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乖”的孩子却不一定讨人喜欢

我们知道,一个拥有强大气场的孩子,其实是他的个人魅力在深深吸引着别人,也就是说,孩子的性格、言行举止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显得与众不同,很有个性。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要想使我们的孩子气场好,就必须打造他的个性化因素。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做家长的,总是喜欢拿着放大镜来审视孩子的一言一行,把“乖”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是一个“好孩子”的唯一标准。这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只有乖乖听父母、老师话的孩子,才是让人省心、让人放心、让人喜欢的“好孩子”。于是,一旦孩子出现顶嘴、对抗的情形,家长就开始恼火、唠叨、训斥,甚至以打骂来试图“逼”孩子听话。岂不知,如此教育方式很让孩子受伤。因为孩子再小,他也有自己的自尊和主见,同时表现自我的欲望也很强烈,但是大人们的“乖孩子”这个“理想模板”就像孙悟空的紧箍咒,使孩子不敢越雷池一步。长此以往,孩子必然会养成唯唯诺诺、随波逐流的性格。这样一来,缺乏了自我的个性,孩子的气场中怎么还会有吸引别人注意力的闪光点呢?

所以我觉得,养育一个孩子,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方式,都比不上让孩子做他自己,使其拥有一个真实自然的成长过程更重要。

邻居家有个孩子叫美琪,这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好奇心非常强,别看是个女孩子,经常跟在男孩屁股后面做一些冒险的事,比如捉毛毛虫、捅马蜂窝等等,甚至还经常大声和爸爸妈妈进行辩驳,针对某些事说出自己的想法。面对这一切,美琪的爸爸妈妈觉得不能“容忍”,因为他俩都属于那种传统式的家长,总觉得女儿这样的性格不好,女孩子嘛,就应该乖乖听父母的话,动不动就冒险、顶嘴,这样下去还怎么得了?所以,此后父母再发现美琪有调皮捣蛋和辩驳的言行,就对其大加斥责,爸爸甚至还打过她两巴掌。于是,慢慢地,在父母的严厉约束下,美琪变得越来越乖巧听话,什么事都完全按照父母的吩咐去做。

美琪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让同学们回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做一个小动物的手工折纸。可是回到家,美琪却不敢开口跟父母说,因为她觉得用纸叠东西,也属于玩,而父母在这方面一向对她严格限制的。所以,直到吃了晚饭,写完了作业,美琪还是磨磨蹭蹭不愿意上床睡觉。见此情形,爸爸生气了,大声训斥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乖!快睡觉去!”

一看爸爸发了火,美琪害怕了,眼泪马上流了出来,她小声小气地说:“今天……今天老师让你们帮我做个小动物折纸……”爸爸想也没想,大声说:“这都什么时候了?做什么折纸!你怎么不早说?再说家里也没彩纸,怎么叠?”美琪张了张嘴,刚想说邻居童童家有,但是一看爸爸严厉的面孔,马上又把这句话给咽了回去。

第二天,美琪的妈妈正在上班,老师打来了电话,说你家美琪今天怎么没来?一听此话,妈妈的头嗡了一下:自己早上明明把女儿送到了学校大门口,老师怎么会说没来呢?搁下电话,妈妈赶紧打车去了学校。一进校园,她就看见女儿正蹲在花坛边低头哭泣。仔细询问后这才知道,原来美琪害怕昨天晚上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折纸,会受批评,所以这才躲在校园里不敢进教室。

看着面前眼睛哭得通红,胆小害怕的女儿,美琪的妈妈不由得长叹一口气,她这才觉得,孩子太乖,太听话,未必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