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

百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相当久远的时间区限,讳言说死,而称“百年之后”,祝愿婚姻久长说“百年好合”。百年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活不到的年限,所谓“人生不满百”,“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百年也就成了时间久远的代名词。一件事情过了一百年,即使在节奏很慢的古代,也算是有历史的了,而一个事件过了一百年还会让人想起它,仅仅这年限就足以证明这个事件意义不同寻常。

戊戌维新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读书人很难忘怀的历史事件。没有打打杀杀的喧嚣,也没有应者云集的声势,但是戊戌维新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却是居于前列的。近代化(或者说现代化)是从1840年以来中国所面临最严峻也最迫切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就没有出路,中华民族就没有出路,就谈不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戊戌维新恰恰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记得中国现代作家柳青曾经说过,人生的路虽然很漫长,但要紧处就是那么几步。其实,国家和民族也类似之。人走错关键的几步要受到自己历史的惩罚,民族与国家也是一样,只不过民族与国家的历史要远比个人历史长,所以还有机会在未来的岁月中加以弥补,当然,这得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行。

从表面上看,戊戌维新只是少数先进的士人仓促登台又仓促被撵下台的政治表演。但就是这短短一百零三天的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国家的旗帜上写下了向西方学习,全面变革的口号。从1840年以来,中国有识之士的学说与见解,从来只是汉学、宋学的异音杂说,西学只有拾遗补缺的位置,经过维新运动一干人的奔走呼号,原来的潜流变成了浪花四溅的大波,从此以后,中国的学术大变,学风大变,思潮也大变。不仅抱残守缺的旧学黯然失色,就是“中学西源”这样的托词也没有了市场,虽然戊戌政变后的短暂的黑暗一时似乎像是要使河水倒流,但潮流毕竟还是向前涌进了。

戊戌维新是一次不成功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变革。虽然人们嘴上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毕竟更偏爱成功者的辉煌和欣赏凯歌行进的飞扬。不过对于想从历史中寻求教益者,失败者的足迹也许更有研究的价值。戊戌维新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恰在于它的失败。

戊戌维新给人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惋惜和伤感,由于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自体性变革,这种变革对近代化进程而言,代价最小,震动最小,落后国家如果能通过这种方式走向近代化,尽管有“不彻底”和“改良主义”之诮,还是很合算的。然而,中国没有这样的幸运,变法很悲壮地失败了。但是,它的种种举措,它的过程细节,都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思索。毕竟,我们中国人并没有在现代化的路上走完全程,当我们举目四望的时候,也许会发现我们走过的路程并不太长,不仅没有值得夸耀的资本,反而需要更高明的策略和更大的勇气,好让我们能走得更快一点。

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我们今天的改革的性质与当年的戊戌维新已毫无共同之处,但是,在当年改革者的足迹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不少教益。比较起来,近代史上任何一个重大事件都没有像戊戌事件那样离我们今天的事业那样近。

史学界关于戊戌的著述已经很多了,在此,我不想再次描述戊戌变法的过程,重申已经让人说得絮烦的老调,只是想从政治制度、现象和轨迹中,寻出几丝新意,如果寻完之后大家仍然觉得还值得一读,那么吾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