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新时代有新时代的课题,因此需要新的理论来回答。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我们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强起来”的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的行动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中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长期指导地位。
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是马克思主义让中国人民获得了科学的理论,激发了中国人民改变命运、创造历史的主体性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改变了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不仅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且让中国人民“富起来”了。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指导作用,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是无法否认的历史事实。然而,随着当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是否还有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在哪些基本方面还是我们前进的强大武器?这些都是事关根本的重大问题。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正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地位,厘清各种模糊甚至是错误看法。今天,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键的问题就是理解在“强起来”的过程中是否要坚持以及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虽然中央反复强调,并且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社会上还是存在一些否认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认和批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思潮。它们非但否定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的指导意义,而且一般地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国力的提升,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形成了新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是一般地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在他们看来,随着今天中国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事实上已经式微,已经不再适应当今时代,已经不适应“强起来”的中国实践的需要。他们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未来的意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不再管用了。如今的中国富裕了、强大了,不再需要革命,不能再批判剥削压迫。他们主张,走进新时代的中国需要的是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新理论,需要自立新说;或者说至多在口头上提提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不要当真,当真了就会害人害己。总之一句话,就是要直接或者间接地放弃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一种新版本。这种版本以时代的变迁为基础,以新时代的特殊性为根据,掩盖在思想创新的旗帜下,因此颇具吸引力,在社会现实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产生了广泛影响。
其实,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早就存在。国外许多理论家在批评马克思的时候都包含了这样的立场,如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吉登斯的现代性批判理论、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等都是如此。他们诉诸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强调历史的断裂,从许多方面批判马克思主义资本批判理论的过时,批判马克思主义超越现代性的失败。对于这些观点,在理论上其实并不难回应。马克思自己就曾经说过,资本形态可以发展变化,而资本原则本身没有改变。当代社会的变迁是在资本原则内的变化,并没有超越马克思理论批判的范围。就像萨特说的那样,只要马克思所批判的现代社会状况没有被超越,马克思主义就是当今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3]。真正伟大的思想是具有历史穿透力的。马克思主义正是这样的伟大思想之一。它提供的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我们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不能一般地以历史的变迁来质疑整个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许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具体论断,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过时了,但其整个思想体系和精神原则仍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生命力。今天我们仍然生活在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中。况且,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包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而且包括了世界观层面的基本原理、未来社会设想等多方面的深刻内容。“强起来”的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某些具体结论和命题,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现实的社会历史方位,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释中国社会走进新时代时,强调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4]新时代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指引新时代的新思想是与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态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运用。“强起来”的中国新时代将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把握未来的正确发展方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1]党的十九大文件汇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12-13.
[2]党的十九大文件汇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12-13.
[3]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28.
[4]党的十九大文件汇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