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原书第2版)
- (德)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 (德)杨一安
- 915字
- 2023-07-10 16:20:57
世界不是平的
在全球化几十年的持续过程中,许多贸易壁垒已被消除。国际商品交易和市场准入从体制上看,已经比50年前容易很多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已经被“夷平”了。《纽约时报》的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将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的结果总结成一个煽动人心的书标题——《世界是平的》。弗里德曼把夷平世界的力量形象地称为“夷平力”。夷平力包括柏林墙倒塌、互联网、自由贸易协定、标准化(如移动通信网络)和其他类似事件。这些力量无疑有助于世界变得相似。弗里德曼的书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不乏反对的声音。巴塞罗那IESE商学院的教授潘卡吉·盖马沃特在他的著作《世界3.0》里根据大量的事实和数据指出,这个世界还远不是“平”的。不同于此,他提到了“半全球化”:边境、文化差异、世界观的冲突和“距离法则”。哈佛大学教授约翰·奎尔奇和凯瑟琳·约兹在她们合著的《所有的业务都是本地化的:为何地理位置在一个全球化的、虚拟的世界里比以往都要重要》中提到,在全球范围内做到最好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本地市场比竞争对手更强。这要求企业针对不同国家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些观点和纽约人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观点相比差异化更大。也许美国人感知的世界确定比真实世界要“平”。毕竟,他们在世界各地都能遇见麦当劳和星巴克,住在美国品牌的连锁酒店里,在电视上看美剧,上网用谷歌和Facebook。此外,他们在世界各地都可以说自己的母语。对于这些人来说,世界确实是“平”的。也许盖马沃特和奎尔奇都不是美国人并非巧合。
在学术中,对应该在国际化过程中实行标准化还是差异化的战略有过长期的讨论。整个讨论被证明仅仅是纸上谈兵,没有什么大的实践作用。任何全球化战略都并非非白即黑。在这方面,隐形冠军相对于大公司可能具有优势,因为它们不必像大公司一样拘泥于一个僵化的系统,无须抠到每一个局部细节,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一样。对于许多在国际化尝试中失败的大企业,到处推行的毫无灵活性的标准化可以视为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沃尔玛在德国和韩国的失败)。世界不是“平”的,即使未来世界经济共同体也绝对不是一个“平”的世界。只要是世界还没有“平”,那么全球化的成功就要在标准化和差异化之间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就像隐形冠军正在实践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