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社会调查故事
- 水延凯主编
- 5943字
- 2020-08-29 23:19:24
商鞅变法成功的秘诀
【故事来源】
本故事取材于《史记》和《商君书》。
关于《史记》和司马迁,本书第3页已有简介,这里不再缕述。
《商君书》,又称《商子》,原有二十九篇,现存二十六篇(其中两篇有目无文)。《商君书》内容庞杂,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法治等诸多问题,着重论述了变法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重农重战、重刑少赏、重本抑末等原则,既有宏观理论阐述,也有具体法令军规,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关于《商君书》的作者,学界颇有争议。第一种意见认为,《商君书》基本上是伪书。第二种意见认为,《商君书》的作者是商鞅。第三种意见认为,《商君书》中所述史实有些发生在商鞅死后,但书中记录了商鞅大量言行,因此,该书很可能是战国末年法家学者根据商鞅遗著与其他法家遗著合编而成的著作。
【故事概述】
商鞅画像
商鞅(约前395—前338),又称卫鞅、公孙鞅,“少好刑名之学”(《史记·商君列传》),受李悝、吴起影响很大,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卫鞅,说:“卫鞅年轻有才,可以担任国相。”又说:“主公如果不用卫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国。”魏惠王认为,公叔痤已病入膏肓,语无伦次,皆不采纳。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为恢复秦穆公霸业,颁布求贤令。这时,33岁的卫鞅便携带李悝的《法经》投奔秦国,从此踏上了变法革新之路。
四见孝公,用强国之术说服变法
初来乍到的卫鞅,要想变法,必须得到国君重用,百姓拥护,大臣支持。他走访当地百姓,拜访大夫公卿,都说景监是秦孝公的宠臣。于是,卫鞅登门拜见景监,先说了一大堆歌功颂德的话,然后毛遂自荐,说明来意:“我想仰仗景监大人引荐,向孝公说明我的主张,让秦国通过变法富强起来。”景监听了卫鞅的一番恭维,满脸微笑,谦逊地说:“身为人臣,应当为国效劳。公子博学多才,年轻有为,愿为秦国效力,实属国家之幸,百姓之福,下官如不向国君举荐,岂不埋没了人才?请公子静候佳音!”卫鞅满口称谢,起身告辞。
过了几天,孝公果然召见卫鞅。卫鞅寻思,今日相见,要说服孝公变法,并非易事,必须首先弄清楚孝公的抱负和想法。卫鞅见到孝公,就毕恭毕敬地说:“我在魏国就听说秦国国君非常圣明,今日相见,十分荣幸。国君有强国之梦,我有变法之术,愿为国君效力,不知国君圣意如何?”孝公说:“我意在富国强军,建立霸业。你闻讯而来,必是良策,不知怎样才能使秦国强盛起来,愿闻其详。”卫鞅说:“国君心怀大志,大业必成。卑人不才,曾专修治国之道,愿为国君尽微薄之力,恳请国君采用五帝之道,实行变法,则秦国富强,指日可待。”于是,卫鞅眉飞色舞,大谈五帝治国之道,可孝公常打瞌睡,没有予以理会。五日后,卫鞅第二次求见孝公。见面后,卫鞅劝孝公用夏、商、周三王之道治国强军,谈得比前次更多。然而,孝公听了并不中意,觉得不着边际,于是哈欠连天。卫鞅第三次觐见孝公,就用霸道劝说孝公。孝公觉得不错,虽然没有采用,但觉得卫鞅很高明。通过以上三次谈话,卫鞅心中有底了。不久,孝公果然第四次召见卫鞅。卫鞅侃侃而谈,大讲以霸道治国之术,孝公听得津津有味,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谈得十分投机,不知不觉在席上往前挪动膝盖,两人距离越来越近,一连交谈了好几天还不满足。卫鞅大为高兴,知道孝公赞同变法强国之术。
卫鞅深知,说服孝公,变法大计只完成了一半。接着,他用“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的历史事实说服秦国重臣支持变法,并采用“徙木立信”之法取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在此基础之上,卫鞅制定和实施了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等为主要内容的变法,逐步达到了富国强军、建立霸业的目的。
商鞅变法石刻
生著死削,强国知十三数
实行变法,首先要了解国情,而人口数目是首要的国情。在公元前300多年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要弄清全国人口数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卫鞅经常到各地巡视,同基层官吏商讨人口调查事宜。有官吏问:“大人,人口这么多,有何必要弄清楚呢?”卫鞅耐心地说:“你知道吗,朝廷要收纳税赋,要征集兵源,要派使徭役,都要看人口多少,如果连人口数都搞不清楚,怎么治理国家呢?”有官吏说:“人天天有生、有死,怎么才能调查清楚呢?”卫鞅说:“这很简单,出生的就登记造册,死亡的就注销户籍,这样不就搞清楚了吗?”有一官吏问:“调查人口数是必要的,但人口迁徙要持证明,是否多此一举?”卫鞅反问道:“如果人口任意迁徙,田地谁来耕种?到了纳税、征兵、派役时,人都走了怎么办?”听了卫鞅讲的道理,这位官吏马上说:“啊,原来如此!民众只有定居下来,安心农事,田野不荒芜,不逃避税赋,不躲避兵役和劳役,国家才能富足、强大。”卫鞅露出一丝微笑夸奖道:“你终于认识到人口调查的真谛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卫鞅为变法操劳,不知不觉度过了五个春秋。这一天,卫鞅处理完公务,难得清闲一回。幕僚甲提议:“大人,现是金秋十月,天高气爽,丹桂飘香,何不到下面走走,一来活动一下筋骨,二来了解变法进展,岂不美哉!”卫鞅答:“善,但要轻车简从,不扰百姓。”于是,他带了两个幕僚,到栎阳乡间赏秋,最后来到栎阳县府。县令听说卫鞅要了解变法情况,马上汇报当地变法进展,特别是把人口、土地数据背得滚瓜烂熟,并时不时地睃一眼卫鞅,心想这回一定能得到赏识。不料,卫鞅端起茶杯,品了一口茶,便开口道:“这茶闻起来很香,但入口细品,尚欠余味。”停了停又说:“这位大人弄清了人口、土地数量是对的。但是,作为一县之长,仅仅弄清楚人口、土地数量是不够的,要知道,国家要强大,必须知道十三种数目。”县令忙问:“哪十三数?”幕僚甲解释说:“大人说的十三种数目是:粮仓、金库的数目,壮年男子、壮年女子的数目,老人、小孩的数目,官吏、士大夫的数目,说客的数目,农民的数目,马、牛、柴草的数目。”幕僚乙接过话茬儿道:“这十三种数目,都关系到国家的发展,都涉及朝廷收纳税赋、征集兵源、派使徭役、决定战和、安排民生等重大决策。譬如说,粮食不足,百姓就要挨饿;金库空虚,国家就不得安宁;壮年男子太少,就不能征兵太多;官吏、士大夫数目太大,朝廷负担就会沉重;说客多,农民少,就不利于发展生产;马、牛、柴草的数目,既关系到百姓农业生产,更关系到国家军事建设。”最后,卫鞅说:“所以,从上到下都要弄清楚这十三种数目。只有弄清楚了这十三种数目,无论是管理地方还是治理国家,才能心中有数,通盘考虑,不会顾此失彼。否则,即使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国家也难免被削弱,甚至被分裂。”县府官吏都连连点头,县令更满面羞愧地说:“下官愚钝,听了大人们的高见,茅塞顿开,愿遵从大人教诲,为弄清十三数效力。”卫鞅巡视栎阳的消息不胫而走,于是秦国掀起了一个调查高潮,为变法打下了良好基础。
度地量力,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与人口一样,土地也是最重要的国情之一。弄清土地数量,合理利用土地,是变法革新、治理国家的基本要求。因此,卫鞅非常重视对土地资源的调查。
经过艰苦努力,全国土地调查数目出炉了,但孝公一看却颇为忧愁:有的地方,地域辽阔而人口稀少,致使土地荒芜;有的地方,地域狭窄而人口众多,致使许多百姓无以为生。这样,既浪费了土地和人力,又会引起社会动荡,该怎么办呢?孝公拿不定主意,就询问卫鞅。卫鞅看了人口、土地调查数据,沉思了一会儿,就条分缕析地说:地域狭窄而人口众多,那是人口数量超过了土地负担能力;地域辽阔而人口稀少,则是土地数量超过了人口负担能力。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国家强大。卫鞅建议:人口数量超过土地负担能力的地方,就应该致力于开垦荒地;土地数量超过人口负担能力的地方,就应该想办法招徕人口和劳力。孝公听后,豁然开朗,高兴地说:听卿一席话,解我心中愁!于是,下令各地遵照卫鞅的建议办理。这样一来,荒芜的土地有人开垦,闲散的劳力有地可耕,人尽其才,地尽其利,欣欣向荣,生机勃勃,何愁民不富呢?
孝公并不满足于民富,还要国强。他认为,国家要强,要恢复霸业,就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必须有雄厚的人力、财力、物力作为支撑。孝公深感这是一件十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于是又求教于卫鞅。卫鞅认为,强国必先强军。为此,朝廷应该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赋税兵役的征收,有一个总体的计划和安排。经查阅古籍和实地调查后,卫鞅总结出了古代国家利用土地的规则:山林占十分之一,湖泊沼泽占十分之一,河流占十分之一,城市、道路占十分之一,薄地占十分之二,良田占十分之四。还总结出了一个“以地养战”的规则:国家分配给耕地的田赋数和兵役数应该适当。例如,每个农民分得五百亩田地,国家得到的税收不足以养活一个士兵,这是因为土地不足以完成这样的任务;土地方圆百里,派出兵士一万人,人数就少于土地数。军队的规模要与土地资源相适应。这样,军队出征作战,粮食供应充足,财力保证有余;战事结束后,民众可农耕,常年有存积。这就是所谓的“任地待役之律”,即根据土地情况进行战备的规律。
通过十年变法,秦国果然富强起来,周天子派使者送祭肉给秦孝公,封他为“方伯”(诸侯首领),各诸侯国也纷纷向秦国道贺。秦孝公则兑现了求贤令中的诺言,卫鞅被封为大良造,又因战功封商於十五邑,号称商君。
【故事评析】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效果最佳、影响最大、执行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顺应历史潮流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商鞅善于社会调查。商鞅的社会调查有三个突出特点:
第一,重视深度访谈。商鞅四见孝公,一言帝道,二试王道,三说霸道。通过三次访谈,商鞅洞悉了孝公的意图和抱负,四见孝公时就大谈变法革新之道、富国强兵之策,很快得到了孝公的赏识。这说明,商鞅深谙访谈技巧,特别重视深度访谈。没有前三次深度访谈做基础,第四次访谈就不可能获得完全成功。
第二,重视定量调查。商鞅既重人口调查,又重经济调查。在人口调查中,既调查静态人口数,又调查动态人口数;既调查人口的性别、年龄等自然结构,又调查人口的职业、等级等社会结构。在经济调查中,既调查粮食、马牛、柴草等物质资源数,又调查金库资源数。他的强国“十三数”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第三,重视发现规则。仅在《商君书·算地》中,商鞅就讲了两个规则:一是古代国家利用土地的规则,二是“以地养战”的规则,并提出了根据土地情况进行战备的规律。它们都是商鞅通过文献调查对古代治理国家的经验进行总结,并通过亲自实地调查,对现实情况进行总结而归纳出来的。
商鞅重视社会调查,善于社会调查,就是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秘诀。
【原文和注释】
史记·商君列传(节选)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1)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2),事魏相公叔痤(3)为中庶子(4)。
……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5)之业,东复侵地,乃(6)遂西入秦,因(7)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8)!”景监以让(9)卫鞅。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10),其志不开悟矣。”后五日,复求见鞅。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曰:“吾说公以王道(11)而未入也。请复见鞅。”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说公以霸道(12),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13),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14)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15)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注释:(1)庶孽:庶,长男以外的儿子;孽,妾所生的儿子。庶孽,指家庭里与嫡相对的旁支众子。 (2)刑名之学:指战国时以管仲、李悝、申不害为代表的,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的法家学派理论。 (3)公叔痤:战国时期魏国大臣。 (4)中庶子:战国时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官,掌管诸侯、卿大夫庶子的教育。 (5)缪公:缪,同穆。秦穆公,春秋时五霸之一。 (6)乃:急迫。 (7)因:依靠,凭借。 (8)邪:不正当,这里指商鞅的说法不适合、不恰当。 (9)让:责备,谴责。 (10)帝道:指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和方法。 (11)王道:指周朝以德育人、以理服人、施行仁政的治国思想和方法。 (12)霸道:指以武力、刑法、权势为手段的治国思想和方法。 (13)三代:指夏、商、周。 (14)邑邑:忧愁不乐、孱弱的样子。 (15)大说:大悦。
商君书(节选)
举民众口数,生者著(1),死者削(2)。民无逃粟(3),野无荒草(4),则国富,国富则强。
…………
强国知十三数:竟内仓府(5)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以言说取食者(6)之数,利民(7)之数,马、牛、刍藁(8)之数。欲强国,不知国十三数,地虽利,民虽众,国愈弱至削(9)。(《商君书·去强》)
……故有地狭而民众者,民胜(10)其地;地广而民少者,地胜其民。民胜其地,务开(11);地胜其民者,事徕(12)。开则行倍(13)。民过地,则国功寡而兵力少;地过民,则山泽财物不为用。夫弃天物、遂民淫(14)者,世主之务过也……故为国任(15)地者:山林居什一,薮泽居什一,溪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一,恶田(16)居什二,良田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故为国分田数(17):小亩五百,不足待一役,此地不任也(18)。方土百里,出战卒万人者,数小也(19)。……此所谓任地待役之律(20)也。(《商君书·算地》)
注释:(1)著:登记。 (2)削:注销。 (3)民无逃粟:指民众不逃避赋税。(4)野无荒草:指田野没有荒芜。 (5)仓府:粮仓和金库。 (6)以言说取食者:靠游说吃饭的人。 (7)利民:指农民。 (8)刍藁:指柴草。刍,打草;藁,植物茎秆。 (9)削:削减,分裂。 (10)胜:超过。 (11)务开:务,从事;开,开垦。 (12)事徕:事,要做的工作;徕,招徕。 (13)行倍:行,将。指国力将成倍增长。 (14)遂民淫:遂,顺遂;淫,放纵。指放纵民众游手好闲。 (15)任:使用,利用。 (16)恶田:指薄地。 (17)分田数:指分配给田地的赋税数和兵役数。 (18)小亩五百,不足待一役,此地不任也:小亩,周制之亩,一百方步;秦制之亩,二百四十方步。每个农民分得五百亩,国家得到的税收不足以养活一个士兵,这是因为土地不足以完成这样的任务。 (19)方土百里,出战卒万人者,数小也:土地方圆百里,派出兵士一万人,人数少于土地数。 (20)任地待役之律:任地,犹任土、利用土地、根据地势;待役,犹备战。任地待役之律,即根据土地情况进行战备的规律。
撰稿人:殷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