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在科技领域或受排挤”引发学界争论

徐祎

新年伊始,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教授的一篇题为《汉语被挤出科学,还是科学融入汉语?》的文章引发了学术界的热议。在“高大上”的科技界,英语独大,汉语的地位却日渐式微。长此以往,中国会不会步上印度的后尘,汉语被排挤出科学领域?对于这一问题,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专家们虽然观点各异,但都一致认为,面向大众的科普是必须使用汉语的。

一 该问题的讨论早已有之

相关资料显示,关于汉语在科研领域应用的问题,早在2006年就开始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近几年来,更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2006年7月5日,刘县书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汉语将沦为科学看客?》的文章,指出“汉语在科学和学术教育领域受到排挤和忽视”这一问题,并认为这种现象由来已久,而且正在发展和蔓延。作者指出,如今,在很多外国人甚至中国人看来,中国文化和汉语的特征和魅力也就固化于京剧、昆曲、古诗一类的东西中了。而科学,多半只是外语的事,与汉语无关。当汉语被排斥于最新科技学术前沿之外时,会无形中增加许多中国人学习科技和从事科研的成本。当最好的科学家在谈论前沿研究时竟连汉语都不会使用,好的汉语原创科学文本难觅踪影,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2012年11月7日,《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长兼总编辑姚申在《中华读书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汉语能否成为国际学术研究与交流的通行语言》的文章指出,他并不反对中国学者在一定的学术场合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在国外期刊上用英语发表论文,也不反对有关科研机构和高校出版高水平的学术期刊英文刊,而是要质疑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即等于英语化的观点、对国外期刊的迷信和神话,以及以为唯有英文刊才能代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认识。作者认为,力争汉语成为国际学术研究与交流的通行语言,这需要中国学术界的自信与自觉,需要相关部门与学术共同体付出共同努力。

2013年4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黄安年在其博客上发表了题为《汉语终将成为国际学术交流的通用语言之一——从汉语成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说起》的文章认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和全球学术文化交流影响的扩大,汉语终将成为国际学术交流的通用语言之一,这只是时间问题。

二 争议再起

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教育版刊登了汪品先教授的文章,引发了学界新一轮的讨论。同日,《文汇报》还刊发了其他几篇文章,意见各异。

汪品先教授指出,目前中国科学界正处在十字路口:中国科学界的英语化应当走多远?在科学创新领域还有没有汉语的地位?汪教授认为,在科学领域里,汉语面临两种前景:或者是逐渐被挤出科学,只是保留在初等教育和低档科普中继续使用;或者是将先进科学融入汉语,使汉语成为英文之外世界科学交流的第二个平台。中国科学的继续发展,是世界华人用汉语交流的原动力。经验表明,科研创新离不开母语文化与母语思维,用汉语直接交流特别有利于学科交叉,有利于新兴方向的引入,有利于青年学者视野的开拓。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陆建非的文章《语言文化何来高低贵贱之分?》指出,“汉语热”并不能代表汉语已成为强势语言。汉语要进一步走强,面临着不少挑战:全球化背景下外来语的影响和冲击;信息化条件下,语言研究水平亟待提高;国内众多方言使汉语缺乏内部的一致性;文字尚不够规范等。在自然科学领域中,英语把握着主导话语权,这与英美等国在这一领域中延续性的实力相匹配,因此也就形成难以打破的自然科学术语的“英语化”格局。

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研究所研究员郭礼和的《创造条件让汉语作为国际科学交流的主要语言》指出,任何一种语言文字都可以作为科学交流、记载的工具。从目前历史发展趋势来看,汉语很有可能成为科技交流的通用文字语言。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科技上的总体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英语作为国际科技交流主要语言的地位在很长时间里也是难以改变的。为此可以采取一些适当措施,如国内开国际科技学术会议时鼓励用双语,至少不要把英语作为单一语言来使用。另外,要鼓励用中文发表科技论文(附英文摘要),对中文科技期刊要给予足够重视,改变那种只给英文科技期刊资助的倾向,同时对科技论文的评价不要过于依赖SCI因子,大学科技学科教学不要过于强调英语教学,要鼓励招收外国留学生等。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薛宇的《人为扩大汉语在科研上的应用此路不通》一文认为,职业科学家主要从事科学研究,语言只是载体,用汉语还是用英语,哪种语言更方便、更精确、更容易交流,就用哪种语言。若要一味通过打“人情牌”来扩大汉语的应用,恐怕“此路不通”。薛教授认为,正式研究内容的书面交流,必然需要以英文为载体,同行评议后发表在同行们认可的期刊杂志上。而学者之间非正式的讨论,甚至是国内的学术报告,一般大家还是用中文而不是英文。由于我国全面学习当代国外科学研究的时间尚短,许多问题都难以达成共识,英文强行翻译成中文,既无必要,也容易造成沟通的障碍。科学研究,可以不需要中文,但传播或者科普,中文是必需的,并且绝对是不可能替代的。

三 各方观点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学习汉语的热潮持续升温。根据《2005年联合国世界主要语种、分布与应用力调查报告》显示,汉语成为仅次于英语的世界第二大语言。但是,在科研领域,汉语日渐式微,国际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及科研成果在学术期刊的发表大多都存在推崇英语、排斥汉语的现象。汉语的国际地位与国人的期待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对于“汉语在科研领域的地位”,或者说“汉语在科技界的话语权”这一问题,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都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一些学者认为,语言只是科研的载体,应注重适用便捷,哪种语言用着方便就用哪种语言。就目前我国科研领域的发展状况而言,汉语无法成为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的通用语言。另一些学者认为,经过努力,汉语会成为除英语之外世界第二大科研创新与学术交流的平台,这只是时间的问题。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历经千年,蕴含丰富,博大精深,这种母语文化可以为科研的创新性思考提供文化滋养的源泉,可以给科研创新带来火花。还有的学者持中立态度,认为英语与汉语两者都在走向强盛。全球化趋势必然导致文化的多元化,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只是文化的载体,用语言来证明一种文化的自信是不可取的。

推动中国的学术研究走向国际,便于与国外学者进行交流和学习,必须学习并熟练掌握运用英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科研的国际化不是要在科研领域实行英语化。也许有的人认为语言只是科研的工具罢了,用什么语言进行科研研究,用什么语言发表论文,都没有多大关系。但是,使用母语促进本国公众理解科学、推动本国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是每个专家学者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也许有的人认为方块汉字难学、难懂、难记,不像英语那种拼音文字便于记录科研成果。然而,随着汉字的简化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汉字的承载能力远远高于拼音文字,仅用几千个常用汉字就可以记录无限的新词语,人们对词语的实际记忆量远远小于英语单词的数量。同时,全世界讲英语的人数大约是3亿7000万左右,而汉语则有14亿人在使用,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也被证实是一种成熟的语言,具备成为国际学术交流通用语言的条件。科研领域的创新思考需要母语文化的滋养,中国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性思考需要汉语这一母语文化的载体。同时,伴随着以中文发表的新的学术概念和新的科研成果不断出现,科学中的精华部分也会逐渐出现更多的汉语表达。

另外,科研是否使用汉语,其实还包含着中国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委员会主席Gudmund Hernes曾就中国参与话语权竞争表示:“主流的国际学术期刊大部分是英美的杂志,而在其间,涉及一个盎格鲁-撒克逊的知识霸权问题。这一话语霸权地位必须要受到挑战,唯其如此,全球的社会科学才能得以更健康地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政治多极化、语言文化的多元化成为当今社会不可阻挡的潮流。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汉语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英语的话语霸权地位势必会受到挑战。汉语是中国软实力的组成部分,中国也应该努力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中争取汉语成为工作语言、交流语言,这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要将汉语建成国际学术交流的第二个平台有着广阔的前景,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这一方面需要我国科研工作者的自觉和自信,另一方面,也需要我国语言研究人员加快对汉语深入、细致的研究,为汉语国际推广和使汉语成为国际学术研究和交流的通行语提供学术条件和语言技术、语言学习资源的支持。

(原载《中国语情》201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