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化力研究综述及理论分析

(一)文化力研究综述

基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学者们对于文化力的研究角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于“文化之力”进行了不同的表述,从不同研究角度赋予“文化之力”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关于“文化之力”比较有影响力的包括文化力、文化软实力、文化竞争力等表述。

1.文化力研究综述

文化力泛指文化产生的作用力,正如文化概念分为广义角度与狭义角度一样,文化力就是从广义的角度去衡量文化产生的作用力,与文化力相近的概念“文化软实力”就是从狭义的角度衡量文化创造在意识形态和精神层面的作用力。“文化力”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尚未能形成统一的定义。由于文化内涵界定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各界学者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对文化力进行了不同的诠释。在我国,文化力的概念缘起于梁启超(1920)在《中国人对于世界文明之大责任》中的表述。在该书中,梁启超提出文化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基于当时研究的时代背景,该文中的文化力指的是相对于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促进国家发展、民族团聚方面所发挥的力量。“力”本身是一个物理学概念,表示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文化力是指人们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文化所发挥的力量,是通过发挥各种文化因素作用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力(高占祥,1997)。由于文化本身概念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对于文化力的界定也就存在难度,对于文化力进行评价和研究更存在难度。贾春峰(1992)提出,“经济力”“政治力”以及“文化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前进的三种根本力量,“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文化力”包含智力因素(包含教育和科技等内容)、精神力量(包含理想、道德、信仰、价值观、精神等)、文化网络、传统文化四个方面。随着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经济发展能够进一步促进文化力发展,文化力发展反作用于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周玉波(2003)认为,文化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道德规范、文化事业辐射、传统文化凝聚六大核心要素发挥文化力作用。李江帆(2007)认为,经济、政治、军事因素都是有“力”的,表现为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文化因素作为一种独立因素存在,也应当有独立的力量,也就是文化力。皮家胜、刘永飘(2013)认为,文化力乃是改善人同自然、社会和自身关系并且能够提升人自身潜质的一种能力,是人的心智和情感世界的产物。樊浩(1995)从精神影响角度定义文化力,认为文化通过在精神层面影响人形成人的合力;李春华(2000)也从精神影响角度定义文化力,认为文化力是一种从深层层面造成了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制约力量;何频(2007)从经济生产角度定义文化力,认为文化力等同于文化产生力,但仅从经济角度或精神影响一个方面定义文化力是稍显片面的。高占祥在其所著的《文化力》中认为,文化力包括文化竞争力在内的文化影响力(cultural influence)、文化创造力(cultural creativity)、文化生产力(cultural productivity)、文化吸引力(cultural attractions)、文化思维力(cultural thinking ability)、文化先导力(cultural pilot force)、文化平衡力(cultural harmony force)、文化形象力(cultural imagnation force)、文化凝聚力(cultural cohesion force)等20种文化作用力。

2.文化软实力研究综述

软实力(soft power)由约瑟夫·奈(Joseph Nye)在1989年首次提出,约瑟夫·奈认为,同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硬实力一样,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等软实力体现了吸引力、亲和力、影响力、凝聚力,体现了一个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提出文化软实力对一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他同时认为文化将取代经济、政治等问题成为国际冲突的根源。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nski)、泰勒·考恩(Tyler Cowen)、约翰·汤姆林森(John Tomlinson)、马修·弗雷泽(Matthew Fraser)等学者都对软实力在当代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维度的研究。约书亚·科兰兹克(Joshua Kurlantzick,2007)对于中国的软实力进行了系统研究,他在其写作的首部西方学者研究中国软实力著作《魅力攻势:看中国的软实力如何改变世界》中提出,中国软实力发展对于整个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之后,随着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世界影响力迅速提升,更多学者对于中国文化软实力进行研究,贝茨·吉尔、黄严中、丁盛、辜学武等学者从中国软实力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中国软实力的资源、中国软实力对于文化安全的影响、中国如何通过自身文化软实力进行文化推广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我国学者在软实力上的研究主要基于约瑟夫·奈对于软实力的研究结论,结合我国文化发展实践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统计标准的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统计方法对于软实力指数进行系统评估。当前我国学者对于文化综合力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竞争力。杨新洪(2008),谭志云(2009),周国富、吴丹丹(2010),罗能生、郭更臣、谢里(2010),胡建(2011),熊正德、郭荣凤(2011),贾海涛(2011),洪晓楠、邱金英、林丹(2013)等学者通过构建文化软实力的统计评价体系,从局部或整体角度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进行评价。学者们认为,文化软实力包含文化传统力、文化创新力、文化活动力、文化素质力、文化吸引力、文化管控力、文化传播力、文化政策力、文化辐射力、文化传承力、文化保障力、文化凝聚力等内容。从使用统计方法上来看,文化软实力研究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神经网络分析法等统计评价方法。

3.文化竞争力研究综述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文化竞争力日益激烈,各国学者开始从竞争力的角度去评价“文化之力”。竞争力可以说是一个古老又崭新的概念,并且是一个被广泛运用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综合概念。早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伴随着国家的出现,有关竞争力的观念就已经出现,全球一体化加剧了国际竞争。现如今,竞争力日益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竞争力是指竞争者之间在争夺竞争对象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比较差距、比较优势、比较吸引力等力量的综合力。竞争力表示与竞争对手相比所体现的强弱关系,因此竞争力理论研究的是比较优势理论。从经济学角度看,竞争力分为三层,包括:宏观竞争力(国家或区域竞争力)、中观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微观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或产品竞争力)。竞争力研究的代表人物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对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从宏观竞争力入手,研究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所反映出来的比较优势。文化竞争力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有关文化竞争力的概念至今还没有达成共识,而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化竞争力新的定义仍在不断出现。我国学者在文化竞争力方面的研究较多,陈乃举(2003)、田丰(2006)、邹广文(2008)、黄活虎(2009)等多位学者对于文化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尽管不同学者对文化竞争力的定义各不相同,但综合来看,文化竞争力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与其他竞争者相比,一个区域文化构成要素所产生的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力量的高低,也就是一个区域文化要素所产生的推动力量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的比较优势。文化竞争力是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外在特征,是最终实现区域文化价值的能力。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学者通过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对于文化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倪鹏飞(2006),赵德兴、陈友华、李惠芬(2006),付启元、徐桂菊、王丽梅(2008),赵秀玲,张保林(2008),李凡、黄耀丽、叶敏思(2008),雷鸣、吴斯维、王晓(2009),谭志云(2009),向前(2011),李卫强(2012),陈明三(2013),蔡晓璐(2015)等学者根据自身对于文化竞争力的理解,从文化资源力(cultural resource power)、文化凝聚力(cultural cohesion power)、文化生产力(cultural productivity power)、文化创新力(cultural innovation power)、文化产业力(cultural industry power)、传统文化力(traditional cultural power)、都市文化力(urban cultural power)、文化交流力(cultural communication power)、文化环境力(cultural environment power)、文化消费力(cultural comsumption power)、文化管理力(cultural management power)、文化资源与设施力(cultural resources and facilities power)、文化生产要素力、文化市场需求力、政府相关政策、人才与文化创新、文化输出等多维度评价文化竞争力,分析评价文化竞争力现状并探讨文化竞争力提升所存在的问题,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法、神经网络分析法、模糊曲线分析法等。

对于文化竞争力的讨论,学者们除了从宏观的角度去评估某区域的整体文化竞争实力外,从中观的角度对于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也逐渐成为文化竞争力研究的主要方向。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后,文化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亮眼表现使得文化产业成为全球公认的新兴行业,文化产业对一国综合国力提升的贡献度日益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文化产业是文化生产的核心部分,同时体现了文化的经济属性,文化产业企业追求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与对手相比具有更强的市场盈利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能力。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90)在产业竞争力研究过程中提出著名的钻石模型理论(Diamond Model),将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归结为资源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辅助行业、企业战略、机遇、政府支持等。花建(2005)基于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力钻石理论模型,系统地探讨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通常也包括微观竞争力、中观竞争力和宏观竞争力三个层次,市场拓展能力、整体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四个核心能力,产业效益、实力、资源、关联、结构、能力、环境七个竞争力指标板块,进而提出提升文化竞争力的以下重点战略:实施资源整合战略、发挥创意优势战略、推进中心辐射战略、贯彻企业发展战略等。祁述裕(2004),宋彦麟(2006),赵彦云、余毅、马文涛(2006),李宜春(2006),杨新洪(2008),杨沂(2009)等学者也基于波特的竞争力钻石理论模型,结合我国国情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系统评估。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都是文化力的组成部分,文化力是从广义的角度研究文化的作用力,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都是仅仅研究文化作用力的某一方面。

(二)文化力理论分析

1.文化力的内涵以及核心要素分析

“力”本身是一个物理学概念,表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文化力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体现的文化力量,包括各种文化要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由于文化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和多义性,文化力的界定存在较大的难度,对于文化力进行评价和研究存在更大的难度。本书所研究的文化泛指所有文化产品的生产、分配、消费的全过程,因此文化力就包括供给侧的文化生产力、需求侧的文化消费力以及对于文化生产、文化消费起影响作用的文化环境力。文化力不是指单纯的某一种“力”,而是文化多重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综合力。

供给侧的文化生产力根据我国文化生产“二分法”的实际情况分为体现文化生产“经济属性”的文化产业生产力和体现文化生产“社会属性”的文化事业生产力。一方面,文化生产的经济属性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即经济文化发展一体化来实现。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将文化带入一个更加丰富、多元的发展阶段,文化成为资本、劳动等要素之后推动经济增长新的核心要素,文化的经济功能被进一步挖掘。另一方面,文化生产的社会属性通过文化事业的发展得以实现。文化对个人具有塑造品格、教化育人、满足精神需要的功能,对于社会来讲具有社会导向和社会整合的作用。文化产品是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产品,不同于普通产品的是,文化产品能够提高人的品行、修养、智力等方面素质,同时还能够起到价值导向的作用,因此文化所有生产全部市场化、产业化是不合理的。文化产业中企业的发展模式是基于产业化方式复制文化产品(服务),通过满足市场上文化产品(服务)消费者的需求使得企业利润最大化。某些不能够满足文化消费者需求但必要存在的文化产品(服务)由文化产业企业提供会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这对于文化社会功能的发挥反而会起到阻碍作用。另外,文化产品本身的公共产品特性以及正向的外部效应会导致市场失灵(比如教育、科研等公共文化产品服务),这一部分文化产品(服务)需要通过公益性、社会性的文化事业生产提供。

需求侧文化消费力由私人文化产品消费力和公共文化产品消费力构成。其中,私人文化产品消费是“文化”和“经济”两个领域的交叉,是消费者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文化市场消费精神文化类产品和服务的行为。私人文化产品是由文化产业所生产提供的,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与私人文化产品相对,公共文化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一般由文化事业单位或其他非政府组织生产提供,用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文化消费力体现的是文化需求力,文化生产力体现的是文化供给力,文化消费力与文化生产力构成了文化市场的供需系统,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私人文化产品消费主要消费的是文化产业生产的文化产品(服务),公共文化产品消费主要消费的是文化事业生产的文化产品(服务),因此个人文化产品消费的提高对于文化产业生产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公共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够进一步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并且进一步提高文化事业发展的效率。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反过来能够促进整体文化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文化消费力与文化生产力相互作用、互为依托。

文化环境力是文化力的基础要素力,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力和文化资源环境影响力。首先,文化生产与消费需要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力的支撑。文化生产、文化消费都受经济社会诸多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等经济社会环境因素对于文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较为高等的精神需求需要消费者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当人在积累一定的物质财富,能够满足自身基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才会有条件满足自身文化需求,促进文化生产。其次,文化生产和消费还受到文化资源力的影响。文化资源力衡量了一个区域的文化资源禀赋。文化资源是文化发展的基础,通过文化资源的开发促进文化生产力、文化消费力的提高,进而提升整体文化力。外部文化环境力量的提升将会有效促进文化生产、文化消费从而达到促进整体文化力提升的作用。因此,本书基于研究将文化力分为文化生产力、文化消费力、文化环境力三个文化分要素力,用来反映不同内容层面的文化力。

文化力核心要素见图2-1。

图2-1 文化力核心要素图

2.文化力的统计分析

从已有的文献中可以看出,文化力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从统计角度对文化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献极少。本书兼顾经济理论研究与统计数据可得性对文化力进行研究,认为文化力包括供给侧的文化生产力和需求侧的文化消费力以及对文化生产力和文化消费产生影响的文化环境力三个核心要素。我国文化生产的统计数据按照文化产业数据和文化事业数据进行划分,文化生产力包括文化产业生产力和文化事业生产力,文化产业数据由国家统计局进行统计。我国全口径的文化产业只有2004年、2008年、2013年的数据,文化事业数据主要由文化部所属的事业单位上报到文化部,由文化部进行统计汇总。文化消费力主要包括私人产品(服务)文化消费力和公共产品(服务),私人产品(服务)文化消费主要消费文化产业生产的文化产品(服务),公共产品(服务)消费对应文化事业生产的文化产品(服务),这两部分数据分别由各地区统计局和文化部发布。文化环境力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力和文化资源环境力,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力主要包括对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社会因素,这些数据由国家统计局和各个地区统计局进行统计,文化资源环境力主要用来衡量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资源禀赋,这一领域数据主要由文化部进行统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