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情档案丛书总序

信息化、全球化、智能化的推进,尤其是网络的发展和自媒体的兴起,促使语言的功能空前拓展、价值大大提升,语言及语言生活日新月异,语言问题更加密切地与大众生活、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因而上至国家,下至民众,都对语言问题日益重视,日常很多语言问题往往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有的甚至形成舆论热点。及时观测和把握语情动态,正确引导社会语言生活,化解语言问题,改善语言服务,促进语言生活和谐和语言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所说的语情,是指语言生活中的各种新情况,主要包括语言文字本身发展变化情况、语言文字的使用状况、语言文字领域的新进展及相关活动、与语言文字相关的舆情及事件等。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语情,不仅是语言文字自身发展变化和语言文字使用状况的集中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折射出相关的社情民意。关注和研究语情,不仅具有语言学的重要价值,而且对于社会安定、文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目前相对全面集中地关注、研究和发布语情状况的,是国家语委组编发布的四部皮书,即:系统反映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年度发展状况、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各领域相关数据的综合性报告《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白皮书);调查分析我国年度语言文字使用基本状况及社会语言生活热点难点问题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绿皮书);整理选编我国年度语言政策与规划及相关研究成果的《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蓝皮书);介绍世界各国语言生活最新动态的《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黄皮书)。这四部皮书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系列,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然而,由于篇幅、主旨等因素限制,这四部皮书搜集、反映的语情并非全部,还有大量的具体语情信息未能涉及和收录。这就使不少语情信息未得到关注,并可能被淹没甚至散失,这是一大缺憾。“中国语情档案”丛书正是为了弥补此缺憾而编撰的,力图全面搜集、整理和综合分析我国各年度的重要语情信息及相关研究信息,系统地建档立案,并依年序持续编撰,旨在为中国语情及其研究建立一套原始的信息资源档案,为国家语委四本皮书做些补充,留下真实的历史记忆,以供有关部门制定语言政策和规划、解决相关问题和有关领域学者开展学术研究做参考。

本丛书的主编单位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是国家语委的研究机构,是国家语言文字智库建设首批试点单位,主要从事中国语情监测分析和语言战略、语言政策与规划、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现实语言问题研究。其宗旨是:“观测语言生活,解读社会万象,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国家发展。”“中国语情档案”丛书的内容全部来自本中心的语情监测研究信息,是在本中心所编的内部简报《中国语情》、《中国语情特稿》、《中国语情月报》和“中国语情动态资源库”基础上精选加工而成的。本丛书目前暂设以下三种。

《中国语情研究》,以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内参《中国语情》和《中国语情特稿》为基础,精选其中研究当年重要语情和热点语情的文章进行精加工,力图集中反映当年社会各方面对重要语情和热点语情的不同看法及对策建议。

《中国语情年报》,以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内部简报《中国语情月报》为基础,精选较重要的语情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以期集中反映当年中国语情的基本状况。

《汉语新词语档案》,以《中国语情》刊发的新词语追踪研究文章和“新词语快报”栏目所收词语为基础,进行适当增补和修改,集中反映某时间段有代表性的新词新语和相关社会现象,既侧重语言本体发展变化情况的梳理,也间或对社会语言生活及相关社会现象进行点评。

由于本中心的前身“武汉大学中国语情监测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9年3月,《中国语情》和《中国语情特稿》也于2009年创刊,因此本丛书搜罗的信息便从2009年开始。丛书编撰工作启动于2016年,采取了回溯方式,首辑汇集2009~2015年的语情信息。唯因《中国语情月报》创刊于2015年,所以《中国语情年报》的内容便始自2015年。后续《中国语情年报》每年一辑,《中国语情研究》和《汉语新词语档案》每2~3年一辑。

本丛书集众人之功。感谢所有的原作者、编者和集成修订者!感谢有关媒体和刊物!感谢长期以来指导和支持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语情监测研究工作的教育部语信司历任领导和相关人士!感谢为本书出版鼎力相助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领导、李建廷博士和各位责任编辑!

2017年10月于武汉大学珞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