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19)
- 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研究院
- 3124字
- 2020-08-29 04:29:01
五、当前稳投资需把握好四个关系
当前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中央提出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等“六稳”工作,其主要目的就是要稳经济增长,其中稳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措施。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稳投资关键在“稳”上。要正确处理好稳投资与转方式、去杠杆、房地产调控以及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关系,不能搞一哄而上,大水漫灌,要防止出现重复建设、产能过剩,也要防止杠杆水平进一步上升,增加地方债务和金融风险。稳投资要有重点、有针对性,精准投资,要把握节奏,量力而行,从长计议,不能让稳投资变成新一轮的大规模投资刺激,再回到过去那种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的老路上。
(一)处理好稳投资和转方式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投资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但是,这种过度依赖投资的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依靠大量投资支撑的经济增长,很容易造成需求不足、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或中速增长的时候,投资增长率会出现一个较大幅度的回落,投资增速一般会从两位数跌落到一位数。如果在投资已经相对饱和、产能已经过剩的情况下,盲目增加投资就会出现资源浪费和更严重的产能过剩等问题,延缓经济转型的时间和过程。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实现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降低经济增长对投资的过度依赖,用科技创新替代大规模投资,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不仅表现为总量的扩张,更体现为经济结构的优化,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补齐经济发展的短板同样离不开投资。投资不仅是稳增长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基础。投资结构影响甚至决定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投资结构优化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经济结构的基本动力和有效手段。尽管现阶段我国出现了投资增速下降趋势,但继续保持相对较快增长的可能性较大。经济结构升级和城镇化带来的高端制造、信息技术、消费升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和治理等投资需求,有利于投资继续相对较快增长。稳投资必须要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应在科技创新领域和经济发展的短板方面,坚决不能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防止再次出现更严重的产生过剩。
(二)处理好稳投资和去杠杆的关系
稳投资首先要有资可投,必须要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稳投资的资金来源无非是财政或金融。由于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较重,主要的资金来源可能还是金融。然而,自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杠杆率水平不断升高,不论是地方政府的杠杆率,还是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杠杆率都已经处在比较高的水平。稳投资不能影响稳金融的工作。去杠杆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但去杠杆也不能操之过急,不可能一蹴而就,否则很容易引发更大的风险。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去杠杆、严监管、稳金融的大方向不能变,另一方面,也必须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应在不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前提下,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补短板重大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结合各自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加大相关支持力度。
稳投资同样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高效和稳定的资本市场是稳投资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也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为此,要继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通过债权、股权、股债结合、基金等多种形式,积极为补短板重大项目提供融资。加快科创板注册制的研究和出台,统筹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等各层次股权市场定位分工,让更多的项目和企业能到资本市场上融资。重视私募股权基金的战略作用,加快发展产业引导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为产业升级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PPP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项目的整体成本,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投资的效益,而且不会增加财政和金融系统的风险。在当前稳增长的大背景下,PPP模式可以成为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的抓手。在认真总结前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大PPP模式的推广力度,对于扩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率,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三)处理好稳投资和房地产调控的关系
房地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一直稳定在20%左右,在民间资本的投资中占比更高。房地产投资具有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特点,除了商品房对居民消费的直接拉动外,房地产还通过对其他行业的辐射,直接、间接带动上下游100多个行业发展,大到钢铁、水泥、家电等,小到五金、灯具、窗帘等,有力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房地产投资低迷将直接导致其对上下游行业产品需求的回落,钢铁、水泥、装修、家电等行业的需求可能因此下降,并进一步引起行业投资增速的下降。因此,稳投资的一个重点是要稳定房地产投资。要坚持房地产分类调控的原则,提高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对供不应求的城市适当增加供给,吸引各类资本加大房地产投资。
稳投资可能会形成房价上涨的预期。房价上涨过快将会使多年的房地产调控成果功亏一篑,而如果房价出现较大下跌,也不利于稳增长和稳投资。因此,稳投资也必须要稳房价,保持房价基本稳定。在当前经济明显下行的背景下,要增加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又要坚持房地产调控目标这一双重目标,必须从需求端和供给端两个方面发力。从需求端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目前改善型住房需求不断上升,但是房地产调控政策又严控二套房买卖,这使得改善型需求无法有效释放。为此,要在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同时,实施分类实策,进一步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序释放改善型需求,这将有利于房地产去库存,也将有利于增强开发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从供给端看,要适当增加房地产上涨较快地区的土地供应、改善用地供应结构、加大力度督促闲置土地的开发,从而在增加房地产投资的同时,改善市场预期,有效抑制房价上涨。
(四)处理好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关系
稳投资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莫过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投资的力度。但现实情况是,虽然中央财政还有回旋余地,但地方财政的空间已十分有限。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凸显,已成为危及我国金融安全的重大隐患。我国的财政政策取向已经开始强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加快地方政府去杠杆,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由于政府投资的低效性,大规模财政投资刺激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而导致的财政风险隐患却明显加大。在去杠杆和防风险的政策背景下,政府直接投资和以政府信用撬动投资的能力已经受到制约。实际上,政府投资的重点应是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项目,以补充市场机制的不足,而一般性的、市场化投资项目应由民间资本来投。如果政府投资过大,将会对民间投资形成挤出效应。
改革开放四十年,民间投资在繁荣市场、满足人民需求、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与政府投资相比,民间投资的嗅觉更加灵敏,市场化程度更高、投资效率也更高。在稳投资中,政府投资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民间投资也不可或缺。民间投资不足将使稳投资效果大打折扣。为此,要积极营造一视同仁的市场环境,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拓宽民间投资空间。应逐步放开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准入,在信息技术服务、金融、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服务业,全方位放开市场准入,引导支持民间资本进入,以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主体来激发市场活力。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限时完成生产经营类、公益类事业单位的整建制或部分转制改企工作。要深入推进民营企业减税降费行动,切实降低民营企业投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