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儒家学派
春秋战国为什么那么乱
孔子的“正名”思想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论语·子路》
“名不正”的时代
春秋时代,维系周王朝稳定的礼乐制度随着各大诸侯国的崛起而遭到僭越或丢弃。王道没落,霸主相争,这就是孔子所处的时代环境,而“礼崩乐坏”就是孔子所面对的社会现实。
正当卫灵公去世,其子蒯聩与其孙辄为争君位而兴兵时,孔子的弟子子路问孔子,如果让夫子去卫国理政,夫子要先做什么。孔子的回答很简单:正名。所谓“名”就是指个人的身份以及与该身份相应的权利与义务,“正名”即使“名”“正”。也就是说,如果让孔子去治理卫国,孔子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卫国自君臣至平民按照周礼的制度各归其位,只做与自己身份相符合的事情。这样,卫国自然能从混乱的局势之中脱离出来,恢复秩序与和平。
为什么要“正名”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不能给自己的身份做好定位,那么这个人的言行就不会有标准与法度可依,于是引导其行为的只能是个人私利。在蒯聩与辄的君位之争中就可看出,二人并没有以与自己的身份相称的标准约束和要求自己,这即是孔子所说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两人之争完全是利益之争。二人逐利便可引发混乱,那么一国之人都竞相逐利,又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要避免这种结果,就要明确自己的身份与权利义务,这便是“正名”的深意所在。
义与利
孔子“正名”思想的哲学内核是对义利关系的讨论。在中国人的一般印象中,义与利似乎总是冲突的,这诚然与后来儒家礼教思想的极端化有关,然而在人们的一般印象背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孔子究竟是如何看待义与利的。
孔子的义利观
利的外移本质上是以“道”“名”“仁”“义”为基准的个人欲望的偏离。
义与利的平衡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