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科技呈现下行趋势

经过汉唐的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在宋代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促成宋代科技发展、繁荣与创新的因素很多,但最不可忽视的是教育因素。可以说,经过宋初的三次兴学,使宋代的教育体制较之汉唐更加完备和发达,并形成了官学、私学和书院三种教育鼎立并存、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尤其是在这种教育大发展背景下形成的宋代的科技教育机制更是其科技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原动力。”[1]作为一个横跨亚、欧的大帝国,元朝在对外政策上非常开放,同时以武力统治帝国,为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因此,中国科学技术在元朝时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进入明朝之后,由于对前朝科技成就的承袭、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以及传教士引进西方科学知识等原因,明朝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明朝实行的海禁政策、科举制度等却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从整体来看,明朝的科学技术发展较之于宋元时期呈现下行趋势。

的确,明朝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很遗憾它并未真正发展起来,因而并未起到促进当时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作用。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由于看到元朝末年过重的土地税租压制了农业的发展,同时战后民不聊生,亟待发展经济来稳定全国局面,所以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政策,如在农业方面实行屯田、奖励垦荒、兴修水利等,这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使得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工商业方面,减轻工商业的税收、放松对外贸易的条件等,大大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16世纪初,明朝对部分赋役进行了改革,将工匠轮班赋役的制度改为代役租制,工匠有了更多的自主时间进行商品生产,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万历时期实行的“一条鞭法”,没有田地的农民可以免于纳税,使得工商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工商业取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明朝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只是局部性的和占次要地位,而且带有浓厚的传统的封建性,还不可能改变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在全国各地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封建生产关系,同时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力量非常强大。”[2]因此,明朝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并没有很大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在封建生产关系的制约下,明朝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而受到了比前朝更大的抑制。

海禁政策是明朝一直实行的对外政策,不同的是每一时期的松紧程度不尽相同。海禁政策无疑影响了明朝工商业的发展,这是明朝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对工商业产生巨大影响外,海禁政策还对明朝的科学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经济的刺激,海禁政策在阻碍经济发展的时候,也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海禁政策的实行,阻断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影响了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传入我国,使得我国不能与其他国家共享科学技术的成果,从而实现共同发展。虽然海禁政策一度影响国外科学技术知识传入我国,但在1583年利玛窦等人获许进入肇庆传教之后,在徐光启、李之藻等人主持翻译下,部分西方科学技术开始传入国内,只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国内大部分人并不接纳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可以理解为,长期的海禁政策影响了人们接受外来文化和知识的胸怀。总的来说,海禁政策在影响欧洲先进科学技术知识传入我国的同时,也阻碍了明朝自身科学技术的发展。

朱元璋称帝之后,为了加强对国家的统治,他对历代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规定科举考试只能用“八股”文体作答,即文章必须按照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八部分去作答。在考试范围的设定上,朱元璋也作了限制,即考试只以四书五经的内容命题。由于中国“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这一科举改革使得人们的读书范围缩小至四书五经,对其他书一律不再接触。而又由于科举考试的文体完全固定,这大大限制了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科举制度最大的危害还不止于此,最大的危害在于它还使得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都在为科举考试服务,从而使其他学科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空间,难怪顾炎武会说:“科举之害,等于焚书。”[3]在此情况下,本来就没有多少生存空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可想而知。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就只有少部分对科学技术有浓厚兴趣的人去研究它们,如李时珍、徐霞客、朱载堉等人,而其他人则不耻于与此扯上任何关系。因此,从科举制度的角度来看,明朝科学技术没有得到很好发展是比较好理解的,抑或说,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明朝还能取得如此多的科学技术成就堪称奇迹。

根据以上分析,明朝科学技术发展较之于宋元呈下行趋势是合乎情理的,而这种下行的趋势,从明朝所取得的成就我们也能很明显地看到。从1368年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到1644年崇祯自缢殉国,明朝在科技方面虽取得了很多领先世界、影响深远的成果,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发现,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到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巨著的内容都具有一个重要特点,即“这些科学技术的成就,没有也不可能突破传统的科技体系,主要的是对传统科技体系中的一些领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总结,也是传统科技体系的尾声,而没有近代科学那种蒸蒸向上的活力”[4]。在此,我们并未否定明朝科技也有其创造性的方面,只是想强调创造性的成就在整个明朝所取得的科技成就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毫无疑问,以总结为核心的明朝科技与以创造为主旨的宋元科技相比,其下行趋势是显而易见的。

当明朝在经历宋元之后科学技术下行发展时,与明朝同一时期的欧洲则经历了文艺复兴,这期间欧洲在人文、艺术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虽然这一时期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并不突出,但是这一时期出现了几个关键性的科学家,即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他们对欧洲之后的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欧洲逐渐形成了以实验和数学为标准的现代科学传统。文艺复兴为欧洲科学的发展奠定了两个很好的基础,一方面,它解放了人类思想,这是科学得以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哥白尼成功将人类的关注点从上帝转向自然,开启了人们对自然界的研究。与之相比较,此时的大明王朝仍然处于闭关锁国的外交状态,其教育仍然以科举考试科目为核心,科学技术并无太多的发展空间,所以,当欧洲开始取得开创性的科学成果时,中国的科学家们还在开创性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也就是从此时开始,欧洲现代科学技术兴起,中国科技进程则处于十字路口。

参考文献

[1]陈献章.陈献章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

[2]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3]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耿昇,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

[5]樊树志.国史概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6]樊树志.晚明史: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7]冯梦龙.警世通言.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

[8]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散论.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

[9]龚笃清.明代八股文史探.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会,2006.

[10]顾启元.客座赘语.孔一,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1]顾炎武.日知录.周苏平,陈国庆,点校.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

[12]顾炎武.肇域志: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3]侯仁之,等.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14]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

[15]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北京:中华书局,1991.

[16]黄宗羲.明儒学案.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

[17]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18]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上.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19]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下.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20]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

[21]李贽.焚书 续焚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22]柳长华.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23]刘芊.礼乐余响——朱载堉与儒家乐教.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

[24]刘森林.大运河——环境人居历史.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5.

[25]卢嘉锡,等.中国科学技术史:通史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6]陆容.菽园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

[27]孟森.明清史讲义.北京:中华书局,1981.

[28]孟森.明史讲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29]牟复礼,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张书生,等译.谢亮生,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31]李约瑟.李约瑟文集.潘吉星,主编.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32]漆绪邦.中国散文通史(增订本):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3]钱大昕.潜研堂文集.陈文和,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34]商传.明代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

[35]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下.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36]四书五经:上.陈戊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2014.

[37]宋应星.天工开物.钟广言,注释.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6.

[38]数内清,等.天工开物研究论文集.章雄,吴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9]汪建平,闻人军.中国科学技术史纲.修订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40]汪前进.中国明代科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1]王凯符.八股文概况.北京:中华书局,2002.

[42]王士性.王士性地理书三种.周振鹤,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43]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等编校.简体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4]王毓铨.中国经济通史:明:上.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45]王毓铨.中国经济通史:明:下.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46]吴邦庆.畿辅河道水利丛书.许道龄,校.北京:农业出版社,1964.

[47]吴晗.灯下集.北京:三联书店,1960.

[48]谢肇淛.五杂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49]徐光启.徐光启集:下册.王重民,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63.

[50]徐宏祖.徐霞客游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51]严从明.殊域周咨录.北京:中华书局,1993.

[52]叶盛.水东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

[53]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57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54]张海英.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55]张瀚.松窗梦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

[56]张全明,张翼之.中国历史地理论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7]张廷玉,等.明史(4).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58]张廷玉,等.明史(5).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59]张廷玉,等.明史(6).长沙:岳麓书社,1996.

[60]赵向东,吴付来.中华文化五千年:明清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61]赵翼.廿二史劄记校证:下册.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

[62]郑鹤声,郑一钧.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下.济南:齐鲁书社,1989.

[63]中国水利史典编委会.中国水利史典:黄河卷1.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64]周腊生.宋代状元奇谈·宋代状元谱.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

[65]朱熹.近思录.吕祖谦,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66]朱载堉.律学新说.冯文慈,点注.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注释

[1]赵国权.从科技创新看宋代的科技教育改革.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5):26.

[2]卢嘉锡.中国科学技术史:通史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701.

[3]顾炎武.日知录.周苏平,陈国庆,点注.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733.

[4]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