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掘,从关系里找关系

许多年轻人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自己之所以无法成功,是因为身边没有强有力的关系来辅佐自己。在这个“人脉左右未来”的时代里,从表面来看,这样的理由的确可以成立,但是若仔细推敲的话便会发现,这种借口根本就无法成立,没有关系只能证明缺乏扩展自我关系的能力。其实,每个人身边都有一座“人脉矿山”,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能力从“矿山”里面发掘关系。

“人脉矿山”是人生中永远处于待开发状态的资源。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能力终归是有限的,孤军奋战、单打独斗终归无法成为领域内的常青树。所以,我们需要眼光向外,面向社会,借助他人的力量与众人的扶持,充分发掘身边的各种关系。谁能做到这一点,谁便能胜人一筹,成为人生路上的领先者。

史蒂文于193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当时在美国,大学生数量并不多,而像他这样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于是,他满怀信心地认为,只要用心,找到一份好工作根本不算难事。谁知,在找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因为时逢美国经济大萧条,再加上他没有工作经验,又缺乏足够的行业背景,居然没有一家公司愿意接受他。

正当史蒂文沮丧不已时,他的父亲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说一家大型的企业已经同意聘请他,并为他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职位。史蒂文的父亲是一名记者,由于工作关系,他经常会采访一些商界精英人士,久而久之就和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了朋友。有一次,他的父亲结识了一位叫迪克兰的先生,这是一家全球知名企业的董事长。几年前,迪克兰因为被竞争对手揭发税务问题而入狱服刑。史蒂文的父亲发现,对方控诉迪克兰逃税的案件有些失实,于是赶赴监狱采访了迪克兰,写了一些公正的报道。不久迪克兰获释,他对史蒂文的父亲万分感激。

当迪克兰得知史蒂文大学毕业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时,就主动向史蒂文的父亲提议,希望孩子到自己的公司来工作。史蒂文万分惊喜,当即便打电话到迪克兰的办公室,一开始,秘书借口董事长很忙而不给转接,后来史蒂文提到了父亲的名字,才得到了与迪克兰通话的机会。

迪克兰让史蒂文第二天上午10点直接到自己的办公室面谈。第二天,史蒂文穿着正装,带着简历和荣誉证书如约而至,令他备感意外的是,迪克兰亲切地接待了他,面试也变成了聊天。迪克兰兴致勃勃地聊着史蒂文父亲的那一段狱中采访,整个谈话过程轻松愉快。最后,史蒂文被迪克兰指派到集团旗下最赚钱的分公司任职。

几十年后,史蒂文成了这家分公司的总经理,而迪克兰已经去世。每当回忆起当年的事情,他都充满感慨地说:“如果没有迪克兰的重用,恐怕就没有我的今天。”

不要总是以为自己的身边没有有价值的关系,其实,你所认识的每一个人可能都有一个你并不知道的重要关系。可以说,一个人获得成功机会的多少,与其能够发掘、利用这种关系的敏感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对于仕途之人来说,这种关系就是靠山,对于商界之人来说,这种关系就是你需要重点整合的资源。利用好了这种间接的关系,你的发展便会出现极大的不同。

美国有两个罗斯福总统,老罗斯福是指西奥多·罗斯福,与小罗斯福是叔侄关系。小罗斯福从考入哈佛大学后,就一直雄心勃勃想出人头地。他曾想借体育扬名,可惜没有成功,于是他又看中了哈佛校刊《绯红报》,因为做校刊的编辑同样引人注目。但是要怎样才能成为校刊的编辑呢?他自然想到了堂叔老罗斯福。

老罗斯福当时正担任纽约州州长。一天,小罗斯福来到堂叔家里,称哈佛学生都很崇拜老罗斯福,尤其想听听他的演说,一睹州长的风采。老罗斯福一时兴起,便跟随小罗斯福来到哈佛大学发表了一场演说。演说从头至尾都是小罗斯福一手操办,而且,演说结束后,老罗斯福又接受了小罗斯福的单独采访。这样一来,校刊编辑部便注意到了小罗斯福,认为他有当记者的天赋,于是吸收他做了助理编辑。

哈佛社会学家认为,关系其实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互相交融之下的产物。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由单一关系向外不断推演而出的关系网,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同盟,这是一个有心营造、缓慢积累的过程。营造关系网的成功需要你长期的坚持,不可半途而废,否则你的关系网便会由此中断,你所能利用的人脉也不会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