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好的人,命也一定好吗

孔子谈天命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论语·子罕》

天命有德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一观念不仅为周朝的建立与统治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也慢慢地转变成一种关于自我身份与理想人格的确认。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天命不仅体现在王的身上,同时也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身上。《诗经·烝民》所谓的“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便是这个意思。在孔子看来,需以德配天的并不只是天子,天所生养的每一个人都应修德以与天相配。

天子明德修身能够获得天之嫡长子身份的确认,普通人明德修身能从天那里获得什么呢?答案是对自我身份、价值与存在意义的确认。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曾多次受困,然而即便到了生死关头,孔子依然坚信自己的德行可以与天相配,由此自己也就承接了天所赋予传续文化的使命,所以必然会得到天的护佑而不会蒙难。孔子这种自身德行与天命相配的信念,为后世儒家从形而上的角度确定了一种使命与责任,勾画出一条修己身、配天命、化百姓的成德之路。

君子之畏

孔子对于天命的体认并不是一种顿悟,相反,孔子经历很长时间的思索才对天命有了一种确认。孔子也曾对天命有所困惑,在他看来,天是一种主宰一切的道德意志,人修身成德与天相配,便自然会得到天的护佑,然而伯牛有疾、颜回早夭的事实也让孔子看到了天命的无情与无常。由此,孔子说君子要敬畏天命。君子对天命的敬畏并不是一般宗教信仰中的那种信徒对神灵的崇拜。因为与一般宗教信仰中神与人的分离不同,天命与人的关系是不离的,天命唯有通过人才能显现并被认知、践行,所以,君子对天命的敬畏最终要落实到对自身道德修养的谨慎上。“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人的修养转变为一种与天相应的深邃默契,在这种默契下,即便天命无常,君子仍能以德立命。

儒者的使命

对于儒家学派与后世儒者而言,孔子的一生是一种典范。这种典范既包括孔子的学问也包括孔子的德行,然而最重要的,还是孔子对自身使命的确认与践行。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也正是儒家经世济民的精神所在。

学以成人

孔子非常重视学习,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人成为君子的最重要的途径。如孔子在称赞颜回时,就以其“好学”为由,而这种“好学”的表现就是“不迁怒,不贰过”,甚至可以做到“三月不违仁”。所以在孔子看来,学习与成德是一致的,最终都要“一以贯之”。

修己立人

子路曾向孔子请教过什么是君子,孔子依次回答说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从通过学习修养自己,到为自己之外的其他人带来安乐,再到为天下的百姓带来太平生活。孔子在给子路的回答中,已经暗含了“内圣外王”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