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打破常规

我觉得没有比“通常”这个词更让我感到别扭的词语了。

这个词语就像咒语一样,类似一个箱子将我的个性禁锢起来。虽然说可能有很多人一直都安于“通常”,但是“通常”到底又是什么呢?

“通常”和“非通常”到底有什么不同呢?“通常”就是前面已经出现过,大家都已经熟悉的情况。“非通常”就是还没有答案的情况。“非通常”对我来说,具有无限的可能并充满魅力。

我经常思索一个问题:我眼前所存在的事物,和世间所有的事物比起来,什么才算是“非通常”的?换句话说,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才是新生事物。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养成了这样一个毛病,每次做事情的时候,似乎总有一个声音在耳边萦绕:“通常来说,大家都不会这么做吧?”“通常来说,大家都会这么做!”“这才是通常的情况!”……

我不知道什么是通常,什么是非通常。我也对“非通常=不好”这种说法有过疑惑。

虽然我一直都很尊敬自己的父母,也敬重身边的长辈们,但是对于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通常”这个词,我完全理解不了。

进入中学之后,“通常”具备了一种可称之为强制性的力量,变成了校规,老师们开口闭口都是“通常”。“通常”也等同于“××样子”的一切事物。比如,中学生要理中学生样子的发型,穿中学生样子的服装,有中学生样子的举止。虽然我对此无法理解,但是,在校园里,存在着凌驾于校规之上的“通常”。

大家通常都是穿这样的衣服,大家通常都是和朋友们这样玩,大家通常都是这样说话。虽然,没有任何人规定大家都得这么做,大家也更不可能把这些都记在自己的学生记事本上。但是,确确实实存在着凌驾于校规之上,牢牢控制着大家的“通常”。

就拿现在这个时代来说吧,玩大家都在玩的游戏,用大家都在用的软件,穿大家都在穿的衣服,这些事情都无声无息地带有一种强制性,悄悄地影响着大家。最近,出现了“同调压力”日本心理学上的一个专业术语。所谓“同调”,就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自己会被迫与集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同调。这种“压力”,近年来在少年和青年中有日趋严重的趋势。这样一个词语,人们也开始慢慢使用这个词语。我却是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了被“通常”所掌控的这种“同调压力”的气氛,所谓“通常”也就是“大家什么都一样”。

因此,每当我看见那些常常将“通常”这个词挂在嘴边的大人时,就会不自觉地注意他们,并且心里很厌恶,很想对他们说:“又这么唠叨!”

我认为这对于我和我的同学们来说,就是惯常的谎言。他们常常说:“你不可以老是和别人的意见不统一。”他们的这种要求,其实就是让我们说谎。

事实上,本来就应该让大家拥有不同的意见,本来就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他们偏偏还要故意让大家都沉浸在一种天下和谐、意见统一的氛围里。每当我遇到这种情形,都会觉得忍无可忍。对于我这种偶尔也会提出一些不同意见的人来说,很难让我勉强自己加入到这种大众的队伍之中。

虽然我没有做过什么坏事,也非不良少年,但我很喜欢那些自由奔放、放任不羁的人,并且和他们都成了很好的朋友。他们是一群不愿意被安上“通常”这个帽子的人,是一群若是谈到“通常”,就会忍不住发飙的所谓“不良少年”。他们是一群畅所欲言、天马行空的“问题少年”。但是,就是这样的他们,让我感觉到了他们的自由洒脱。我非常喜欢他们。不过,即使如此,我还是没有办法成为他们的死党。因为不管怎么说,那时候的我还是一个喜欢独处的少年。

当年,我的那些被称为“不良少年”的朋友们就是被排除在“通常”之外的一群孩子。我认为这也正是他们的魅力所在,让他们区别于其他人。长大之后,我开始认识到:其实敢于被排除在“通常”之外,也正说明了你对自己有信心,你发现了你独具一格的新能量。

从和大家一样的训谕中挣脱出来,开始走自己的路。这与年龄无关,这是自立,是寻找自我旅程的开始。说句实在话,我虽然也有过许多的担心,但最后还是不知在何时选择了摆脱“通常”的生活方式——一个人独自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