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史随感
  • 戴逸
  • 2572字
  • 2020-08-29 20:18:26

北京的庙会[*]

二千年的第一个春节快要到来了,北京城一年一度的庙会又将热闹起来。庙会上悬旗结彩,百货杂陈,戏曲开场,人潮如涌,吸引着京城的百万民众。在这里逛上一趟,你可以窥见北京的风土人情,领略传统节日欢快热烈的气氛。

北京的庙会起源甚早,它是民间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庙会就是民间的市场、娱乐园和求神拜佛的场所。

作为民间市场,庙会的特点是:定期聚会,地点轮流,类似全国各地的“趁墟”“赶集”。庙会上货物多、品种全,贵重的有金玉绸缎,廉价的有粗碗废铁,高雅的有字画图书,日用的有风味小吃、布帛菽粟、虫鸟花草,还有风车、面人、窗花、空竹等土特产品。百货齐全,应有尽有,所谓“珠玉云屯,锦绣山积,器用杂物,无不毕具”[2]。现代城市里,商店林立,出售的商品固然制作精巧,形态优美,但商店的分工很细,衣铺只能购衣,饭店只能吃饭。庙会的优势就在于杂而全,吃的、穿的、用的,什么都有,咫尺之间,万物皆备。虽无今天超级市场的豪华、整洁,却也品种齐全、琳琅满目,任凭选购,可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庙会又是个娱乐场所,在古代没有公园、电影院,戏楼也很少,且入场价格昂贵,穷人进不去。而庙会上摊棚栉比,百戏竞陈,各种杂技、武术、曲艺、游耍、戏剧以至西洋镜、拉洋片,无奇不有。民间艺人登场献艺,老百姓花一点小钱,甚至不花钱就可以欣赏他们的节目,让你看不尽、逛不够、听不厌、玩不腻。传统的庙会,夜间常有灯会,各式各样的花灯五彩缤纷,光耀映天,使我们想起辛弃疾咏元宵灯节的名词《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朝北京著名的灯市在东华门外,灯市长二里,白天是市场,夜晚张灯火。闽粤海外的珍异,三代六朝的古董,四民穿着的服饰,老少皆喜的食品,所谓“日市开场,货随类分”。入夜,张灯结彩,齐奏鼓乐,施放焰火。明朝宰相张居正写诗《元夕行》,描述灯市的盛况:“禁城迢迢通戚里,九衢万户灯光里。花怯春寒带火开,马冲香雾连云起。弦管纷纷夹道旁,游人何处不相将。花边露洗雕鞍湿,陌上风回珠翠香。”到了清初,东华门的灯市盛况不再。这是因为满族进北京,只准旗人居住内城,把汉人全都赶到前三门外,于是,东华门外的灯市与西单城隍庙的庙会移到了前门外的灵佑宫与广安门内的慈仁寺(今报国寺),至今东华门外只保留了灯市口的旧名。清初查慎行的《凤城新年词》中就说:“才了歌场便买灯,三条五剧一层层。东华旧市名空在,灵佑宫前另结棚。”

清初,慈仁寺的庙会很有名,除了普通市民,许多文人学者也常去游庙会,逛书摊。康熙年间大诗人王士禛(渔洋)有一段轶事。王名重海内,主坛坫五十年。有人求见他,几次往访不遇,便去问徐乾学。徐说:“这好办,每月十五日,你去慈仁寺的书摊上等候,必能相见。”那人按徐的话,果然见到了王士禛。《桃花扇》作者孔尚任的《燕台杂兴》诗云:“弹铗归来抱膝吟,侯门今似海门深。御车扫径皆多事,只向慈仁寺里寻。”此诗所说就是寻访王士禛的故事。

庙会还是宗教活动的场所。旧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朝不保夕,只得祈求菩萨保佑,趋吉避凶,免灾治病,找一点精神寄托,因此,烧香拜佛的风气很盛。朝阳门外的东岳庙,是历史上最早的庙会之一。每年三月二十八日是东岳圣帝的诞辰,香烟缭绕,红烛照天。还有西便门外的白云观,是金代真人邱处机修炼之处,庙会常盛不衰。每年元月十八日习俗为“会神仙”,传说这天晚上有神仙下凡,但下凡的神仙不露真身,或变成孩童,或变成乞丐,或变成翩翩公子,或变成妙龄女郎,有缘者才能会得到神仙。迷信的男男女女,等候在观内,彻夜不眠,期待着和神仙相会。

清朝中叶,禁止汉人居住内城的命令稍稍松弛,这里逐渐成为满汉杂居的地方,庙会又兴起,最著名的是东城隆福寺和西城护国寺,称东西两庙。有诗说:“东西两庙货真全,一日能消百万钱。多少贵人闲至此,衣香犹带御炉烟。”[3]足见两庙交易的繁盛。后来琉璃厂的厂甸也有庙会,附近有土地庙,这里书肆极多。乾隆时许多文人学者群居于宣武墟南,有戴震、钱大昕、王鸣盛、纪晓岚、朱筠、翁方纲、周永年、李文藻等,他们中的许多人奉旨纂修《四库全书》,入值大内,回家时经常去琉璃厂书店搜觅和阅览图书,查对资料,作为纂修《四库全书》的参考,把这里当成了公共图书馆。

北京的郊区也有庙会,最热闹的首推妙峰山,其上有碧霞元君庙,四月开庙。据《旧都文物略》记载说:“香火之盛,闻于遐迩。环畿三百里间,奔走络绎,方轨迭迹,日夜不止。好事者沿路支棚结彩,盛供张之具,以待行人少息,辄牟厚利。车夫脚子,竟日奔驰,得佣值倍他日。而乡社子弟又结队扮演灯火杂剧,借娱神为名,歌舞于途,谓之赶会。会期之前,近畿各乡城镇皆有香会之集团首事者,制本会之旗,绣某社名称。旗后则金漆彩绘之笼榼,以数人担之而行,笼上缀彩旗銮铃,导以鼓锣。担者扎黄巾,衣黄色褂,喧然过市。凡在会之户,闻声纳香烛茶资如例,首事则簿记之。至期香客入山,各认所隶之旗,趋入队中,一切瞻拜、休息、饮食、住所,由首事者指导招待,诚敬将事,从无欺蒙之弊,故旗字均标明某某老会云。凡祭赛事毕,先后散于庙内外肆摊购绒绫花朵,插帽而归,谓之‘带福’。遥望人群,则炫烂缤纷,招颤于青峰翠柏间,其风物真堪入面也。”这段描述绘声绘色,把当年妙峰山庙会的盛况生动具体地再现于我们的跟前。这实际上是广大民众把春游、娱乐、贸易、宗教活动结合在一起,成为他们盛大而欢乐的节日。

民国年间,北京的知名学者如顾颉刚、朱自清、徐炳昶、魏建功、容肇祖、孙伏园、罗香林等都去过妙峰山逛庙会。他们自然不是去进香佞神,而是作民风土俗的调查研究,也带有春季郊游,欣赏鸟语花香的意思。顾颉刚、徐炳昶先生还在那里寻找断碑残碣,把它抄录下来,他们还写了许多调查报告与游记、散文。

距今60年前的1941年春,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妙峰山还在举行庙会,香客群聚。八路军某部忽然来到庙会上,向群众宣传抗日,听讲的达五百多人。群众多年来在日寇铁蹄的蹂躏下,在这里遇到了自己的军队,听了八路军英勇抗日事迹,无不兴奋鼓舞,会场掌声雷动,热情飞扬。有人说:“只要有八路军,抗战一定会胜利。”[4]这说明八路军给传统的庙会注入新的内容,把它变成为宣传抗日的讲坛。


注释

[*]原载《光明日报》,2000年2月4日。

[2]《燕京杂记》。

[3]《草珠一串》。

[4]《解放日报》,1941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