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明陈学明,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

本书作者宋园园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再到美国访学、做博后,一路走来虽艰辛,但成果颇丰。她对文学研究情有独钟,细想起来,她可谓是典型的中文系的才女,也是学者型教师。作者在访美期间接触到很多移民小说和华人作家,并且关注这个华人创作群体。

北美华文文学是近年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重镇和热土,将其与同时期其他地区的华文文学以及北美地区不同时期的华文文学进行比较,了解时代、地域、双重文化对文学作品、作家的影响是十分有必要的课题,我想作者的立意也在于此吧。

纵观当代文坛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从1979年首刊白先勇的小说《永远的尹雪艳》开始,二十多年来,世界华文文学虽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但有关北美文坛重地的研究,却如同一个原地打转的陀螺,很多人都在抽打,却始终拘泥在早期港台文学的研究格局之中,不仅研究的作家循环往复,研究的方式及关注的主题也一直未能有突破性的进展。尽管每一届有关海外文学研究的国际研讨会打出的口号都是“期望超越”,可当我们看到一篇一篇、一本一本的研究文字时,却不能不扼腕叹息:一个越滚越大的陀螺仍在原地旋转。研究一种新的文学现象,首先需要的是大规模的广泛评介。也许是由于时空的相隔,国内文坛给人的感觉是在“盲人摸象”,既达不到宏观的掌控,又容易造成局部的夸张。最早在国内介绍台港及海外作家作品的权威刊物《台港文学选刊》,数年来努力放眼华文世界,可谓功勋卓著,但评介的焦点依然多跟踪在台港的文学潮流之中,而一直未能进入海外创作的斑斓世界。阵地在北京的《世界华文文学》,目光虽搜索全球,但可惜在海外始终未能引起各路作家的普遍关注而未能形成应有的气候。国内其他的大小刊物就更是一鳞半爪,难窥全豹。在研究界,随着1979年对海外作家的开放,国内关于海外文学的研究在80年代正式开始起步。当年在各大学兴起的“港台文学”课,所建立的作家框架,基本上就是以台湾五六十年代的现代作家为主,乡土作家为辅,这样的研究格局竟一直延伸至今,并主导着海外文坛的研究方向,这显然隐藏着极大的偏颇和误区。因为很多来自台湾的现代作家,在海外并无大的创作成就,即使有,其中不少人也已成明日黄花,近十年来几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作品问世,如白先勇、聂华苓、陈若曦等(於梨华等虽一直未歇笔,但已不在文坛主流),显然,他们已不能再作为当今海外文学的主要代表。然而,当我们翻开任何一本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专业刊物,看到的几乎还是那几位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尽管学术界一直在呼吁寻求突破,渴望从文化学的角度、从比较文学的角度、从性别作家的角度更新固有的研究观念、研究方法,但却仍在原地旋转不前,不断地翻炒冷饭,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资讯的缺乏和距离感的隔膜。

本书作者试图用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来拉近这种文化隔膜,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考察文化认同、混杂、跨界、流亡离散、城市意识乃至与其交织在一起的性别研究和文化研究等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课题,通过研究北美华文文学来阐释其主要文化特征以及现代中国的文化进程与发展趋势,进而思考人类文化的整体命运。

北美华文文学是目前较为活跃的华文文学领域,特别是在严歌苓等华文作者作品被翻拍为电影并在国内热映的情况下,更加聚焦了文学理论研究者的目光,探究作者冷静审思中西文化的独到眼光以及新移民小说背后蕴藏的深刻寓意。因此,该书有一定的出版意义和市场价值。

看完书稿后,对于一直盘旋于我脑海中的问题,渐渐明晰了。作为作者的导师,我想对作者提出三个疑问。第一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要出国或移民,中国人出国或移民之后,又会怎样?第二个问题,假如他国没有中国移民,世界又会呈现怎样一幅文化图景?最后一个问题,假如华人移民在国外没有写作,假如没有移民文学,那又会怎样?这三个问题,相信本书的读者掩卷之余,当会同样陷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