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自己被“利用”的价值

哈佛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受欲望支配和驱动的,社交行为也是如此,平白无故的交际关系非常罕见,要么是因为情感的需要,要么就是利益的驱使。社交场合往往不可避免地要掺杂一些功利性,社交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实现对方的利用价值,这不是周瑜打黄盖的单向利用与被利用,更多的是相互利用、相互满足。

想要得到更多的利益,就必须懂得出卖自身的价值。只有不断增加自身吸引力,对方才会更加关注你的存在。有人说被人利用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你没有被利用的价值,这话很有道理,每个人存在的价值几乎都从别人那里得到证实,当一个人失去吸引力时,实际上就等于失去了价值。

约瑟夫·休默天资平平,但他十分勤奋,且意志坚定。他的父亲早逝,母亲则在蒙特罗斯开了一家小店铺,含辛茹苦地把几个孩子拉扯大。后来,母亲把约瑟夫·休默送到了一位外科医生那儿去学习,希望他长大后能从医。约瑟夫·休默毕业之后,在东印度公司获得了军校学员医生的身份。

工作后的约瑟夫·休默十分卖力,甚至可以说是狂热,我们无法找出第二个像约瑟夫·休默一样拼命工作的人了,也没有人像他那样严谨地生活。由于他的勤奋和认真,深得上司的信任,进而不断被提拔。1803年,马哈特战争爆发,约瑟夫·休默随鲍威尔将军出征,在战争中,负责翻译的人员牺牲了,约瑟夫·休默便开始学习和研究当地语言,最后成功接替了翻译的工作,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随后,约瑟夫·休默被任命为医疗队的队长。但是,他的工作能力远不止这些,他另外还当出纳员、投递员。工作越多,他就越开心,劲头也越足。同时,他还签约负责提供军需品,在有利于部队的同时,也有利于他自己。回到英国之后的约瑟夫·休默已经有了可观的积蓄,而他的事业,更是蒸蒸日上。

想要提高社交的成功率,就应该注意提高自身被利用的价值,自身的利用价值能够有效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成为联系和增强感情的纽带,而且双方关系的亲密程度往往取决于利用与被利用的价值大小,价值越大,吸引力也就越大,反之,受关注的程度就越小。付出与回报总是成正比的,被利用得越多,所得到的关注和利益自然也就越多。

在哈佛,所有的课程都是针对相应的事例研究展开的,学生们必须要在上课之前阅读一件事例,然后对事例提出分析、解决的方法。若你在课堂上发言不积极的话,你的成绩很可能不达标,并因此而被退学。

为了可以获得更高的课前准备效率,同学们会自发地组成5人左右的学习小组,这是一个完全的竞争市场。组建学习小组时,年级里的全体学生(一般超过800人)会集一堂,大体每100个人为一批,每人有30秒的时间去做自我介绍,此时,个人是否有能力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便成了是否能进入优秀小组的标准。

在进入学习小组后,个人也要拼命做好时刻向所属小组贡献自我力量的准备。同组中的人经常会讨论,在该组中大家是否都做出了同等的贡献,是否存在不劳而获的人。若大家认为存在不公平的话,那么“摸鱼”的人便会受到群体的指责:“他没有拿出自己的价值!”“好吧,我们以后也不再和他合作!”并会被排挤出局。

而且,很多学习都会将小组看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在这个组织中,大家可以了解到那些与自己志趣相投、资质相同的人,而这些人往往是今后创业时的最佳伙伴。因此,每个人都会以苛刻的眼光对彼此进行观察:“他有什么能力?”“他隐藏着多少成功的可能性?”

在学习刚开始时,由于成绩还不明朗,因此,在进行组员选择时,大家都是通过实际性的讨论与商业性的谈话、闲谈来了解对方,以判断彼此之间是否存在互补的经历与技能,是否值得自己去交往。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立场、独特性便显出了重要性。而那些能够明确体现自己对小组贡献很重要的人,总是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哈佛校园里流传着这样的话:“没能力的人千方百计想去利用别人,有能力的人反而想方设法地被人利用。”利用别人的出于一种欲望和野心,被利用的则源于一种心计和智谋,被利用的人往往是生活中的强者。真正懂得去实现自己价值的人,会把它当成一项高明的投资,所以,当个人的价值受到别人的重视时,一定要保持一种共赢的心态,努力提高自己被利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