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书写早期移民的屈辱与抗争

美国西部的城市旧金山与华侨移民和华文文学有着深厚的历史关联。它与留学生文学、新移民文学以及自由主义的写作共同构成美国华文文学的完整的历史图谱。以旧金山“天使岛诗文”为发轫而形成波澜的“草根文学”也成为美国华文文学的重要一支,他们的作品,无论是小说、散文或诗歌,均以华侨、华人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中的生命形态为主题,表现特定的文化思维。从内容到形式,都与早期的美国华文文学和留学生文学截然不同。

黄运基的小说《奔流》《狂潮》具有明显的自传色彩。在《奔流》的后记里,作家说,《奔流》众多的人物中“有我自己的影子,也有我的朋友的生活经历。小说所描写的许多事件,都是美国华侨耳熟能详的”黄运基:《奔流》,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第285页。。在《奔流》所展示的历史背景中,因诸多历史的原因,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的态度。作为移民,所在国与祖居国的关系好坏直接影响着移民的生活境况。小说中描写的美国移民局对刚刚上岸的华人长时期的关押、审查,就带有明显的歧视意味。移民入境后,美国政府又酝酿展开“坦白运动”,对华人进行政治迫害,这无疑也是当时中美关系趋于恶化的必然结果。小说中还有其他一些情节,如对中国史实的歪曲篡改、对爱国华人的骚扰恫吓、对华人庆祝大会的插手破坏等,也都反映出当时美国政府对新中国的非友好政策。这种政策导致在美华人的生存环境大大恶化了。因此,华人们从心底里希望中美两国能够和平共处,友好往来。

由于早期华人移民是在祖国极其贫弱动荡之际,背井离乡到海外谋生的,从事的又大都是比较低贱的工作,经常受到白人的欺负侮辱,因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孤儿意识。作者在小说《奔流》中借余荣祖之口说道:“你是不能明白华侨是海外孤儿的那种切身体会的。在祖国当孤儿,只不过无父无母,或者同父母各自分隔东西罢了。但是,海外华侨,无父无母的含义是既无家,亦无国。国势弱就受人欺负嘛。如是海外孤儿,无依无靠,不用说,就更受凌辱了。”这种意识,可以说凝聚了几代华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他们深刻认识到:每一个华夏子孙在异国他乡的命运都与祖国的强弱息息相关,荣辱与共。正是这种孤儿意识,激发起海外华人强烈的反殖民心态。黄万华认为黄运基的小说《奔流》是为海外草根阶层的文学立言,“身处逆境,既高扬起民族生存意志和抗争斗志,又毫不缓滞地融入居住国的文化进程,自尊自立而不自我封闭,这正是华人移民历史得以延绵不尽的活力所在。”黄万华:《美国华文文学论》,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小说《奔流》《狂潮》将第一代移民余荣祖饱受苦难之后的怯弱、忍耐与认命,余锦堂的热心、正义与抗争,第二代余念祖的自尊自立与抗争精神,都放置在风云变幻的大时代环境中予以刻画,还原了50年代以来这段充满屈辱、苦难、艰辛而又不断抗争、奋斗的移民史。小说还运用事实说明,现在新移民在美国所享受的民主自由权益,实际上是历代华人不断斗争的结果。《奔流》中的余念祖初到美国时,天使岛的“移民羁留所”虽然已经关闭,但入境前仍要扣押在旧金山移民局十三楼等候审讯。小说中的祥嫂,在乡下守了多年寡,好不容易盼到来旧金山与丈夫团聚,没想到一上岸就被拘留在移民局,而且一关就是两年,被逼得在浴室上吊自尽。这件事激怒了所有的新移民,大家联名抗议。他们的斗争受到旧金山华人社团组织的支持,余锦棠等正义华侨在市区举行了游行示威,并组织“维护华人新移民权益促进会”,委托“人权自由保障会”写信给移民局局长,各新闻媒体也纷纷报道了这件事。在各方面的压力下,移民局终于做出了让步。

因为身在海外,华人更需要众志成城。从华人的奋斗历史看,也正是因为团结,华人在海外才得以艰难地生存和发展。《奔流》中描写旧金山唐人街的形成,就形象地反映了华侨们团结一致、共抗欺压而争得一席生存之地的一段历史。在作品中占有较大篇幅的“移民局的斗争”这一事件,也生动地显示了华人同心协力,为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而进行有理有节有效抗争的智慧和勇气。

2011年,黄运基完成了他的“异乡三部曲”的第三部《巨浪》,“异乡三部曲”可以称为美国华人反抗西方殖民主义的史诗。第一部《奔流》展示的是中国移民艰难到美,在美忍辱继续迁徙。第二部《狂潮》展示的是美国华人觉醒,汇进美国社会波澜壮阔的大潮。而第三部《巨浪》展示的则是美国华人奋起维权从政,呼应美国少数族裔翻天覆地改变历史的诗篇。三部曲贯穿着一条明晰的历史发展脉络:“我们不是这块土地的‘过客’,我们是这个国家的主人。”黄运基:《奔流》,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第265页。三部曲是美国华人历史变迁的艺术体现。小说情节起点是华人遭受美国排华法案的迫害;落点是华裔参政形成社会热潮,以至美国参议院全票通过为排华法案道歉,美国华人终结百年耻辱,获得了迟来的正义。《巨浪》中,华人历史学家吴仲云对此做出历史概括:“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的先辈为美国这块土地所做出的贡献是伟大的。无论是建筑中央太平洋铁路,或是开拓处女地,对美国的农业、渔业、早期的手工业,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的先辈所受到的待遇却是令人发指的……直到今天,我们华人经过几代人的奋斗,才逐渐冲破压在我们头顶上的‘玻璃天花板’,越来越多的华人积极参政议政……”黄运基通过小说的具体描写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艺术概括。《奔流》《狂潮》展开了从天使岛华人被囚禁开始的一连串生活图景和事件,展示了华人“受辱—呐喊—奋起”的命运交响曲。《巨浪》则以众多个人命运进行曲构成全景式的华族命运交响曲。作家对现实、对历史的高度洞察和深邃透视,融聚于人物和情节的具象之中。

从黄运基的“异乡三部曲”来看,“草根文学”所表现的内容和人物,更加接近美国华人社会的历史风云变幻,更能表现华人特别是较底层的华人在美国世世代代拼搏中所经历的悲欢离合。“草根文学”扎根于华人社会则是华侨华人历史的必然。在美国从事华文文学创作的华人作家,他们的“灵魂的活动”,既传承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又汲取了西方以个体为中心的文化养料,这使他们创作出一批“洋味”十足、独具艺术风格、色彩斑斓的华文文学。在现阶段来说,可以用从“华侨”到“华人”,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来概括之。这是北美华人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