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报告

一 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特征及对养老服务业的影响

中国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趋势及特征将显著影响养老服务业发展。一是中国经济将更加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巨大的物质财富、完善的制度保障,以及广阔的拓展空间。二是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将加速建成,从而推动养老服务业体量明显增长,养老服务业涵盖范围扩大,养老服务业与房地产、文化、医疗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更加紧密。三是中国城市化将出现高位趋稳,带动养老服务业向产业化、专业化发展,城市养老服务设施更加丰富。四是中国需求结构将持续优化升级,带动养老服务需求和质量要求明显提升,养老领域投资较快增长,引进外资进入养老服务业的可行性大幅提高。五是中国将建成创新型国家,带动养老服务业供给创新日益增强,养老产业模式创新不断丰富,以及养老医疗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一)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征及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进入重要阶段。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中国发展条件,将2020年到21世纪中叶30年时间分两个阶段进行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期间,中国既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又要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创造条件、奠定基础。中国经济社会长期趋势及特征将显著影响养老服务业发展。

1.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经历高速增长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持续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1978~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见表1)。自2010年起,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并进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中国经济增长充分发挥了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体现出投资拉动型和出口导向型特征。

表1 1978~2016年我国GDP、人口及人均GDP的变化

中国经济增长在不同阶段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动力转换。1978~2001年,是资本、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多轮驱动”阶段。通过增量改革和渐进改革,不断扩大开放,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和人口红利形成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平稳上升,轻重工业较为协调,形成了资本积累速度较快、劳动力数量增加、劳动力转移加快、对外开放效应显现的局面。这一阶段,中国人口红利特征较为显著,养老问题没有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养老服务业规模相对偏小。2002~2008年,为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双轮驱动”阶段。以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居民消费在满足了吃、穿、用等基本需求后开始向住、行等较高端需求转变,重化工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劳动力总量增速减慢,城镇化进程加快。这一阶段表现为投资增长快,对外开放的外溢效应增强,科技进步速度加快,工业化的规模优势提升。2009~2016年,为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一升一降”的经济减速换挡阶段(见表2)。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最严重的衰退,中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受到较大冲击,对外经济的溢出效应缩小。中国通过扩大内需主要是增加投资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幅度提高,但同时也导致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规模效应减小,经济效益下滑,中国进入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前期扩张政策消化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三期叠加阶段。

表2 分阶段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贡献率

2.新时代中国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特征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未来“新三步走”的第一阶段,这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强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不同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任何一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十三五”规划纲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规划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创新发展战略大力落实、发展协调程度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总体改善、民众生活总体提高等任务目标。规划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和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提出25项指标,其中13项为约束指标。中国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后,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主要分两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届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届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经济发展彰显实力

第一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领域的基本目标为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仍处于中高速水平,2010~2016年经济年均增长7.7%,显著高于世界经济增长平均水平,同时高于主要经济体增长速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中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创新宏观调控方式,重视改善民生问题,全方位建设对外开放体系。目前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部分领域有望提前实现发展目标。未来三年,中国GDP增速达到6.3%左右,即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根据当前中国产业升级、需求转型、要素支撑等条件,综合测算得出结论:到2020年,中国名义GDP总量将突破100万亿元,达到110万亿元左右,按市场汇率计算,名义GDP约为17万亿美元;人均GDP将达到1.2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到2020年中国实际GDP总量将达到83万亿元左右,完全可以实现较2010年翻番的预期目标,并有望提前实现这一目标。与此同时,中国产业发展有望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进展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第二阶段,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经济发展实现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的根本转变。2021~203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预计为5%左右,增速在4%~6%波动。初步预计,在2025年前后按市场汇率计算的中国名义GDP总量将达到27万亿美元,2035年将达到56万亿美元。中国逐步实现经济发展由要素投入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以投资拉动为主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转变,由以第二产业带动为主向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高碳型经济向低碳型经济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构建,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届时,中国将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升,基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备,城市品质明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之后,到2035年跃升至创新型国家前列。

第三阶段,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到2050年,中国将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核心竞争力名列世界前茅,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超越其他国家,建成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36~2050年,中国经济增速趋稳,国民经济年均增速为3.5%左右,年度增长在3%~4%波动。初步预计,在基准方案下,2050年中国名义GDP总量将达到115万亿美元左右,人均GDP将达到8.5万美元左右,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55%左右。

(2)社会发展更趋协调

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能够充分体现社会文明建设的程度。

第一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十三五”规划指出,“协调发展增强发展整体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核心理念之一。中国的协调发展,既要城市繁荣,也要乡村振兴;既要东部率先,也要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既要物质丰裕,也要精神丰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中国通过加强薄弱区域、薄弱领域、薄弱环节建设,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增强发展后劲。目前中国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水平持续提高。截至2017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8.5%,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发展协调性增强,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统筹推进东、中、西部、东北四大板块发展,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重塑。到2020年,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城镇化质量更趋改善,城市化率预计超过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第二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中国将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愿景,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基本解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物质文化需求充分实现,民主法治观念更趋强化,安全平等要求得以满足。中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人口预期寿命和国民受教育程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公平正义充分彰显,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第三阶段,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期,中国将拥有高度的社会文明,城乡居民将普遍拥有较高的收入、富裕的生活、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公平正义普遍彰显,社会充满活力而又规范有序,建成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高质量发展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成果加快推广应用,社会参与老龄事业发展积极性不断提高。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均收入显著提升,并将进入世界高收入国家行列。中国将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核心竞争力名列世界前茅,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超越其他国家,建成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积累的国民物质和精神财富,将为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保障。

(1)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物质财富

第一,我国经历40年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进出口贸易总额长期居世界第一位,工业门类齐全,几乎拥有全产业链,经济总量与结构抗冲击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济总量持续提升,财富积累不断扩大,将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第二,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的“大国优势”“巨国效应”更加显著。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市场广阔、政局稳定,区域发展各具特色,发展潜力、韧性与回旋余地较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抗打击”能力强大,养老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资金资本、生态环境资源、宜居地理资源、产业基础、基础设施资源等较为充裕,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三,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将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可以预见,中国进入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行列,其社会发展模式、消费模式、家庭模式等方面均将呈现新的变化。中国传统的“家庭—国家”养老模式,即“养儿防老+单位福利+政府特惠”的模式将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家庭不再成为养老的主要承载单位,商业化养老模式逐步发展并扩大,养老市场将由于中国中产阶层人群的扩大而呈现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伴随国民收入提高,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机构将大部分承担对失能、失智老人以及高龄老人的养老服务。

(2)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意味着我国制度建设更加成熟定型,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环境将更加完善。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表现为社会文明高度发达。未来国家将有序推进各项改革措施,制度政策体系将更趋完善。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养老市场发展缺乏标准和监管,立法工作相对于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部分领域、部分地区由于制度缺失、监管不到位而呈现较为混乱的局面。伴随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养老服务息息相关的法律体系、政策条例、社会保障制度、保险制度、医疗制度、金融制度、监管制度、福利制度等方面将更加完善,有利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健康、有序、严谨的制度体系与制度环境将不断优化。

第二,养老服务业管理模式将不断创新。中国行政制度改革与发展将进一步推进机构变革,养老服务业的行政体系将呈现新变化。中国将逐步转变由政府主管的包办管理模式。目前,全国性养老事业直属行政机关是民政部,国家级养老事业领导统筹及行业协调机构设置主要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和“中国老龄协会”两大系统,以及“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会养老工作委员会”等全国性行业协会及社团组织构成。未来,由政府出资、管理的模式将逐步向出资多元化、管理规范化转变。养老服务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更加深入,养老服务体系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政府主导并托底的社会基本养老体系将作为应对社会老龄化和保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同时根据社会供需的变化,公益非营利性的养老服务与市场营利性的养老服务之间将有效对接,形成优势互补。

(3)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拓展空间

中国养老服务业存在巨大市场。当前,中国人口增速减慢、人口结构转变对养老产业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未来,中国可能成为全球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在未来35年左右将进一步加速,并最终保持在高位稳态水平。庞大的老龄人口以及较高的国民收入,决定中国未来将成为世界拥有最大规模的养老服务需求的国家,养老服务产业以及与养老服务需求相关的老年陪护、老年文化、老年教育、老年医疗、老年房产、仪器设备、金融保险、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均将面临较大的市场空间。届时,养老服务业将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之一。由于未来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养老需求的迅速扩容将推动养老服务业既作为社会保障事业,同时又作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带动投资、消费需求增加。

(二)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特征及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1.产业发展进入工业化中后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快速工业化发展阶段,由低收入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中等偏上收入的工业国和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大国。纵观中国工业化历程,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业化起步阶段(1978~1989年)。这一时期,农业比重处于24%~33%(见图1),小于工业比重;城市化率处于17.9%~26.2%,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在60%以上。我国处于由农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型阶段。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1990~1999年)。这一时期,按汇率法计算的现价人均GDP从100美元增长到200美元左右,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一和第三产业;城镇化率从26%提高到35%。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2000~2011年)。这一时期,人均GDP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化和工业化双双高速发展。按汇率法计算以1964年不变价人均GDP从226美元提高到640美元;第二产业比重位于45%~47.5%,显著高于第三产业,但差距呈缩小趋势,农业比重从15%下降到10%以下。重化工业发展特征显著,钢铁、煤炭、电力、化工、机械等成为国民经济主导行业。伴随工业化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从2009年起,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有220项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我国也是世界第一农业大国,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我国还是世界第三服务业大国,2013年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在成为产业大国的同时,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图1 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从“二、三、一”进入“三、二、一”发展阶段;第一产业结构内部由以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渔全面发展转变,第二产业结构内部重化工业高增长态势开始回落,第三产业结构内部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共同发展转变。与此同时,工业内部的主导产业也正在发生变化,能源、原材料等重化工业逐步进入增长的瓶颈期,并受到国家生态环境政策的限制,主导产业更多转向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高端装备制造、汽车等行业。这一时期,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降到9.5%以下,城镇化率高于52.6%,服务业就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见图2)。

图2 我国工业中后期阶段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

2.未来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建成

(1)产业结构呈现规律性变化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即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是先上升,后保持稳定,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则是先略微下降,后基本平稳,再持续上升。需求结构、供应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变化是造成产业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从需求角度来看,消费是沿着衣食住行以及非物质消费的方向升级;从供给和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要素禀赋优势是沿着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知识升级。消费和供给的共同作用使得经济增长呈现出农业→轻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高加工度工业→服务业的变化轨迹。

中国各地区各部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动服务业重点领域和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积极优化农业结构,中国三次产业发展协调性增强,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展望未来,中国产业结构将呈现不断优化升级的基本趋势。第一产业比重呈持续稳步下降态势,但由于农产品价格较高,因而第一产业比重小幅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已达到最高点,此后有所波动,但总体趋势是不断下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中国工业化将稳定下来,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第二产业比重将下降至37.5%左右;到“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即2035年完成工业化时降至28%左右;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阶段”,即2050年第二产业比重进一步降至24%左右;第三产业比重呈稳步上升趋势,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到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至55%左右,到2035年上升至66.5%左右,到2050年进一步上升至72.3%(见表3),此后将基本稳定。

表3 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结构预测

(2)工业发展迈向中高端

我国工业发展正在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呈现出生产运行平稳、结构转型加快、新动能加快孕育的新特点。展望未来,全球将实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将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并带动以绿色、智能、融合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创新持续深入,对制造业生产方式、组织管理形式和发展模式带来革命性影响。中国在党的十九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体要求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成为主攻方向。我国产业科技整体能力有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面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前沿领域方面进入并行或领跑阶段。未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新增长点涌现并形成新动能,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出现,中国产业发展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3)服务业处于主导地位

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反映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所处的发展阶段。伴随产业升级和需求升级,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均将取得长足发展。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更多依靠消费引领、服务驱动的新特征,国民收入水平提升扩大了生活性服务消费新需求,信息网络技术不断突破拓展了服务消费新渠道,新型城镇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扩展了服务消费新空间,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了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幸福产业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伴随产业转型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速,企业不断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中国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金融、保险、物流、信贷、咨询等服务业迅速增长。展望未来,中国服务业将处于大发展阶段。由于中国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未来35年服务业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般在70%左右,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制造业占比较高,服务业占比相对较低。考虑到中国产业基础,预计到2020年第三产业占比有望达到55%左右,但仍低于美国、德国、日本的水平,同时低于和中国发展阶段较为类似的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家。到2050年,中国服务业占比有望达到72.3%左右,与大部分主要新兴经济体发展水平持平。与此同时,服务业发展质量提高,效益提升。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加快融合,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重塑,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加快,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异军突起,网上零售等服务业新模式成为新引擎。跨境电商、社交电商、智慧家庭、智慧交通、远程教育医疗等新业态快速涌现,数字化、智能化生活成为生活服务消费主流。线上线下融合进程加快,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城市商业综合体等新商业模式迅速涌现,分享经济广泛渗透,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3.现代化产业体系凸显养老服务业重要地位

综观全球经济结构,养老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引领者。中国产业升级、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将为养老服务业长足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

(1)养老服务业将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柱行业之一

第一,产业升级将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养老服务业需要金融、地产、休闲服务、医疗、制造业等行业的综合支撑。中国建成富强民主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发展日臻成熟完善,产业融合程度不断提升,农业、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融合的广度、深度、维度不断扩展,养老产业发展需要的综合产业基础逐步形成。

第二,养老服务业体量将迅速扩大。一方面,我国老龄化趋势逐步加深,老龄人口将处于世界第一位,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巨大。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老龄化相关的服务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要求养老服务产业提供相应的供给产品,养老服务业将迎来大发展时期。另一方面,服务业将成为未来主导产业,由于中国老龄人口庞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将不仅局限在行业本身,其将与健康、养生、旅游、文化、健身、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金融、地产、互联网等行业也将不断融入养老服务业发展体系。中国养老服务业在经济、人口、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有望取代前期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成为产业链条长、支持就业多、覆盖范围广、涵盖人口众的重要产业。

(2)养老服务业涵盖范围将更加广泛

伴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中国服务业个性化、多元化、细分化发展趋势更为显著。未来养老服务业将针对老年人特点,在健康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精神慰藉方面出现细分市场和产业。与此同时,康复辅具、食品药品、服装服饰等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也将纳入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范围。

第一,房地产业和养老服务业的融合将更加紧密,未来养老地产成为新型养老产业之一。部分养老产业运营商将依托房地产业发展的基础开发养老地产项目及运作模式,如开发建设适合居家生活型养老人群的社区活动场所或护理设施项目,在成熟社区周边建设多功能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大型社区开发建设养老组团养老地产,打造复合型或综合性养老社区(老年公寓、特殊老年人聚集区、老年病护理院、普通养老社区、辅助型养老社区及特护型养老社区)等养老地产。与此同时,与养老地产紧密关联的养老物业、餐饮、酒店及旅游等相关商业服务业也将形成。

第二,文化产业与养老产业将进一步融合发展。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国“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未来中国将迎来文化产业大发展时期。伴随居民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老年人对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与养老相关的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心理咨询、精神危机等养老服务行业将呈现加速发展。

第三,医养产业是聚焦于满足老年人群对健康养生、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复合型需求而形成的养老产业群。基于老年人群对医疗健康服务的特殊需求,养老医疗服务在未来我国医疗行业所占比重将持续提高。医养产业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大健康理念指导下,将形成康养结合新模式的养老医疗服务产业。这一产业将囊括老年医养用品、老年医养居游、老年医疗康复、老年照料护理服务、老年体育健身等各个方面。

(三)中国城市化进入高位趋稳阶段及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的过程。城市化内容多种多样,包括产业融合、就业融合、环境融合、文化融合、制度融合以及社会保障融合等等。城市化的发展对于提高经济质量、提升容纳能力、实现人口转移、扩充社会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城市化进程也将显著影响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1.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高位趋稳阶段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率快速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化发展相对滞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全国只有132个城市,城市化率仅为10.6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模式,城市非农产业就业机会有限。国家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导致农村居民难以向城市转移。同时,这一时期政府把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活服务相关的建设划定为“非生产性”,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遏制了城市化发展。1952~1978年,中国城市化率仅从12.5%提高到17.9%,年均增加0.2个百分点。同一时期(1950~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由28.4%上升到39.1%。中国城市化水平和速度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为解决经济发展速度滞后和经济结构严重失调的问题,中国开始调整计划经济和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重视发展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吸引了大量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相关的工业在沿海地区迅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农村居民流动到沿海地区就业,进一步促进了沿海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化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并上升为成为国家战略,列入“五年规划”内容。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7年的58.52%(见图3)。2016年末,我国城市数量达到657个。在地级以上城市中,按2015年末市辖区户籍人口划分,100万~3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数量增长迅速,达到121个,比2012年增加了15个;300万~5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有13个,增加了4个;5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13个,增加1个。2015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见图4)。

图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情况

图4 2015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国际比较

(2)中国未来逐步进入城市化平稳发展阶段

展望未来,由于中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为适应经济发展,未来一段时期内城镇化仍将以较快速度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健康有序发展推进城镇化,到2020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在基准情景下,未来中国城镇化水平仍将较快推进,同时城镇化质量稳步提升。预计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6.5%,基本趋于稳定,2050年城镇化率将在72.3%。由此,我国城市化未来发展将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按照城市经济发展规律,大城市仍然是城市化的重要部分。从人口集聚看,大城市仍将吸引人口流入,但由于城市容纳规模有限,人口增幅将放慢。在部分超大城市,人口增长可能呈现停顿和微幅负增长,部分低端劳动人口将撤离。人口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高素质人口比例大幅提升,科技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将汇聚于城市,使城市化不断升级优化。大城市开放度和国际化发展将达到较高水平,国际化城市、智慧型城市、花园型城市等新型城市形态不断涌现。

第二,城市现代化功能逐渐完善,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提高,土地和人工成本上升,低端产业向外转移,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大量增加。在产业转型和城市升级的基础上,城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和服务业逐渐替代传统工业以及“两高一资”产业,城市发展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提升。

第三,随着大城市辐射扩散效应和中小城市集聚效应的增强,大中小城市的联系日益紧密,城镇等级结构趋于完善,形成较为松散的城市群体结构。区域城市化水平和城镇密度达到较高水平,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城镇体系呈现网络化布局。

第四,城镇化发展将促进农村形成规模经营,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未来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将向农村渗透,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政策将推进农村发展,中国城乡差距将逐步缩小。

(3)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升

中国坚持民生优先,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城乡居民获得新实惠,人民生活实现新改善。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见图5),年均实际增长7.3%,高于GDP增长速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2.71,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到2020年,中国完全能够并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居民收入翻一番”的发展目标,同时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比较充分,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到2022年前后,中国人均GDP将达到1.46万美元,中国将迈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按照过去20多年2.0%的年均增速推算,届时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标准应在人均GDP 1.4万美元以上)。到2035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4万美元,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38.5%左右。届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将得到充分满足。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将实现共同富裕。

图5 2013~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城市化发展对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影响

(1)城镇化水平提高有利于拉动养老服务业发展

第一,城镇化建设极大地刺激了养老服务产业的潜在需求。中国居民养老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人口聚居和规模效应将为养老服务产业的市场化、专业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未来,中国将有70%左右的人口聚集在城市,大部分养老需求将在城市集中释放。城镇化发展给生产方式带来的本质转变是商业化和专业分工细化。市场需求规模将影响到分工和专业化的程度,而城镇化将使人口区域聚居特征更显著,形成养老服务产业专业化发展的规模基础;同时规模效应也会导致经营成本的降低和经营效率的提高,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产业的供给。

第二,城镇化不断发展,将带来城市家庭模式的变革。在人口老龄化、社会转型、经济升级、城镇化与人口流动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城市家庭小型化成为普遍趋势,城市老人养老模式将由传统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进一步发展。家庭在养老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淡化,商业化养老模式将快速推广,养老服务业迅速大规模扩围成为必然。

第三,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附加值更高的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将为转变传统养老方式提供经济基础。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使传统家庭养老和亲情养老体系受到挑战,农村养老模式逐步向多元化、商业化方向发展。

(2)城市建设体系完善有利于打造良好的养老服务业发展环境

伴随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配套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第一,长期以来,中国城市空间增长一般以开发区、新城区、工业园、产业园、高教园、商业综合体等为主进行扩张,没有充分考虑“银发经济”的需求。城市发展水平提高后,伴随发展程度与文明程度的提升,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住房建设等方面,将逐步考虑“老年友好型”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在追求效率优先的原则下,将更加体现对于老龄群体等人群的公平性和便利性;商业广场、步行街、市民公园等配套设施建设将向“老龄化社会需求”倾斜;等等。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加强。

第二,城市养老服务业的配套建设将逐步加强。在城市社区建设、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与老龄经济相配套的老龄助餐食堂、老龄活动室、老龄康复保健室等福利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将逐步建立,城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配套建设将更趋完善。

(四)中国需求结构优化升级特征及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1.中国需求结构发生重大转变

(1)改革开放以来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快工业化进程,中国实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在资本短缺和西方世界经济封锁的背景下,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形成了“高积累、低消费”的发展模式。改革开放后,中国推行了以渐进式改革为核心的转型战略,各地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中国经济迎来了持续40年的高速增长期,但“高积累、低消费”的需求结构特征并未转变。20世纪80~90年代,在国内商品短缺和劳动力“无限供给”的背景下,企业扩大投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托廉价劳动力迅速完成积累资本,扩大生产规模;地方政府以加大投资作为加快经济建设的主要抓手,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中国短缺经济时代终结,产能过剩和需求约束问题凸显。但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教育、医疗和住房实行市场化取向改革等因素,居民预防性储蓄意愿强烈,扩大消费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出口需求迅速扩张,形成投资和出口主导型增长模式。金融危机后,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变化,消费成为中国经济主要拉动力,新型消费不断涌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提升。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高于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22.4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投资在稳增长、调结构、增后劲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16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10%,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特别是与民生相关领域的投资快速增长。外贸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双向投资新格局逐步形成。

(2)未来需求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第一,内部需求成为主导。展望未来,受人口结构的变化影响,中国居民储蓄率开始从高位回落,进而导致投资率逐步下降,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减弱,而消费率将不断回升,居民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提升。到2020年,中国投资率将由2016年的44.2%下降至42%左右,消费率由2016年的53.6%(见表4)上升至56%左右。到2035年,投资率下降至35%左右,消费率回升至65%左右。到2050年投资率进一步降至30%以下,为29%左右;消费率回升至70%以上,达到72%左右。在2030年之前,中国仍将保持一定的外贸顺差规模,但占比将逐步缩小,203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趋于基本平衡,净出口率趋于零,此后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进口商品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将会出现一定比例的逆差。

表4 1978~2016年我国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结构变化

续表

第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一是网络消费成为主流。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网络制度不断完善,未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连的新一代互联网将形成,这为我国网络消费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基础。未来网络消费将不仅局限于网络购物,而且将向网络服务、虚拟消费、智能消费等更加广阔的领域延伸。二是绿色消费诉求日益强化。中长期内,住与行在中国仍是主导消费领域,绿色住宅、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居民未来住与行升级的主要方向;消费者健康意识提高,环保知识增长,空气净化器、环保家具、节能冰箱等绿色概念家电、家具、食品等产品消费逐步被认可并受到青睐;绿色发展观更加鲜明,绿色、健康、有机的食品、饮用水、空气等越来越受到居民的重视。三是时尚消费特征突出。中国社会中的重要阶层——中高收入群体在消费过程中对于显示身份与地位,以及带来荣誉、声望与尊重的消费产品与服务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奢侈品消费、高端消费、享受型消费、休闲度假消费等将日趋扩大。四是品质消费成为关注重点。消费者异常重视消费安全与消费质量,产品的材质、细节、格调、品味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因素。五是农村消费市场空间扩大。农村消费将沿袭城市消费升级发展路径,进入消费发展新阶段。六是养老消费占据主导。伴随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银色”经济时代即将来临,部分耐用消费品增长趋于饱和,消费重心向以中老年为主导的领域转移,高层次、高质量、个性化、多元化的养老消费、“银发”产品与服务消费将逐步占据消费市场。七是共享消费更加普遍。共享消费是在由个人或第三方平台将闲置资源或服务有偿分享给需求者的基础上实现有效降低个体消费成本的消费模式。

第三,投资需求转型。经历40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中国传统产业相对饱和,投资增速逐步放慢。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投资领域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服务业等领域。

第四,外部需求重点领域发生变化。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要素优势与环境优势将发生深刻变化,中国货物贸易高速增长时期基本结束,服务贸易进出口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我国将由大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转向大规模对外投资阶段。

2.需求结构变化对养老服务业的影响

(1)消费需求变化对养老服务业的影响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越发突出,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新领域将不断涌现,我国消费将进入高品质发展阶段。由于居民对消费品质提出更高要求,养老服务业未来提供的商品必须更加安全实用,更为舒适美观,更有品位格调;由于养老消费更加集中,养老服务市场主体小而分散的格局将改观,跨行业、跨区域的整合兼并成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趋势,服务机构将向规模化、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由于消费多样化、个性化特征明显,养老服务业发展将向众多领域、各个层次延伸,以满足老年人不断升级的多层次养老需求。

(2)投资需求变化对养老服务业的影响

在传统领域投资过剩的背景下,养老服务业将成为未来投资增长的新亮点。投资升级为我国的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未来养老地产投资、养老社区投资、养老基础设施投资、养老休闲旅游业投资、养老文化娱乐投资、养老教育培训投资等将成为中国投资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3)外部需求变化对养老服务业的影响

未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范围和领域将拓宽,开放的规模将扩大,开放质量将提高。中国养老服务业将引入国际资本,学习国际经验,提高行业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市场竞争的活跃性。

(五)中国建成创新型国家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由发展中大国向现代化强国迈进。随着劳动力等优势禀赋资源出现阶段性增长拐点,传统要素驱动力明显减弱,过度依赖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通过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必然选择。科技创新是产业结构持续演进和优化升级的原动力,成为提高经济增长潜力的关键。

1.中国将引领世界创新趋势

(1)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

中国坚持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培育壮大了一批科技创新主体,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化科技创新发展政策环境。一方面中国围绕新一代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海洋、空间等领域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取得成效,另一方面中国促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相融合,大力发展了数字消费、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同时,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建立了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和虚拟创新社区。目前中国科技发展水平已经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部分领域已经达到世界一流甚至世界领先水平。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骄人成果。根据科技部测算,2016年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增至56.2%,新动能成长速度和作用超过预期。中国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15500亿元,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08%。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涌现,如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射电望远镜、载人深潜器、超级计算机等实现重大突破,带动了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2016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以2015年价格计算)达到94825元/人,同比提高6.8%。中国创新指数名列全球第25位,在中等收入国家中排名首位,大幅领先其他金砖国家。高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方面实现重大突破。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正逐步发展。人类基因测序、纳米碳管和纳米新材料、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微机电系统研究、南海大洋钻探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两系法杂交水稻、基因工程药物、转基因动植物、重大疾病的相关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等技术的突破,使我国生物技术总体水平接近发达国家。

(2)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创新引领者

未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中国将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实现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从而带动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实现产业分工大调整,在世界创新发展竞争中形成领军优势。

预计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深入人心,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向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迈进步伐加快。在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望超过60%,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得到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中国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届时,中国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强,研发费用占GDP的比重达到4%左右。与此同时,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科技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提升。

2.创新发展对养老服务业的影响

(1)科技发展增强养老服务业供给创新

随着新科技革命成果的不断涌现及其广泛应用,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将出现一系列新的变化。实现现代化后,中国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在精神层面,都将会呈现更加丰富的内容。先进科技成果的应用、新型商业模式的发展、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将为中国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与可能。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网上购物、远程监控、智能医疗等领域大力扩展,生物医药、基因工程等科学技术充分应用,将显著增加中国养老服务业的科技含量,有力推进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

(2)“互联网+”技术促进养老产业模式创新

未来,信息技术企业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将有效整合IT行业优势资源,建设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老年人信息数据体系将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业效率提高。移动互联网、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供和现代养老服务业相关的智能化呼叫救助服务,建立电子保姆系统、居家养老和家政服务系统以及老人健康远程监控等系统,提高养老服务业的软实力。

(3)先进医药技术提高养老医疗服务业水平

生物制药、基因工程、先进医疗等技术成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点领域。未来,伴随相关领域重大技术的突破,养老服务业将能够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康养服务、养生服务、保健服务等,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延长社会平均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