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房小厨(食在家常系列)
- 甘智荣
- 1654字
- 2021-03-26 15:40:52
调味秘诀
调味是一道菜肴加热制熟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入味与否,美味与否,则取决于烹饪者的调味技巧与烹饪经验。
调味原则
1.因菜调味。要熟悉各种调料的性质和用量,结合菜肴的口味正确、适量投放。对于滋味较丰富的菜式,要特别留意主料、辅料、调料的主次关系,或酸甜,或香辣,或咸鲜,调料的用量适度至关重要。
2.因料调味。对于新鲜蔬菜、鱼虾等食材,调味宜淡,应避免过度调味而掩盖其天然鲜味,以免有画蛇添足之嫌;对于不新鲜或腥膻味较重的食材,可使用糖、醋、料酒、葱、姜、蒜、胡椒粉等来帮助祛除异味、祛除腥膻、增添鲜味;而对于自身鲜味不足的食材,可适当加量调味来补足鲜味。
3.因时因地因人调味。不同的时节,人的口味会根据温度、环境发生细微的变化,如在寒冷的冬天,人更偏爱甘厚肥浓的菜品,而到了炎热的夏季则更偏爱清淡爽口的菜品。不同地域的人其口味偏爱也大相径庭,这与当地的气候、物产、人文环境、饮食习惯相关,因此在烹饪调味时要有所侧重,在遵循菜肴基本风味特征的前提下,做到以人为本、因人调味。
4.选料得当。菜肴的风味特征与选料、配料息息相关,优质的食材、调料是获取最佳风味的钥匙。通常来说,烹制地方风味以选用该地食材、调料优先,如在烹制川菜时,若选用四川当地的食材、辣椒、花椒、盐,口味会更加纯正、地道。
何时调味
若要将烹饪调味的过程加以细分,人们可以发现通常有三个关键的调味时间点:一是加热前的调味,二是加热中的调味,三是加热后的调味。
加热前的调味,通常是有选择地保留食材的某个基本味,同时注意剔除某些腥膻气味。如使用盐、料酒、酱油等调味品或特殊汤汁、作料对一些材料加以浸渍、搅拌等,使后者完成初步的入味。
加热中的调味,即是在烹饪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时机参照菜肴的基本调味要求,依个人口味加以调味,这一步将决定菜肴的最终口味,菜肴或酸,或甜,或苦,或辣,或咸的特征也由此开始正式显现。
加热后的调味,通常被看作是一种“辅助调味”,它将对加热后的菜肴某些风味上的不足加以弥补,使其色、香、味的特征更丰富、更均衡,如某些菜品盛盘后会额外撒椒盐、芝麻,额外浇上酱料、汤汁、辣椒油,额外配以调味的小料等。
常见调味品
盐
盐是人们加工烹饪食物最常用的调味品,被称为“百味之王”。它具有咸的味道,烹饪时适量加入可用于调味、提鲜、解腻、去腥。通常在炒肉菜时,炒至八成熟时是放盐的最佳时机,否则肉的口感容易变老;而在炒素菜时宜早放盐,便于蔬菜热熟的同时,减少营养成分的流失。
醋
醋是一种发酵的酸味液态调味品,它以酸味为主,且有芳香味。醋在烹饪中的价值在于去腥解腻,增加鲜味和香味。烹饪加醋的最佳时机在“两头”,有些蔬菜下锅后立刻加醋能帮助减轻维生素在高温加热中的损失;而一些厚味、油腻的肉类菜,在出锅前加一点醋有利于解腻、增香。
料酒
料酒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酿制的液态调料,它具有柔和的酒味和特殊的香气,在烹饪中的主要作用就是祛腥解腻、增加鲜味和香气。对于腥膻味较重的鱼、肉类,烹饪前以料酒浸渍能帮助去除异味。此外,料酒通常在烹饪过程中锅内温度最高时加入,可以使腥膻味与乙醇溶解,并一同挥发掉。
糖
糖是人们生活中频繁出现的调料,它具有甜的味道。人们在烹饪时添加糖,赋予菜肴甜味、香气和色泽,也能缓和酸味和辣味的刺激,同时让食材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潮润状态与柔嫩的口感。在制作糖醋鱼时,宜先放糖后放盐,以利于甜味入味;其他简单菜肴以糖调味,则在炒菜过程中加入。
酱油
酱油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它具有独特的酱香,滋味鲜美,烹饪时添加酱油可增加香味,使菜色浓丽,有助于促进食欲。根据烹饪方法与要求的不同,酱油的使用方法也大不一样,由于在锅里高温久煮会破坏酱油的营养成分并失去鲜味,因此烹饪时多数建议在即将出锅之前放酱油。
味精
味精是从大豆、小麦、海带及其他含蛋白质物质中提取的,味道鲜美,在烹饪中主要起到提鲜、助香、增味的作用。当烹饪时锅内温度达到120℃以上时,味精会变成焦化谷氨酸钠,不仅没有鲜味,还有毒性;而味精在70℃~90℃时的调味效果最好,所以最好的加入时机是炒好起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