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时代公共政策评估的变革:理论、方法与实践
- 王建冬 易成岐 童楠楠
- 2497字
- 2020-08-29 04:15:04
前言
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又一次飞跃。随着A+B+C+D(即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大数据Big Data)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和人类生产生活深度交汇融合,全球数据已呈现爆发增长、海量积聚的特点,这不仅深刻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重塑了国家治理的生态环境。2017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可以说,当前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全面提高政府政策研究、制定、执行效率,已经成为推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牛鼻子”。
大数据赋予了人类对数据认知的创新能力,也进一步打开了人类在数据利用方面的想象空间,加速了政府决策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正如联合国发布的《用大数据推动发展:挑战与机遇》白皮书指出的那样:“大数据为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政府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通过利用海量数据资源,实时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趋势,能够协助政府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运行。”在数据成为重要战略资源的背景下,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思维有效应对和解决不断变化、日益复杂的公共问题,是当代政府管理部门面临的难题。西蒙提出:“管理就是决策。”在大数据时代,政府公共决策需要从传统的依靠直觉判断和主观经验的模式向大数据驱动决策模式转变,实现政府治理的现代化,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当前,大数据对于政府公共决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首先,大数据是一种全新的公共政策研究和评估方法。大数据不仅强调数据量大,而且重视海量数据背后的价值信息。从本质上说,大数据是应对人类数据量剧增挑战而产生的一种新技术。据统计,全球约90%的数据产生于最近两年间,目前每天新增数据量达到2.5百万兆字节。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40ZB,其中文本、视频、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占比将达到75%,地球上人均数据量达5247GB,其中我国拥有数据总量在全球的占比将从当前的13%左右上升到21%,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数据增长极,中美两国的数据总量之和将超过全球的50%。巨大的数据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加强政策研究、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和行业监管的有力抓手。
其次,大数据是一种由数据驱动的新型决策机制。Gang-Hoon Kim等认为,大数据技术属于第五代决策分析技术。在大数据时代,小到商业机构的营销分析,大到公共领域的政府决策,开始越来越多地依靠数据做出。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新型决策机制,表明了大数据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公共政策的目标是改变社会行为,大数据恰恰提供了理解人们需求和偏好的工具,能够帮助政府更好理解人们对于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对立法变动的态度等。Margetts等指出,大数据使理解哪些刺激行为、什么样的环境以及哪些政策和监管的改变会更加现实、合法和有效。
最后,大数据还是一种数字时代下的新型治理模式。大数据不仅仅是政府管理的一种新手段或新工具,其将带来政府管理改革的一个全新阶段。随着大数据在政府管理和公民社会生活的深入,政府部门内部及其与公民社会的关系将被重新建构。技术、组织、关系和行为的再造呼唤全新的管理模式的出现,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就是数字时代的治理。这种治理模式不只是政府自身内部的一种数字化变革,还是一种广泛深远的社会变革和管理方式的创新。
总之,大数据很忠诚,它真实记录经济社会运行的每个细节,深藏功与名;大数据很任性,它的分析有根有据,拒绝流言蜚语;大数据很友好,它提供各种权威政策参考,让社会治理更有效。无论了解深浅、接受与否,我们已经全面进入由数据主导的全新历史阶段,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已成为公共管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原则。
大数据与政策科学理论、方法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从学术研究的范畴看,两者属于不同的学科,两者的交汇地带仍然存在诸多待开发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海量的全样本数据资源分析评估政府决策过程与决策本身的效果,尤其是为政府前瞻性预测决策、苗头性的关键问题研判做出相应支撑。同时,实现公众参与和有效决策的前提在于既能在所有关键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渠道,又能快速准确地进行信息沟通。任何时代的信息沟通都依赖于特定的信息技术,传统基于网络的电子政务实现了初步的政务信息公开,大数据的出现意味着政府政策信息的平等交流与共享。借助全样本生成能力和分析技术,大数据正在与决策制定的智能化融为一体。在政策研究中,大数据是一种促进公共政策科学、有效制定、分析和执行的方法,属于政策科学的研究范畴——促进政策过程的理性。
公共政策过程被认为是政策问题从议程设置、实施到评估反馈和修正等一系列政策循环周期的总和。针对“政策评估”这一政府公共政策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一直延续至今的传统政策评估模式,将会因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发生改变,同时其内涵也会得到进一步扩充。无论从政策科学发展的需要还是从政策评估理论指导政策评估实践的现实看,大数据与公共政策评估交叉研究的重要性都无须赘述。本书主要关注基于大数据的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方法与实践问题,属于多学科的交叉型研究。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篇(上篇)和实践篇(下篇)两部分。
理论篇分为五章,主要是对公共政策大数据评估的理论问题进行系统阐述,具体内容包括:分析大数据和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内涵与发展历程,对当前国内外公共政策大数据评估的探索进行回顾,对运用大数据开展公共政策评估的必要性、风险点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论述公共政策大数据评估的“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模型,对公共政策大数据评估的技术路径、分析方法、数据体系进行阐述。
实践篇也分为五章,主要是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数据中心自2015年以来围绕“双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数字经济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十三五”规划、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政策问题的评估实践进行了系统介绍,并从培养“循数决策”理念、建立数据归集机制、突破核心技术问题、完善配套制度体系等方面对下一步开展公共政策大数据评估提出若干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