再次带给老百姓们一场‘视听盛宴’”。
有的网友甚至认为,“央视春晚是一个严肃的地方,容不得半点瑕疵”[3]“春晚不只是迎合网络群体,而是要负责取悦大众,网络用语最好一个也不要用。网络用语说实话完全登不上台面,很多都是自嘲、自我讽刺用的”[4]“春晚不要跟风流行,破了自家宅门,却添给他人砖瓦。春晚要回归创造流行语,这才是水平”[5]。
春晚应该是创新流行语的舞台,却借用已经被观众使用过的流行语,已无太大的新意。再说,春晚面对的是全国观众,而网络流行语只是部分中青年人群使用,对于老人、孩子或是不经常接触网络的人群,这些流行语便难以理解。2014年12月15日,在北京喜剧幽默大赛颁奖典礼上,曾以网络语言作品亮相过春晚的姜昆在颁奖时感慨,现在的网络流行语他也不懂了。的确,如果流行语生硬地穿插在小品、相声等语言类节目中,很多词语、语句的含义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对于网络流行语的引入,也有部分网友认为不应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
《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在2014年11月27日刊出《网络用语禁上电视惹争议:流行语有积极作用》一文,对“流行语是否能上电视”展开了讨论,文章认为“受众数量众多的广播电视节目理应在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方面做出表率,但是,网络用语作为新鲜和时尚元素出现在一些本身具有娱乐性质的节目中也未尝不可”。
《南昌日报》2014年12月15日发表《羊年春晚回归创造流行语》一文指出,“流行语的引入,不能只怪春晚的创作,是我们整个流行文化环境都受到了网络的影响”,同时也表明“春晚‘要回归创造流行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来组织语言类节目创作”。
有的网友认为,“感觉贴近生活就好,像这些太流行的语言,一些父母或者爷爷奶奶那辈的不一定听得懂”[6]“其实也没多大问题,只要大家看得开心就好”[7]“网络流行语用在春晚上挺好的,不管是谁首创,只要迎合百姓心理就好”[8]。
三 2014年流行语:谁主沉浮
陪伴我们度过2014年的热门网络流行语有哪些呢?
第一,由事件产生的网络流行语。例如:
“且行且珍惜”“萌萌哒”“你行你上”“你懂的”“失联”
第二,由名人话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例如:
“也是蛮拼的”“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现在问题来了”“买买买”“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第三,由草根故事产生的网络流行语。例如:
“你家里人知道吗?”“有钱,就是任性”“现在整个人都不好了”“友尽”“我和你什么仇什么怨”
第四,由歌曲或影视节目产生的网络流行语。例如:
“也是醉了”“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这片鱼塘承包了”“不作死就不会死(No zuo no die)”“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第五,由广告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例如: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根本停不下来”
还有一些由缩略、拟音或引用等方式产生的网络流行语。例如:
“你造吗”“逼格”“心塞”“高大上”“白富美”“打虎拍蝇”“新常态”“断舍离”“人艰不拆”“神器”
据不完全统计,以上词语是2014年曾经出现的网络流行语。2014年12月15日,《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2014年十大流行语”。“顶层设计”“新常态”“打虎拍蝇”“断崖式”“你懂的”“断舍离”“失联”“神器”“高大上”“萌萌哒”上榜。
表1 入围春晚征集“最反感流行语”与《咬文嚼字》杂志公布的2014年十大流行语
两相比较,“最反感流行语”中句子形式比较多,有点恶俗,在语义表达上不够明晰,《咬文嚼字》的十大流行语以词语形式为主,语义自主性较强。“萌萌哒”是两者的交集,表明公众对流行语认知的差异性。
《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是面向全国进行条目征集、筛选,再经过专家审核、征求意见等程序后最终产生的。《咬文嚼字》杂志的执行主编黄安靖表示:“进入备选的流行语还有很多,有的词语热度相当高,但由于违背了我们的三大评选原则,即时代价值、语言价值、社会价值,最终被放弃。”例如,有些流行语,在语法结构上不符合汉语词语构词规律,意义不明确,如“人艰不拆”“不作死就不会死(No zuo no die)”等;其次,有些流行语在结构、语义、用法上没有创意,只是引用某些事件或名人的话语,仅仅在网上流行一段时间就会被淘汰,如“任性”“也是蛮拼的”“我也是醉了”“你造吗”“这片鱼塘承包了”等等;还有一些流行语低俗不雅,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也没有被收录,如“尼玛”“逼格”“心塞”等。
以下选取2014年12月14日、15日新闻媒体网站的例子,说明被普遍接受的十大流行语的用法。
顶层设计:
(1)把握留学工作新形势 留学大国更应强化顶层设计(海外网)
(2)试点央企负责人析改革思路:企业的改革实践要依靠顶层设计(中工网)
(3)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最快明年一季度出炉(新华网北京频道)
新常态:
(1)高端居住的新常态:看庄园如何傲视众墅(中国日报网房产太原)
(2)新常态传递出新信号与新亮点(中国网)
(3)中国楼市行情起伏 地产商审慎预判“新常态”(中国经济网)
打虎拍蝇:
(1)“打虎拍蝇”成网民交口称赞热词(光明网)
(2)“打虎拍蝇”“萌萌哒”入选2014年度十大流行语(人民网)
断崖式:
(1)卢布断崖式暴跌惊呆亚洲各国1997年金融危机难重演(和讯网)
(2)安祖碧:“断崖式降职”可否为“落马热”降降火(网易)
(3)评论:断崖式罚款能否净化官商“朋友圈”(中国网)
你懂的:
(1)十大流行语,怎一个“你懂的”了得(中国网)
(2)“你懂的”“萌萌哒”上榜(人民网山西视窗)
(3)“任性”“小鲜肉”落选,“你懂的”!(网易)
断舍离:
(1)孙子涵新单《不该再是旧的》直面爱情断舍离(搜狐)
(2)射手网“断舍离”的背后(新浪)
(3)“断舍离”生活需要(光明网)
失联:
(1)家居老板失联 有业主交了几十万的租金要不回来(大众网)
(2)女子打工失联陷传销 男子卧底救出迷途女友(人民网)
(3)大学生“出家”失联续:姐姐疑有人不让弟弟见家人(中国青年网)
神器:
(1)手机抢春运火车票神器盘点:你只有1%的几率抢不到(光明网)
(2)泥娃娃 露曼魔光yoyo美肤神器(搜狐)
(3)不用越狱 同样精彩:iOS两大效率神器横评(威锋网)
高大上:
(1)习大大参观江苏科技成果 5项是扬州高大上项目(人民网江苏视窗)
(2)《咬文嚼字》评流行语“高大上”入选(辽宁省人民政府网)
(3)长春270路现“气电混合”“高大上”公交车(中国青年网)
萌萌哒:
(1)李小鹏与爱女站圣诞树前合影 网友:奥莉萌萌哒(凤凰网青岛频道)
(2)“金羊”萌萌哒来袭 乙未年贺岁金预热新春市场(中国青年网)
(3)萌萌哒图案锁屏 搜狗壁纸安卓2.4版来袭(中国新闻网)
我们知道,流行语的发展是在某个时段内呈现抛物线型分布,从无到有,在经历了时代、社会、受众和时间的考验后,从使用的高峰突然下降,一部分成为日常词汇,更多的流行语将会淡出人们的视野。我们对流行语的使用应保持清醒、正确、全面的认识。
小结
羊年春晚发起“征集最反感流行语”的民意调查,的确是一种值得借鉴和尝试的方式,显示了春晚剧组和观众都希望办出不同往年、更精彩、贴地气、代表大众审美取向的春晚。春晚表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在展现文化内涵的同时,不能仅仅为了博取观众的笑声而过分引用网络流行语,造成文化的低俗展现。春晚的舞台需要更有创意、贴近生活、弘扬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的语言节目,而不是简单借用当下流行语来博得观众的笑声。
(原载《中国语情》2014年第4期)
[1]中国文化传媒网:http://www.ccdy.cn/chanye/dongtai/201412/t20141217_1036572.htm。
[2]花边新闻网:http://www.huabian.com/xwzt/2014/1212/95018.html。
[3]股城网:http://finance.gucheng.com/201412/2900478.shtml。
[4]济南网络广播电视台:http://life.ijntv.cn/top/2014-12-13/469939.html。
[5]毛韶华:《别让春晚成了流行语终结者》,《东方今报》2014年12月11日。
[6]京华时报:http://it.chinabyte.com/30/13177030.shtml。
[7]陕西传媒网:http://www.sxdaily.com.cn/n/2014/1213/c508-5578950.html。
[8]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1215/c14677-262099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