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成功学是如何让人们失败的

以卡耐基为代表的一批成功学大师的作品曾经风靡于各大书店、音像店,泛滥于职场、培训课堂和网络论坛。但是人们慢慢地发现,所谓的成功学并没有使人们获得成功,相反使很多人更加失败了。因此,人们开始逐渐反对成功学。

易中天是最反对成功学的学者之一。马云也对成功学深恶痛绝,他说成功学听一两次可以,若听四五次,人就被荒废了。那么,成功学有哪些误区呢?

↗ 误区1:成功与失败的二元论

一些成功学对于成功的定义采取粗暴的一刀切模式,认为成功就是住别墅、开豪车、穿名牌、出入高级会所等,反之,你就是失败者。

当一个社会丧失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只有“成功”和“失败”两种价值观存在,而且对于成功有一种评判标准时,这个社会就出现了问题。有人愿意积极向上、出人头地,这无可厚非,但也要允许一些人过没有多少追求的小日子。每个人的性格、成长经历各不相同,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其实并不绝对。

↗ 误区2:成功有捷径

一些成功学鼓吹“成功有捷径”,如“3个月赚到100万元”等。如果你期望通过学几天成功学的课程、阅读几本成功学书籍,就可以“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那是有些困难的。

成功有捷径这种逻辑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将一个必要条件描述成充分条件,如“努力=成功”;或者将一个重要条件描述成必要条件,如“人生必看的几本书”。

虽然成功学近几年不如以前受欢迎,但是很多人开始迷恋“干货式学习”:干货即拿来即用、不需要对其进行任何批判的技巧、方法。“干货式学习”也是一种走捷径的方式,其迷惑性非常大。如果盲目照搬照抄别人分享的经验,可能是东施效颦,效果适得其反。

就像领教工坊创始人肖知兴所指出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其实不是“干货”,而是“湿货”,是在充分考虑了待分享经验的边界条件、背景条件和适用条件的基础上总结反思得到的东西。

↗ 误区3:别人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

大多数成功学资料都不遗余力地鼓吹成功人士的“事迹”。这其实在暗示你成功人士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但事实上,这种看法是非常荒谬的。

因为每个人的内在性格、知识结构、人生经历是不同的,每个人所处的外部环境(家庭、学校、社交圈子等)也是不同的。如果两个人出生于不同的时代,那么他们的时代背景也是有差异的,所以,你即使非常熟悉某个成功人士的事迹,依然无法复制他的成功。

前几年,互联网上流传的一个帖子指出,如果观察社会上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你会发现白手起家的人并不多。那些所谓的“能力以外的资本为零”的励志故事都只讲了部分事实:李嘉诚不会告诉你他的岳父兼舅舅是香港的钟表大王,巴菲特不会告诉你他父亲曾是美国国会财经部议员等。

由此可见,“草根”若想取得成功,需要付出比他们多10倍以上的努力。因为有些人与你并不在一个层面上竞争,可能你刚开始起跑,他们已经开车在半路上了。

↗ 误区4:幸存者偏见

在《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同预知的未来》一书中,纳西姆·塔勒布提到了一则有关希腊诗人迪亚戈拉斯的传闻。有人告诉迪亚戈拉斯,祷告能保佑水手免于溺亡。他却不理解为何有些水手做了祷告还是溺亡了。大家之所以认为祷告有保佑水手的效果,是因为那些幸存者都祷告过。但如果死去的水手也曾在遇难前祷告(这是很合理的假设),那就表示祷告完全没有用。如果每个水手都祷告,只有少数几人幸存,那么有没有祷告就无关紧要了。

这就是社会学家所说的“幸存者偏差”。塔勒布称那些没有活下来的人是“沉默的证据”,是人们看不到的结果。他们的缺席导致“某种行为有效”的错觉。行为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们极其擅长从现成的观察和经验当中学习,如流传的成功故事,却不太会注意没看到的事物,如众多隐秘的失败案例。

仅仅根据成功人士所做的分析,就会忽略了可能有许多人也运用相同的策略却仍然失败的事实。

↗ 误区5:过于强调“精神”的作用

一些成功学宣扬只要目标和计划明确,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两三年前的某个早上,曾哥在广州市天河区正佳广场附近见到一位中年男子站在马路中央的行人等候区,听着某成功学大师的录音,面对人群反复大声嚎叫:“我是最棒的,我是最棒的!”路边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只不过他们的行为没有他那么夸张而已。人们经常会夸大“精神”的作用,认为只要具备某种精神,就有了无穷之力,而往往忽略方法、策略的作用。例如,2016年中国女排获得奥运冠军时,人们都认为那是“女排精神”的胜利,主教练郎平却说,其实中国女排的成功主要依靠的并不是什么精神。“女排精神”一直存在,为什么前两届奥运会没有赢?相对于“女排精神”,笔者认为取得胜利更关键的因素是郎平选人和用人的眼光、科学的训练方法、有效的团队分工和协作、灵活的战术打法等。“精神”也很重要,但笔者认为它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 误区6:夸张、外化的表达方式

一些成功学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倡导打破陌生人隔阂。在培训课程上,导师都会要求素不相识的学员相互拥抱、相互鼓励,以他们从来没有过的方式进行沟通。在课外,执着的电话问候、拜访、倾谈和换位理解,也成为一些成功学的标准手法。毫无疑问,习惯于中国传统沟通方式的人会被成功学所震撼,平常性格越内敛、越不善于沟通的人则越容易被夸张、外化的成功学表达方式所颠覆,他们会小心翼翼地尝试成功学宣扬的表达方式,甚至从中收获从未有过的精神快感。

↗ 知识付费是新成功学吗

近两年,知识付费特别火,很多人不再读书了,而是购买、使用各种知识付费产品。互联网上曾经流传下面一个段子。

刘刚早上一睁眼,立马抓起手机,打开“得到”,倾听60秒罗胖教导。在刷牙与吃早饭时,他打开“喜马拉雅”,完成30分钟的音频学习。然后,他出门上班。在地铁上,他点开“知乎Live”,听了3个知名答主的经验分享。中午吃饭与午休的时间,他点开了“在行”,抓紧学习“如何成为写作高手”。下班路上,他打开“得到”,“在上面订阅了5个专栏。吃完饭,他上床后打开“直播”,听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如今人们陷入对成功的焦虑之中,而消除焦虑情绪,正是知识付费产品的核心卖点。因此,这些求知者鲜少对购买的知识进行分辨与求证,最后他们的脑海里留存的是知识的碎片而非认知。

笔者并不否定知识付费的价值。知识付费产品本身没有问题,关键在于购买者如何对待它。那种把获取知识简单化,并且不假思索地认为使用知识付费产品是爱学习的表现的人则是有问题的。许多人选择知识付费产品,并不是自己没有时间学习,而是不想主动学习,所以企图让别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知识讲给他听。这相当于你不想吃饭,让别人嚼碎了饭后喂给你吃。但是孔子两千年前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自我提升的核心不在于人们接收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思考把接收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知。若缺乏思考,则对知识几乎没有驾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