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发展历程

家庭对中国人来说,一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家庭伦理电视剧是中国当代电视剧中一个较为传统也是表现较为突出的类型,整体水平相对比较稳定,内容也比较健康,可谓老少皆宜。在以一个家庭为核心进行叙事的同时,也在传递着中国传统的家庭理念、人伦思想以及价值观念。因此,这是一个长期被大家关注的类型,不时有佳作诞生。

20世纪90年代,随着《渴望》《咱爸咱妈》《牵手》等剧的热播,家庭伦理电视剧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剧中一个越来越成熟的类型,也越来越被学界所关注。研究者越来越多,所关注的角度和重点各不相同,对家庭伦理电视剧的界定也各有方式。较早从事电视剧理论研究的学者高鑫与曾庆瑞是从通俗剧的角度来认识家庭伦理电视剧的。高鑫教授认为:“伦理剧是一种以反映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为其主要内容的通俗剧,它构成了通俗剧创作的主要形态,或者说,以反映社会道德、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电视剧,主要采用的是通俗剧的形式,主要以家庭伦理道德为其中心内容,因而具有较强的时俗性和大众性。伦理道德几乎是人人都遇到的课题,因此,由它们构成的故事,最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和认同。”[22]曾庆瑞、郝蓉在《通俗电视剧艺术论》一书中指出,家庭伦理剧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为题材的通俗剧。这类题材的通俗剧往往以广阔的社会为背景,将家中发生的事件,如爱情、婚姻、婚外恋、多角恋、偷情、家庭解体、妇女独立、老人和儿童等等社会伦理道德问题,搬上屏幕,引起人们思考,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23] 。郑淑梅关注的是家庭伦理剧的时代因素,“家庭伦理剧是以日常的、家庭世俗生活本身为表述对象,剧情围绕柴米油盐、家长里短、情爱纠葛、世俗悲欢展开,侧重描摹人世间的饮食男女的种种情态。主题紧扣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理念的改变,以此展开对家庭的,伦理的和情感生活的表现和思考”[24]。胡丹认为:“家庭伦理电视剧指的是以社会道德为题材,以人伦情感为主线,以家庭成员的情感纠葛、百姓的日常生活矛盾为内容,表现一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的主题类型电视剧。”[25]

吕乐平教授的叙事性定义:“以家庭为主要叙事场景,以家庭成员之间、亲属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纠葛为主要表现内容,以揭示相关人物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的道德境界、文化价值观念为审美旨归的电视剧作品。”[26]

本书对家庭伦理电视剧的界定是:讲述现代普通家庭日常生活的故事,表现家庭成员及亲属之间的情感纠葛,揭示伦理道德观念的电视剧作品。这类作品常常围绕家庭或家庭成员的遭际、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展开,最终依靠人伦亲情、爱与责任来化解矛盾、抵御灾难和不幸。与之相近、经常被混称的还有两个类型的作品,一是家族剧,常常是关于一个家族的历史,或几个家族的恩怨纠葛。这些家族或高官鸿儒,或富商巨贾,远非普通人家可比,因此不涵盖在家庭伦理电视剧中。二是描写现代都市男女情感纠葛的,或可称其为青春偶像剧,或都市情感剧,因其基本不涉及或很少涉及其他家庭成员,因此也不在本书的研究范围内。

当然,将影视作品按类型划分也是为了研究的便利,划分并非绝对的,因此会看到同一部作品在不同学者和专家那里,被划归为不同类型的情况,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个人的侧重点不同。

对于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发展时期,我们主张1979~1989年为发生期,1990~2003年为发展期,2004年至今为繁荣期。

第一,本书认定我国最早的家庭伦理电视剧是1979年湖南电视台录制的《爸爸病危》,讲的是子女们争夺老人财产的故事。因此,家庭伦理电视剧的起点为1979年。

第二,以1990年即《渴望》的播出作为一个分界点,这应该是大多数研究者认同的。从篇幅上看,此前的家庭伦理电视剧还处于尝试阶段,数量较少,篇幅短小,大多属于短剧,直到1988年9集的《家教》和12集的《篱笆、女人和狗》开始向长篇过渡。《渴望》掀起了家庭伦理电视剧的热潮,此后家庭伦理电视剧一直是收视率相对稳定的类型。

第三,选择2004年作为第二个分界点,是因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04年宣布限止令,不准涉案剧在黄金档播出,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严格控制涉案剧的准许量。于是大量家庭伦理电视剧被紧急立项,数量激增,客观上促进了此类电视剧的发展与繁荣。

一 发生期(1979~1989年)

1979年湖南电视台录制的《爸爸病危》是一部电视短剧,是我国最早的家庭伦理电视剧。其时,刚刚走出“文革”十年的停滞期,人们对电视剧这种新的艺术形式也还在探索阶段。在《爸爸病危》受到广泛关注后,20世纪80年代有一批家庭伦理电视剧播出,如1980年的《能媳妇》,1981年的《水乡一家人》、《山道弯弯》和《家事》,1982年的《家风》和《继母》,1986年的《大年初一》和《继父》等电视短剧和单本剧。

1988年的《家教》是9集的连续剧,这是较早的长篇连续剧,也是我国第一部使用多机切换、同期声拍摄的长篇连续剧,获第九届“飞天奖”连续剧二等奖。描写的是上海某医院院长也是著名外科医生倪维宇和他的几个子女的故事。剧中的倪院长思想守旧,强势地干预子女的婚姻与恋爱。只有小女儿敢于反抗,与自己所爱之人结了婚。通过两代人、五对夫妇在家庭、恋爱、婚姻方面的问题,反映了都市当中的普通市民,在改革浪潮的席卷下,其家庭生活与人际关系都在发生着变化。

总体来看20世纪80年代家庭伦理电视剧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篇幅短小,以短篇和单本剧为主,最长的也只有12集。线索简单,叙事紧凑。第二,尚未摆脱戏剧的影响,情节起伏跌宕,矛盾冲突明显。第三,内容上注重表现个人或家庭在社会发展与时代变化中的困惑与困境。主要有两个明显的倾向,其一,表现金钱、利益考验下的伦理亲情,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这个特点还是很明显的,如《爸爸病危》《大年初一》《水乡一家人》等。《大年初一》中老程头在外干活赚了钱,想着回家欢欢喜喜过个年,没想到子女们惦记的是他的钱,连老伴儿手上的金戒指儿媳妇都想撸走。电视剧所反映的正是中国社会的缩影。当时的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人们从物资极度匮乏的状态中走出来,开始有了财富的积累,对金钱与物质的欲望前所未有地强烈。亲情与伦理道德都面临着金钱的考验。其二,这一时期的电视剧注重表现新旧观念、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毫无疑问,这也是时代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使中国传统观念受到强烈冲击,思想、道德以及价值观的矛盾随处都能够感受到。家庭伦理电视剧中往往是以子女与老人的矛盾来代表新旧观念的冲突,或者表现主人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如《家风》《继母》《家教》《篱笆、女人和狗》《山道弯弯》等。《家风》讲述的是工程师的女儿张旭(顾艳饰),顶住家庭和舆论压力,与水泥工刘海泉结合。刘海泉家徒四壁,父母早逝,上有祖母,下有四个弟弟妹妹。张旭来到刘家后,为了给二弟结婚、三弟上学筹备费用,带头过苦日子,与全家人约法三章,省吃俭用,树立新的家风。虽然遭到误解和怀疑,最后还是凭借自己的付出与努力,赢得全家人的尊重。《篱笆、女人和狗》与后面两部《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一起被称为“农村三部曲”,更是农村女性的三部曲。讲述的是偏远农村葛家老汉葛茂源和四个儿子婚姻家庭的故事。四兄弟的四个媳妇分别代表了中国农村妇女的四种类型:满脑子陈腐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勤劳质朴的大儿媳妇;能说会道、自私又狡猾的二儿媳妇;老四没过门的媳妇是典型的受过教育、有女性意识的新女性;主人公三媳妇枣花(吴玉华饰)善良、隐忍,但也是愚昧和怯弱的。母亲的包办婚姻使枣花与心上人分开,嫁给了铜锁。不幸婚姻终于使她有了反抗的决心,提出离婚。第二部中茂源老汉、枣花等的命运在大环境的变革中也在发生着转变。枣花在公公的支持下终于决心走出不幸的婚姻,但爱情与生活并不像她憧憬的那样美好。直到第三部,茂源老汉终于拦住了枣花二姨坐的车,没有让她走上枣花娘的老路。几个儿女也都在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和思想。该剧展示了农村在变革中的变化,农民在逐步认识自己、改变自己。

二 发展期(1990~2003年)

1990年《渴望》播出,这是第一部长篇家庭伦理电视剧,也是第一部室内剧。塑造了主人公刘慧芳这一形象。人如其名,这是一个温柔善良、端庄贤惠的女性。她处处为亲人朋友着想,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虽然这部电视剧还带有对“文革”的反思特点,也反映了知识分子在“文革”中的遭遇与困境,但是由于故事以刘慧芳和王沪生的感情纠葛展开,所以人们把此剧作为家庭伦理电视剧的代表。故事讲述的是“文革”中,青年工人刘慧芳同情下放的大学生徒弟王沪生,并力所能及地保护和照顾他,王沪生越来越依赖慧芳并开始追求她。邻居兼工厂车间主任宋大成喜欢慧芳,一直照顾着刘家的生活,因此深得刘大妈欢心。沪生母亲去世,姐姐王亚茹虽然不赞成弟弟跟女工谈恋爱,但还是在离京之前,托慧芳照顾弟弟,最终慧芳与沪生组成家庭。“文革”结束,王沪生被分配到科研单位,两人生活中的种种矛盾逐渐显露,距离也越来越明显,小芳只是一个导火索。王沪生骨子里跟姐姐一样,看不起仅有初中文化、工人出身的刘慧芳。对曾经离他而去的肖竹心却始终无法忘怀,甚至重燃爱火。罗冈得知小芳竟然是自己与王亚茹的女儿后,对刘慧芳产生了复杂的感情。

《渴望》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收视率上,还表现在人们对人物、剧情以及道德、善恶的热议。由于该剧几乎是泾渭分明地塑造角色,因此观众对扮演刘慧芳的演员张凯丽的喜爱与对王沪生的扮演者孙松的厌恶形成鲜明的对比。“电视剧多方面地展示其崇高的心灵境界。她对母亲的孝敬、对妹妹的爱护、对宋大成的友爱、 对王沪生一家的雪中送炭,特别是对小芳的无私的爱,通过她所特有的温柔、体贴、忍让和坚毅的个性表现出来,而显得分外动人 。比起王沪生的自私、冷漠和王亚茹的乖戾、专横和不道德来,刘慧芳的品格、情操和个性确实是光彩夺目的。”[27]

刘慧芳成为人们喜爱和赞美的对象甚至是男性的择偶标准,同时也引起学者专家的忧虑,牛海玲认为:“全剧充斥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妇女观……刘慧芳是个善良 、纯朴的女性,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她有她的优点:孝敬老人 、爱孩子,尤其是能关心别人的孩子,她顺从一切人,能宽容一切对她不满的人,宁肯时时压抑自己……但是不得不承认,她的这些长处只能概括为‘为人好’三个字。作为一个人,她却没有支柱,没有主心骨,也就是说,她没有事业和事业心,她缺少积极向上的活力和独立性。同王亚茹相比,她缺少的是一个人所应有的根本的东西。”[28]的确,从刘慧芳身上,人们看到的是端庄贤惠、任劳任怨,是善良隐忍、处处为别人着想,但是我们很难看到她的自我意识。同意嫁宋大成是因为大成喜欢她,母亲喜欢大成,嫁王沪生是因为沪生需要她。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女性形象外,《渴望》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也引发人们的思考。王家在“文革”中是受害者,父亲王子涛是“反动学术权威”,他“里通外国”,被关进牛棚;母亲体弱多病,在愤懑中离世;王家姐弟作为“黑五类”也要接受革命群众的监督和劳动教育。与其他以“文革”为背景的文艺作品不同的是,王家姐弟是作为反面人物被塑造的,自私、冷酷,从心底里看不起工人出身的刘慧芳。王亚茹还千方百计干涉弟弟的婚姻,王沪生就是现代“陈世美”。父亲王子涛倒是正直的,但他的形象单薄、苍白无力。高高在上的做派使得其对子女的行为思想没有起到引导教育的作用。另一个知识分子形象罗冈,也是飘忽不定、令人难以捉摸的。对恋人、对女儿都没有尽到责任,编导给他找的借口是不想连累王亚茹,但两人已经打报告要结婚,这个关系还能抹掉吗?总体来看,剧中的知识分子不是可爱可敬的,而是可憎可厌的反面角色。不难看出,此剧已经是对精英以及精英文化的颠覆与解构,看似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却是冷酷自私的,逆境下怨天尤人、自暴自弃,顺境中又背信弃义。自视高贵的王家姐弟,却要依靠他们从骨子里看不起的、工人出身的刘慧芳来拯救。刘慧芳、宋大成这样的普通工人才是作者着力塑造的道德楷模。这样的人物和情节设置虽然有许多矛盾之处,却是大众文化崭露头角的表现,收视率及关注度都表明这是大众文化的一次胜利。

《渴望》掀起了家庭伦理电视剧的热潮,在此之后产生了一大批家庭伦理电视剧,如《黑槐树》《大雪小雪又一年》《孽债》《咱爸咱妈》《若男和她的儿女们》《午夜有轨电车》《儿女情长》等。

《孽债》讲述的是五个孩子从西双版纳来到上海,寻找自己亲生父母的故事。他们的父母都是当年的上海知青,“文革”后抛下配偶和孩子返城了。但是,该剧一味强调“孽债”是时代和政治的原因,而对个人道德却未予谴责和追究。子女的到来,之所以会给父母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是因为他们的父亲或母亲都选择向现在的配偶隐瞒了自己的婚史或有孩子的事实。同为知青的永辉父母不仅为了回城离婚,而且把孩子送了人,还收了钱。如果孩子不找来,他们就会永远把自己这段记忆抹掉,连同被自己抛弃的配偶和子女一道,永远抹去。这样的人与事无论从人性还是道德上看,都是应该谴责和批判的。一味把问题推给政治、推给时代是不应该的。

1998年《牵手》播出,讲的是夏晓雪(蒋雯丽饰)和夏晓冰(何琳饰)姐妹的婚姻和情感历程。夏晓雪本是一位知识女性,婚后主动承担带孩子的任务及全部的家务,全力支持丈夫软件工程师钟锐(吴若甫饰)的事业。钟锐一心忙自己的工作,却觉得妻子越来越俗气,两个人的婚姻出现危机。在工作上遇到困难的钟锐辞职,并与支持他的公司新来的女大学生王纯(俞飞鸿饰)相爱,要与晓雪离婚。这是较早塑造“第三者”形象的电视剧。其实《渴望》中也有婚外恋的苗头,王沪生虽然已经与刘慧芳结了婚,但当肖竹心出现时他还是旧情复燃了。在剧中肖竹心只是帮王沪生翻译资料,特别是当竹心见到慧芳后,更是主动离开了王沪生。虽然竹心的行为可以用“发乎情止乎礼”来形容,但当年敏感的观众还是很讨厌这个角色。与肖竹心相比,王纯确确实实是个“第三者”,她不仅爱上了钟锐,还怀上了钟锐的孩子。她并没有告诉钟锐,而悄悄把孩子打掉。当王纯得知钟锐的妻子是好友夏晓冰的姐姐后,开始思考两个人的关系,最后选择了离开。主动斩断情丝,默默离开,这也是早期电视剧中“第三者”相似的处理方式。这类形象的出现,是当时社会现象在影视剧中的反映。随着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发生飞速和巨大的变革,长期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中国人开始追求精神生活,注重婚姻的质量。物质生活逐步改善,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人们的欲望也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不断膨胀。一时间,离婚率上升,养“小三”、包“二奶”的现象屡见不鲜,婚姻家庭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因此,“第三者”的形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剧中,如《来来往往》《罪证》《危险真情》等。

1999年播出的《一年又一年》是一部特别的电视剧,为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和改革开放20周年而拍摄。采用编年体的形式,以年为单位,从1978年到1998年,一年一集,描写了中国改革开放20年的沧桑巨变,也讲述了每一年国家发生的大事。但由于该剧是通过林、陈两家几个子女20年中的命运以及情感经历来叙事的,所以也可以算作家庭伦理电视剧。林家老爷子是高干,全家都受过高等教育。儿子林一达(李鸣饰)代表了具有官商身份的先富起来的一类人。下乡时与在食堂工作的朱群英(沈丹萍饰)结婚,林家老太太对这个儿媳妇非常不满。林平平(原华)则代表了不惜舍弃感情与家庭,拼命想要留学,最终迷失在出国潮中的人们。陈家是普通工人家庭,大女儿、女婿也是工人,代表经历了下岗再创业和辞职下海的人们。儿子和二女儿都考上大学,儿子陈焕(许亚军饰)是77级大学生,学的是政治经济学,他对国家形势与时事的思考与分析被赋予一种特别的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剧中林、陈两家子女的情感与婚姻结局。陈焕与林平平青梅竹马,因为家庭差距大,陈焕一直没有勇气表白。后来他们组成了家庭,两年后平平出国,让陈焕也跟她出去,而且目标是拿到绿卡,不再回国,陈焕不同意,最后他们还是离婚了。林一达与插队时的农村姑娘群英结婚,并把她带回北京。孩子的出生和时间的推移并没有缩短两人的距离,反而使他们越走越远。只有同样是工人出身的陈青(刘莉莉饰)和何大海(刘威饰)始终患难与共。让人不能不想到在婚姻中除了感情,门当户对也是至关重要的。群英在林家一直是自卑的、谨小慎微的,总是想知道自己哪里让婆家不满意,努力做个好儿媳妇和好媳妇。但是用她的话说,“我怎么改也改不了自己的身份地位”[29],身份的鸿沟始终难以跨越。就群英这一人物来看,她的性格特征在前半部不够明晰,后面的成长与自我意识的觉醒就显得牵强和生硬。后来她每次见到一达都似乎是充满仇恨与厌恶,相比之下,林一达几次去饭店看群英,倒显得更有情有义。

2000 年播出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又是一部广受好评的家庭伦理电视剧。该剧讲了嘴特别贫的张大民(梁冠华饰)一家在非常狭小、逼仄的居住环境中,积极乐观地努力生活的故事。凭着一张贫嘴娶到了漂亮老婆云芳(朱媛媛饰),有时幽默风趣、苦中作乐,有时庸俗可气、自私自利。“张大民及其一家的日常生活得到了真实、生动、细腻的表现。作者敏锐地抓住了北京普通市民最容易理解和认同的现实生活环境的逼仄,来写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幸福与辛酸,他们的艰难与容易满足,他们由于性格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的生活态度。”[30]

与其说《渴望》是平民化叙事的尝试,是大众文化的初步胜利,不如说是精英叙事与平民叙事的结合,因为刘慧芳和宋大成虽是平民,却是道德上的楷模与精英。《一年又一年》则是宏大叙事与平民视角的结合。一方面,描写了普通北京市民20年中的巨大变化;另一方面,也是在写中国的国家大事,表现了改革开放20年中的重大事件和变化。每一集中还穿插多次广播或电视新闻,林家老爷子官至司长,与学者陈焕都在思考国家大事,更是起到解释国家政策的作用。到《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就已经是纯粹的平民叙事,不仅讲述的是普通市民的故事,而且采用的是真正的平民视角。这样的作品一定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得到观众的喜爱。虽然它写的是北京的人和事,但在全国各地都掀起播放热潮,小说原著也随之销售一空。“据北京电视台提供的数据,《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收视率已达到70%。而且,包括北京在内,全国很多地方电视台都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播了这部电视剧。”[31]

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描写普通民众、底层人们的很多,但真正称得上平民叙事的,此前并不是很多。“作为一种叙事策略,平民叙事不仅仅意味着创作者要以平民为表现对象,以百姓生活为表现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平民的立场上,以平等的态度观照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概括起来,平民叙事也即平民情怀的真诚展现。事实上,当前一些号称为‘平民叙事’的电视剧,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平民叙事’意识。它们仅仅把平民百姓当作刻画对象,潜意识里却把平民百姓作为嘲笑和讽刺的靶子,实质上是贵族立场和经典叙事的一种变异,充其量只是‘伪平民叙事’……这种‘伪平民叙事’,虽然能够赢得一定的观众,但其潜在的‘硬伤’终会影响电视剧的艺术品质和社会品格。”[32] 2002年的《空镜子》、2004年的《浪漫的事》等也是深受观众喜爱的典型的平民叙事作品。

这一时期的家庭伦理电视剧总体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体裁上已经从短剧、单本剧发展到中篇、长篇电视连续剧,类型特点日渐稳定;第二,人物和线索众多,叙事更为复杂;第三,在内容上,从时代对家庭与个人命运的影响,过渡到家庭内部,关注家庭或个人所遭遇的变故、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个人的情感与婚恋等。“从过去对‘国’的忠诚极大地转变为对‘家’的热忱,从前的‘大家’集体重心转移到‘小家’的个体重心。”[33]但是依然可以看到作者通过家庭这个社会细胞,来表现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变化对个人情感和家庭关系的巨大影响。

三 繁荣期(2004年至今)

2004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发《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净化荧屏,把涉案题材的警匪剧的负面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要求所有电视台的所有频道(包括上星频道和非上星频道)正在播出和准备播出的涉案题材影视作品,以及用真实再现手法表现案件的纪实电视专题节目,均要安排在每晚23:00以后播放,要求各省级电视剧审查机构要加强审查把关,并且对涉案题材的影视作品的播出数量要大幅度削减。进一步引导创作方向和创作重点,“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根据《中国广播影视文艺状况调研报告》专项调查数据,广电总局已经确立了电视剧未来拍摄的重点,提出发挥电视艺术配合我党我国重要政治活动和重大纪念日的作用,力求推出一批高水平的文献理论片、电视连续剧;提倡进一步抓好有关普通人生活方面的影视剧,关注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百姓所关心的问题,学习韩剧中的亲情伦理剧,多拍投资少、效果好、联系实际、反映民生、富有感染力的电视剧目”[34]

在政策的强制和引导之下,2004年家庭伦理电视剧数量激增,客观上促进了家庭伦理电视剧的繁荣。在一次电视节目交易会上,家庭伦理电视剧的交易份额占17.04%[35],是销量第一的类型,业内称2004年为“家庭伦理剧年”。《大姐》《母亲》《婆婆》《浪漫的事》《当家的女人》《妻子》《空房子》《走过幸福》《家变》《香樟树》《我的兄弟姐妹》《离婚女人》等都在这一年播出。在随后的几年里,家庭伦理电视剧也在荧屏上占有很高的比例。

在这一大拨家庭伦理剧中,影响较大的是《中国式离婚》。小学教师林小枫(蒋雯丽饰)对自己的丈夫、肝胆外科医生宋建平(陈道明饰)安于现状很不满,极力促成宋跳槽到外资医院,当丈夫事业有成后,她却极度没有安全感,猜忌、不择手段调查、歇斯底里。宋极力想摆脱妻子,不惜让兄弟在网上勾引林,然后取证,逼林小枫离婚。剧中的几对夫妻都存在情感背叛的现象,不管是“身体的背叛”“心的背叛”,还是“身心的背叛”,青年和中年三对夫妻最终的结局都是离婚。最让观众意外的是林小枫父亲也曾背叛过,林母不但原谅了丈夫,而且收养了丈夫的私生女,也就是林小枫。不能不让人感慨,婚姻的维系是要靠女人的隐忍和牺牲来换取的。用林母的话说,“在家庭感情的问题上不能太认真了, 厚道点、宽容点、糊涂点”,一语道出很多家庭发生过背叛却能维系的原因。同时也“生动地诠释了一个受过传统婚姻文化熏陶的女人, 面对不忠的丈夫是何等的容忍和克制, 她们永远是婚姻虔诚的信徒, 却不计个人的人格尊严与感受。林母式的传统女性以她们的婚姻实践, 诠释了她们的人生信条和恪守的婚姻理念:女人应该包容婚姻, 尽管它有瑕疵;女人应该谅解男人, 尽管他有不轨。因为女人的全部属于男人, 包括她的身体和精神”[36]

2007年,《金婚》再一次掀起收视高潮。该剧采用的是编年体的叙事方式,每年一集,讲述了工厂技术员佟志(张国立饰)和小学教师文丽(蒋雯丽饰)50年的婚姻生活。从相识相爱、新婚宴尔,到中年危机,再到老年的艰辛,平凡琐碎却真实得如同千家万户的生活。许许多多普通夫妻都经历过的新婚的磨合、婆媳矛盾、亲子关系、子女教育等问题都在剧中被真实而细腻地刻画出来,因此得到观众的认同与喜爱。“《金婚》的收视和口碑让人眼红,成为今年南北通吃,打破电视剧‘北火南不火魔咒’的大戏。在北京开播以来,第一集的收视率就达到了9个百分点,之后一度达到了13.77个百分点,创下了今年以来电视剧单集收视率的最高值。”[37]关于“婚外情”“精神出轨”等问题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同年的《双面胶》是一部特别的作品,改编自六六的小说。上海姑娘胡丽娟(海青饰)不顾父母的反对,与来自东北农村的李亚平(涂松岩饰)结婚。婚后两人的生活温馨幸福,但是公公婆婆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平静生活,特别是婆婆(李明启饰)对待儿子与媳妇的双重标准使矛盾冲突不断升级。电视剧虽然没有小说那样灰暗,但依然让观众唏嘘不已,丽娟妈(潘虹饰)中风卧床,抢夺孩子、倒奶、亚平差点掐死丽娟……结尾,虽然婆婆弥留之际拉起两人的手,但是这对经历过“你死我活”斗争的夫妻还能走到一起吗?

写婆媳矛盾是家庭伦理电视剧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的婆媳矛盾表现为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突,《双面胶》的不同之处是剧中所有人都是自私的,而公婆甚至是恶毒的,家庭矛盾也就成了敌我矛盾。此剧播出后,亚平受到女性观众的谴责与声讨。的确,他是一个好儿子,却不是一个好丈夫,在家庭生活中,并未起到“双面胶”的作用,只是一味地哄妈妈开心,懂得妈妈的不容易,却完全忽视妻子的感受,特别是在妈妈刻薄地对待自己的妻子时,他这个做丈夫的,没有为妻子说一句公道话,也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部作品让年轻的女性观众对婚姻及婆婆产生恐惧。

2009年《锅居》再次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引发一系列热议。姐姐海萍(海青饰)为房而奋斗的经历,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妹妹海藻(李念饰)成了市长秘书宋思明(张嘉译饰)的情人。海藻成为“小三”的代名词,她与宋思明的结局也让人唏嘘不已。在这部家庭伦理电视剧中,包含了当今社会的很多热点问题:“房奴”、“二奶”、非法强拆、腐败,等等。因此掀起又一次收视热潮,“该剧在非卫星频道例如上海电视剧频道首播时,峰值收视率达到了9%”[38]

2010年《媳妇的美好时代》不仅在国内热播,而且走出国门,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讲述的是摄影师余味(黄海波饰)与女护士毛豆豆(海清)相亲时几经波折,最终相爱、结婚。但是余家父母离异后又各自成家,两个婆婆见面就打,还有个古怪的小姑子,情况复杂。善良乖巧的豆豆周旋于婆家娘家、两个婆婆之间。幸好余味总是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能够在妈妈、媳妇、妹妹面前巧妙地化解矛盾,堪称夹板中的男人的样板。

综观繁荣期的电视剧,大致呈现以下特点:第一,继续平民叙事的路线,注重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第二,延伸到婆媳矛盾、养老、育儿、子女教育等方方面面,“对现代家庭人物关系、婚姻情感层次质量的细致表现与深度开掘程度是90年代同类作品无法达到的”[39];第三,形式更加多样,有悲剧、正剧,也有喜剧,让观众在笑与泪中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情感。


[1] 冯温玉:《中国电视剧发展简述》,《 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2] 仲呈祥、陈友军:《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第2页。

[3] 壮春雨:《关于中国电视剧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8年第2期。关于这个数字,还有200余部之说。

[4] 程暐:《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分期及特征》,《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5] 仲呈祥主编《中国电视剧艺术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第42~43页。

[6] 壮春雨:《关于中国电视剧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8年第2期。

[7] 弘石:《1978—1989:中国电视剧的历史描述》,《艺术广角》1998年第4期。

[8]一些资料写作《三家亲》,但较早的资料如前文提到的壮春雨、弘石等文为《三亲家》,参考许欢子《电视剧散谈》(中央电视台供稿),以及该剧改编自同名锡剧的记载,本书采用《三亲家》。

[9] 壮春雨:《关于中国电视剧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8年第2期。

[10] 仲呈祥主编《中国电视剧艺术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第45页。

[11] 仲呈祥:《〈有一个青年〉评析》,《中国电视》1993年第4期。

[12] 程暐:《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分期及特征》,《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3] 弘石:《1978—1989:中国电视剧的历史描述》,《艺术广角》1998年第4期。

[14] 尹鸿:《意义、生产与消费——当代中国电视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现代传播》2001年第4期。

[15] 仲呈祥主编《中国电视剧艺术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第50页。

[16] 张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发展分期综述及批评》,《编辑之友》2012年第2期。

[17] 张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发展分期综述及批评》,《编辑之友》2012年第2期。

[18] 仲呈祥主编《中国电视剧艺术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第53页。

[19] 仲呈祥主编《中国电视剧艺术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第51页。

[20] 万江:《IP电影热潮下的冷思考》,《当代文坛》2016年第5期。

[21] 金丹元、沙启泓:《国产电视剧“IP 热”及其弊端与拓展之思考》,《美育学刊》2016年第3期。

[22] 高鑫:《电视艺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第291页。

[23] 曾庆瑞、郝蓉:《通俗电视剧艺术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第142~143页。

[24] 郑淑梅:《中国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作家出版社,2004,第210页。

[25] 胡丹:《新时期家庭伦理剧的历史和发展》,《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8期。

[26] 吕乐平:《中国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的叙事艺术》,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第1页。

[27] 戴翊、王淑珍:《电视剧〈渴望〉的得失》,《社会科学》1991年第 4期。

[28] 牛海玲:《谈电视剧〈渴望〉的妇女观》,《南方文坛》1991年第1期。

[29] 电视剧《一年又一年》第12集。

[30] 解玺璋:《张大民:群体精神的历史演化——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文化评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31] 解玺璋:《张大民:群体精神的历史演化——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文化评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32] 张国涛、毕静洁:《“平民叙事”与“人性关怀”——评析电视剧〈浪漫的事〉的叙事策略与文化诉求》,《当代电视》2004年第7期。

[33] 戴清:《家的影像:中国电视剧家庭伦理叙事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第22页。

[34] 李春利:《涉案剧被“请”出黄金档之后》,《光明日报》2004年5月13日,第B1版。

[35]李春利、宋慧敏:《家庭伦理剧为何火爆》,《光明日报》2004年10月26日,第 T00 版。

[36] 张学见:《从〈中国式离婚〉看当代中国女性婚姻观念的变迁》,《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7] 搜狐新闻,2007年10月12日,http://news.sohu.com/20071012/n252608248.shtml。

[38] 游宇:《守望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有感于电视剧〈蜗居〉的热播》,《中国电视》2010年第7期。

[39] 戴清:《家的影像——中国电视剧家庭伦理剧叙事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第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