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趁丧攻刘宋占河南数城

长相思,久离别,征夫去远芳音灭。湘水深,陇头咽。红罗斗帐里,绿绮清弦绝,逶迤百尺楼,愁思三秋结。

——南北朝·江总《长相思》

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拓跋珪又兴兵攻打高车部落,大破其军,俘虏近十万人,十五万马匹,上百万牛羊。此后北魏更是攻伐不断,时而与北部柔然相攻,时而与关中后秦交战,逐渐成为北方强国。

这一局面的开拓者——魏道武帝拓跋珪,虽早年功勋卓著,但晚年却未能善终。拓跋珪中年后,为了强身健体,经常服用一种叫“寒食散”的补药,但这种药只有短暂的作用,并不能真的改善体质,其中的化学物质反倒伤害了拓跋珪的精气神。这导致他变得心神不宁,猜忌多疑,时常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对大臣言语稍有不满,就立刻杀戮,搞得人心惶惶。

拓跋珪年轻时,初纳刘库仁侄女为妃,宠冠后宫,生子拓跋嗣。接着,俘虏了慕容宝幼女,因其姿色过人,即立为后。后又见自己母亲贺兰太后之妹美艳异常,竟杀了她本来的丈夫,硬夺为妃,产下一男,是为拓跋绍。

拓跋绍为人凶恶残忍,阴险叛逆,不遵礼教。他喜欢在大街小巷游逛,常常抢劫行人、砍杀射击猪狗来游戏取乐。拓跋珪气得将他倒吊在井内,直到其濒死才将其拉上来。

一天,拓跋珪的头疼病犯了,拓跋绍的母亲贺兰妃正好犯了些错误,于是道武帝破口大骂,将其关在宫内,声称要杀了她。贺兰夫人吓得不知所措,急忙派人向儿子求救。十六岁的拓跋绍一听,露出了他阴狠的一面。夜里,他与宦官相通,翻过宫墙,径入父皇拓跋珪所居的天安殿。侍卫察觉到了异常,直呼有贼,道武帝一惊而起,摸索身边,一件武器也没找到,竟被其子一刀砍死,终年三十九岁。

当时,齐王拓跋嗣不在都城,因为北魏实行的是“子贵母死”制度,拓跋珪决定立拓跋嗣为太子,必须杀其母。拓跋嗣知道父皇要杀母后,伤心不已,在其面前啜泣,惹得拓跋珪大怒,将他赶出了皇宫。后来道武帝听说儿子在家里还一直哭哭啼啼,要召其进宫训话。左右劝拓跋嗣不要入宫。于是拓跋嗣带了随从,跑出都城躲了起来。

听说宫内发生事变后,拓跋嗣便从外地赶回,白天藏在山里,晚上住在百姓家。百姓有很多人都知道这件事,高兴得奔走相告。拓跋绍收买人到处打听拓跋嗣的下落,打算杀了他。但文武官员们听说拓跋嗣的消息后,纷纷起来响应,争先恐后地出城迎接。

最后,拓跋嗣到达城西,皇宫卫士抓住拓跋绍,押送给他。拓跋嗣下令杀死拓跋绍母子,并诛杀拓跋绍手下武士以及做内应的宦官、宫女等十几人。

在魏道武帝前,拓跋氏还是鲜卑部落中文化落后的一支族群。在拓跋珪击败后燕进入中原后,鼓励农业生产,其奴隶主贵族也逐渐汉化为封建地主。同时,拓跋珪招纳汉族大地主参加统治集团,加快了鲜卑拓跋部的汉化进程。

拓跋嗣聪明睿智,宽厚弘毅,非常孝顺,正是接任帝位的最佳人选。在处理完拓跋绍之乱后,没过几天,年仅十八岁的拓跋嗣就举行了登基大典,改元永兴,大赦天下,史称魏明元帝。即位后,拓跋嗣积极采取有利于北魏发展的政策,如劝课农桑,打击贪官豪强……这些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北魏永兴二年(公元410年),拓跋嗣命南平公长孙嵩等人北伐柔然,后来又御驾亲征。柔然是游牧民族,听说魏明元帝亲自来攻,赶紧遁走。此后,柔然、北魏每年都会相互侵袭。北魏还在北部边境加强屯田,设置军镇,屯驻重兵,抵抗柔然的军事骚扰。

北魏神瑞三年(公元416年),刘裕出兵后秦,秦主姚泓向拓跋嗣求救,北魏群臣纷纷谏议,劝明元帝出兵,好从中获取利益。唯大臣崔浩进言:“现在西有赫连勃勃,北有柔然,所以陛下不能亲御六军,以免被一方趁机侵入。陛下治国有方,兵强马壮,但您的左右并没有能与之对抗的良将,不如静观其变。刘裕灭秦后,一定返回南方,他就像曹操一样,肯定会篡位,到时关中可尽为我有。”前文已经讲过,魏主并没有听取意见,还是派兵跟随魏军,导致魏军被刘裕杀得大败。拓跋嗣这才懊悔没有听崔浩之言。

北魏泰常五年(公元420年),刘裕果然迫晋恭帝禅位,自立为帝,拓跋嗣称赞崔浩有先见之明。当时,拓跋嗣走了其父拓跋珪的老路,为了求长生和壮阳,服用寒食散。加上拓跋嗣比他父皇吃药吃得还猛,没几年就感觉身体有异,他于是问崔浩接下来该如何施政。

崔浩知道皇帝的身体情况,遂劝他早立长子拓跋焘为太子,确定国本,将来才不会出现乱象。于是,在北魏泰常七年(公元422年),明元帝下诏,令年仅十二岁的拓跋焘以太子身份监国。这种监国有一套完整的办事机构,拓跋嗣暗中观察太子的政事决断能力,发现拓跋焘聪明伶俐,行事果断,可堪大任,这才放下心来。

同年秋,宋武帝刘裕病故,拓跋嗣准备趁机南伐,攻打宋国。崔浩又不同意,他认为魏、宋两国礼尚往来,古言讲“礼不伐丧”,如果这时攻打刘宋,北魏就会显得没有仁义。拓跋嗣则认为当年刘裕就是趁着秦主姚泓病故兴兵讨伐后秦,现在他只是效仿刘裕而已。崔浩说:“今时不同往日,姚泓病故,诸子争位,现刘裕虽死,但国家稳定,其城肯定难以攻打。”

拓跋嗣不听,亲自率大军南伐,崔浩建议先掠地,后攻城,但拓跋嗣还是选择了重点攻城,一番血战,最终攻克滑台、虎牢等军事重镇,但魏军同样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有些得不偿失。

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年末,因御驾亲征、积劳成疾,拓跋嗣病逝于西宫,时年三十二岁。不久,太子拓跋焘即位,改元始光,史称魏太武帝。

知识点思考 如何评价拓跋嗣的功绩?

魏明元帝拓跋嗣文武双全,治国有方,内迁民众,外卫边疆,重用崔浩等能臣,使北魏能更快地从游牧社会转向封建社会。虽英年早逝,但上承开国君主拓跋珪武功建国,下启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在北魏开国历史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