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結

我們對戰國簡帛字迹特徵的分類,是利用現代筆迹學對現代漢字的字迹特徵分類原理進行的。參看公安部政治部《筆迹檢驗》,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年;又閻萍、孟朝陽:《文件檢驗簡明教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又賈玉文、鄒明理:《中國刑事科學技術大全·文件檢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2年;又李文:《筆迹鑒定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由於戰國簡帛字迹與現代筆迹學研究的對象,如書寫工具、書寫載體、書手的書寫姿勢等方面差别較大,尤其是戰國簡帛字迹與現代漢字的字體差别很大,所以我們在利用現代筆迹學對字迹特徵分類的同時,根據戰國簡帛字迹自身的特點,對其特徵的分類做了許多調整,正因如此,也使我們對戰國簡帛字迹特徵的描述更加系統、科學。

利用上述的這些特徵,分析比較戰國簡帛字迹特徵,其方法主要是在重複出現的字、偏旁、筆畫、符號等痕迹中選取相似的或有差異的特徵,從中找出書寫者的書寫習慣及特性。由於這些特徵是存在共性與特性、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這就要求我們對戰國竹簡字迹的研究不能單靠其中某一特徵來判定,要把幾種字迹特徵綜合比較後,纔能審慎地做出結論。例如郭店《緇衣》、《五行》、《魯穆公問子思》、《窮達以時》與上博《孔子詩論》、《子羔》、《衣》等篇都是具備較高書寫水平特徵的,那麽書寫水平就不是比較這幾篇簡文字迹的重要因素,我們就要看它們運筆方法等方面的字迹特徵。

上述這些特徵不僅僅適用於戰國簡帛字迹,其中許多特徵是適用於整個古文字字迹材料的,如甲骨文字迹的分類,不過針對不同書寫工具及書寫載體上的字迹,其特徵的分析總結要略微有些變化。隨着古文字字迹學的不斷發展前進,相信會有更多的機會把上述這些字迹特徵的研究方法應用到其他材料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