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实用文献翻译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集全民族智慧谋取民族复兴的全新历史时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对外交流空前活跃,中国的翻译事业蒸蒸日上,硕果累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以科技和经贸文献为代表的实用文体翻译在这一阶段迅速发展,在翻译市场中所占比例不断攀升,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腾飞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翻译促进经济发展

据2014年《中国翻译服务市场调查报告》,截至2013年底,中国从事翻译及相关服务的企业已达55 975家,从2011年到2013年,年均增幅达到25%,可见中国翻译产业正蓬勃发展。其中发展最快的是软件翻译,在我国的翻译服务市场上,实用性翻译所占比重较大。最近三十年,翻译直接为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服务。翻译活动贯穿涉外经济活动,如对外经济贸易往来、合同签署等都不能缺少翻译,可以说翻译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把钥匙,成为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和知识产业,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众所周知,翻译作为一种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以翻译服务获取货币商品的商业活动,是第三产业中的一股新兴力量,属于技术知识服务业。翻译服务提供商利用语言方面的专业技术优势向客户提供知识密集型服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翻译产业化,即是以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基础,以翻译活动为载体,把翻译活动同其他产业相结合,提高其他产业的附加价值。这就需要采取现代化的翻译技术,进行专门化的翻译生产,对于翻译质量要有可行的量化手段。一个产业的形成,还需要上下游相关产业形成链条结构,相互配合。翻译的需求是这个产业的上游客户,翻译技术与人才培训是下游的技术与人才支持,翻译企业、翻译协会、翻译公司等机构是这个产业的中间环节。虽然中国的翻译市场刚刚起步,具体运作也缺乏具体的规范,译员的素质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翻译活动逐步市场化,同其他产业结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翻译促进中国对外交流

著名作家于冠西说:“人类文化从整体来说,是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汇聚、交流的产物。”不同文化的交流必须通过翻译来完成,没有翻译就没有文化交流。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相互转换的过程,更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环境氛围、独特思维方法、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造就了不同文化的独特内涵和文化特色,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阻碍了信息的交流和沟通,而减少文化差异、促进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的一大有效途径就是翻译。当今世界,文化融合成为世界文化交往的发展趋势。作为开放的动态性系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渗透力,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吸纳、融合,增进了人们的相互理解,增加了人们的相互认同,这使得翻译这种跨文化交流所面对的障碍越来越少,语言沟通越来越顺畅。因此,译者要把握原作品所属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习俗,强化保护原语文化意识,深度了解原作品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增进文化融合,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和传播。(113)

在传媒世界化的今天,跨文化的传播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表现出的对中国信息的需求、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同中国文化进行交流的热情前所未有。而中国对外交往的经历表明,尽管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但是在国际上的使用还有相当的局限,因此,中国文化走出去要过的第一关仍然是翻译关。而在国际交流的大舞台上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精彩纷呈的过程中,翻译一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114)

但因为中西语言与文化差异较大,为了能使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翻译成为重中之重。虽然中国典籍翻译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的北魏时期(115),但中国作品经翻译大量进入国外主要在当代。著名美国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翻译了萧红、白先勇、杨绛、冯骥才、古华、贾平凹和莫言等人的作品,为中国现当代作品的外译和中国文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国内外知名出版社合作推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长江文艺出版社与英国企鹅出版社合作翻译出版《狼图腾》的做法引起了广泛关注,有望为中国现当代作品走向世界提供一种有效的模式。2006年,美国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协商合作,推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集”的出版计划。谢天振称“这样的合作方式必将大幅度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使欧美读者欣赏到更多的中国现当代作品”。(116)

另一个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显著成果是《毛泽东选集》的翻译与国际传播。国家组织大批专家学者对中国民族独立的经验与思想精髓进行梳理、归类和出版,主动向世界推介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以毛泽东著作的翻译为载体和平台,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一对外文化传播工程不仅提升了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而且满足了第三世界国家以及发达国家革命政党了解中国的需求。《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反映,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兴趣,尤其受到亚非拉国家、政党领袖和组织机构的高度关注。借鉴和学习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股世界性的潮流。据方厚枢先生的统计,除中国外,全世界还有54个国家与地区也翻译出版了毛泽东著作,有39个国家与地区在报刊上发表毛泽东著作和《毛泽东诗词》,有20个国家以20种文字翻译出版《毛泽东语录》,共有35种版本。毛泽东著作的对外成功传播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走向世界,推介中国政治智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117)

本讲首先简要回顾了自有翻译记载以来三千多年间的六次翻译大潮,梳理了中国翻译史上最突出的翻译活动,并论述了这些翻译活动对当代中国各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佛经翻译活动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包括:(1)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语言;(2)丰富了汉语的音韵、语法和文体;(3)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包括文学题材、文学结构以及文学语言方面。科技翻译活动促进了中国科学的发展、科技翻译机构的创立和翻译理论的初步形成。社会文学翻译活动对当代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引进了西方的思想文化;(2)改变了清末“唯中国有文学”的文化优越感;(3)改变了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道德观;(4)促进了“白话文革命”;(5)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6)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实用文献翻译活动则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由于篇幅有限,不可能覆盖翻译的方方面面,仅选取最重要的部分来探讨,此讲权当作抛砖引玉。

本讲思考题

1. 中国的翻译主要分为几大潮?为什么?

2. 佛经翻译在哪些方面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3. 佛经翻译对汉语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4.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大潮有何特点?

5. 结合清末民初的社会环境谈谈其对清末民初的翻译大潮的影响。

6. 清末民初的社会科学文化翻译大潮对当今中国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哪些方面?

7. 清末民初的翻译大潮在哪一方面的影响最为深远?

8. 为什么严复和林纾被认为是我国近代最重要的翻译家?

9. 改革开放至今的翻译特点是什么?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10. 不同翻译大潮对文学发展的作用有何区别?


(1)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第3页.

(2) 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297页.

(3) 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295-304页.

(4) 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A].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95页.

(5)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第18-19页.

(6)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第19页.

(7)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第23页.

(8)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第23页.

(9) 卢峰,同明辉.论东汉佛经翻译家支谦[J].考试周刊,2011 (10): 29.

(10) 卢峰,同明辉.论东汉佛经翻译家支谦[J].考试周刊,2011 (10): 32.

(11) 卢峰,同明辉.论东汉佛经翻译家支谦[J].考试周刊,2011 (10): 40.

(12) 卢峰,同明辉.论东汉佛经翻译家支谦[J].考试周刊,2011 (10): 40.

(13) 唐英姿.第一次科技翻译高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1 (19): 216.

(14)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36页.

(15)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第406-407页.

(16)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第406-407页.

(17)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A].欧阳哲生主编.胡适文集(第二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第6页.

(18) 陈独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第44页.

(19)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63页.

(20) 陈有进.新中国60年翻译出版的马列著作[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 10 (5): 13.

(21) 张生祥.《毛泽东选集》的传播为中国拓展国际话语空间[EB/OL].https://www.wxyjs.org.cn/jgylzywxyj/201312/t20131206_146852.htm.

(22) 马祖毅.中国翻译通史(第一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第144页.

(23)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41页.

(24) 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A].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06页.

(25) 杜爱贤.谈谈佛经翻译对汉语的影响[J].世界宗教文化,2000 (2): 48-49.

(26) 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A].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06页.

(27) 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A].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06页.

(28) 楞严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2,第188页.

(29) 杨艳.佛经翻译与汉语四字格的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1): 120.

(30) 史有为.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第173-212页.

(31) 朱庆之.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J].中国语文,1992 (4): 32.

(32)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第85-86页.

(33) 胡适.佛教的翻译文学[A].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15页.

(34) 鸠摩罗什.为僧睿论西方辞体[A].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34页.

(35)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第252页.

(36) 赵国华.论孙悟空神猴形象的来历——西游记与印度文学比较研究之一[J].南亚研究,1986 (1): 39.

(37)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47页.

(38) 季羡林.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第168页.

(39)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9,第180页.

(40) 薛克翘.佛教与中国文化[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第117页.

(41) 唐英姿.第一次科技翻译高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1 (19): 217.

(42) 赵文利.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与中国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1998 (4): 36-37.

(43) 唐英姿.第一次科技翻译高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1 (19): 217.

(44) 唐英姿.第一次科技翻译高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1 (19): 217.

(45) 唐英姿.第一次科技翻译高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1 (19): 217.

(46)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第366页.

(47)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51页.

(48)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52页.

(49) 胡适.我的信仰[A].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一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第11页.

(50) 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第12页.

(51) 陈高华,童芍素.中国妇女通史(民国卷)[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0,第1页.

(52) 陈高华,童芍素.中国妇女通史(民国卷)[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0,第10页.

(53) 陈高华,童芍素.中国妇女通史(民国卷)[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0,第1页.

(54) 赵立军.20世纪初女性报刊《女子世界》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第11页.

(55) 邵雍.中国近代妇女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第4-6页.

(56) 邵雍.中国近代妇女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第22页.

(57) 金一.《女子世界》发刊词[J].女子世界,1904 (1): 1.

(58)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53页.

(59) 马祖毅.中国翻译史(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第659页.

(60) 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第5页.

(61) 林纾.《译林》序[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42页.

(62)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54页.

(63)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55页.

(64) 周作人.林琴南与罗振玉[A].钟淑河编.周作人文类编(第八卷)[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第721页.

(65)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55页.

(66) 鲁迅.《域外小说集》序言[A].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鲁迅全集(第十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68页.

(67) 徐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M].长沙:岳麓书社,2011,第48页.

(68) 寅半生.读《迦因小传》两译本书后[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第250页.

(69)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57页.

(70)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57页.

(71)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57页.

(72)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58页.

(73) 周桂笙.《歇洛克复生侦探案》弁言[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135页.

(74) 李德超,邓静.清末民初侦探小说翻译热潮探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 (2): 2.

(75) 中国老少年.《中国侦探案》弁言[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213页.

(76) 周树人.《月界旅行》辨言[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第68页.

(77) 陈新良.我国近代科学小说翻译简论[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7): 105.

(78)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60页.

(79)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60页.

(80) 胡适.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A].欧阳哲生主编.胡适文集(第一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109页.

(81) 胡适.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A].欧阳哲生主编.胡适文集(第一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109页.

(82) 胡适.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A].欧阳哲生主编.胡适文集(第一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108页.

(83) 郑振铎.语体文欧化之我观[J].小说月报,1921 (12): 6.

(84) 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A].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鲁迅全集(第四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99-204页.

(85)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61页.

(86) 胡适.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A].欧阳哲生主编.胡适文集(第一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第108页.

(87) 朱自清.新语言[A].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八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第294页.

(88) 孙永兰.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评议[J].群文天地,2010 (10): 76.

(89) 黎照.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第623页.

(90) 于兴汉.中国近代白话文运动的历史透视[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 (2): 31.

(91)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65页.

(92)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64页.

(93) 饮冰.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51页.

(94)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65页.

(95)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第23页.

(96)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第23页.

(97) 林纾.译《孝女耐儿传》序[A].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240页.

(98)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39页.

(99)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67页.

(100) 胡适.谈新诗[A].欧阳哲生主编.胡适文集(第二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第134页.

(101)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69页.

(102)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第116页.

(103)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73页.

(104)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74页.

(105) 冯至.谈梁遇春[J].新文学史料,1984 (1): 111.

(106)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74页.

(107) 李伟.中国近代翻译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5,第285页.

(108) 李白玲.从翻译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J].上海翻译,2009 (1): 67.

(109) 李白玲.从翻译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J].上海翻译,2009 (1): 68.

(110) 方红,王克非.《共产党宣言》中日首个全译本比较研究[J].中国翻译,2014 (6): 34.

(111) 李伟.中国近代翻译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5,第293页.

(112) 李白玲.从翻译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J].上海翻译,2009 (1): 67.

(113) 刘宇.翻译与文化交流[EB/OL].http://www.cctb.net/bygz/zzby/byyj/201411/t20141126_315197.htm.

(114) 周明伟.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第一关是翻译关[EB/OL].http://www.tac-online.org.cn/ch/tran/2011-09/30/content_4519383.htm.

(115)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221页.

(116)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227页.

(117) 张生祥.翻译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EB/OL].http://www.cssn.cn/yyx/yyx_yyxsdt/201411/t20141126_1416557_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