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祈祷
- (法)马歇尔·莫斯(Marcel Mauss)
- 1953字
- 2020-07-09 19:50:04
中译者前言
在考古挖掘中发现一处未完工的建筑遗迹,或者在艺术品的鉴赏中分析一幅没有完成的画作,都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这些未竟之作就好像还没有被泥土或植被覆盖的岩壁,它裸露在外的沉积层向人们透露着它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秘密。文字的生产也是如此。在当今的社会科学研究和学习中,我们很难有机会接触到类似的作品,但这里的《论祈祷》是一个例外,它是法国著名人类学家莫斯(Marcel Mauss)终其一生没有完成的作品,然而其中相当多的、已经写出来的部分却有幸保存下来,得以出版。
莫斯一直是我们讨论得最多的人类学家之一,无论是在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课堂、讨论班(seminar)上,还是老师、同学们在已经出版的著作、论文中,他的名字都常常处在显著的位置。其中的原因或许是,莫斯的理论著作对于当今中国人类学思考特别有启发。莫斯继承了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主张从社会性的高度来思考文化现象,这对于目前社会科学中盛行的个体主义观点有极强的批判性;他注重保存地方文化的整体性,回避西方概念的先入为主,从文化现象本身的内涵出发,概括一般性的理论,这对于要反思具有文化帝国主义色彩的西方社会科学、对于用汉语写作的中国人类学,有不少借鉴意义;此外,莫斯还是古式社会人—物混融关系、象征研究的先驱,在最近对他的《技术、技艺与文明》的阅读中,我们又发现他对超越社会的更大体系的思考,他的这些先见,对于长久沉浸在“国族”、人/物二分等现代意识中的我们,无疑是一缕清风。
恐怕是出于对学术重建事业的献身精神,莫斯并没有足够的时间花在自己的研究上,他的著作往往以简洁著称。比如他最负盛名的《礼物》,虽是本小册子,却值得反复阅读很多遍。莫斯的论点清晰,论据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但其言简意赅却常常令读者难以把握细节上的理路和看法。《论祈祷》这部莫斯没有完成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更充分地认识这个问题。这本书中有很大的篇幅呈现了莫斯在使用“祈祷”这个概念时是如何小心翼翼地不使其沦为基督教意义上的概念,从更一般的特性来把握祈祷这种口头仪式的特征。在这本书中,对祈祷范畴的界定已经完成,读者可以体会到莫斯在这里与他其他作品的呼应。莫斯强调祈祷是一种社会现象,在论证的过程中,读者可以发现其中与他的“巫术”、“人观”等研究紧密联系的思考;读者亦可了解他是如何实践《技术、技艺与文明》中关于更大体系的思想,莫斯在对澳大利亚土著因提丘玛庆典的比较研究中,将整个澳大利亚视为一个社会的集合(family of societies),部落、社会和群体虽彼此区别、广泛分布,却存在着社会制度和文化上的普遍联系,为比较和抽象一般结论提供了切实的基础。
毫无疑问,读者在《论祈祷》中也能领略到莫斯深厚的希伯莱文、梵语和民族志文献功底。当然,莫斯遇到的困难或许也是出在民族志上的。不充分的、良莠不齐的民族志报告使得他在对澳大利亚土著的具体仪式进行判断时犹豫不决,这也是他没能完成这项研究的重要原因。思考莫斯遗留下来的问题,是我们的荣幸,尤其在今天,口头仪式研究以各种时髦的名目浮躁地流行起来时,莫斯这本不敢封笔的论文于我们就更是一种鞭策了。读者也完全有权利像附录评论作者墨菲(Howard Morphy)那样,从莫斯的思考过程里反思他可能存在的失误;或者仔细玩味民族志对人类学理论研究的意义,以及怎么实践真正现实主义的经验民族志。但至少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现在的民族志比莫斯的时代已经丰富了很多。
关于此中文版的翻译,我们最早是获得了梁永佳老师的帮助,从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影印了该书的英文版,并在北京大学研究生课程《人类学原著选读》上,由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的舒瑜助理研究员进行了初步的介绍。《论祈祷》最早于1909年在法国刊印出来,但仅限于内部交流,这个初版现在收藏在牛津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公开出版的法语版收录在卡拉迪(Karady)编辑的《莫斯全集》(Marcel Mauss,Œuvres)中,于1968年面世。中文版根据涂尔干出版社(Durkheim Press)2003年的英文版翻译而来,英文版译者是苏珊·莱斯利(Susan Lesile)。由于本书来自莫斯没有完成的手稿,故我们同英文版一样保留了其不完整的原貌。读者可发现其中章节显得不齐全,逻辑也存在矛盾之处;莫斯原计划创作更大的篇幅,却在第二卷第三章突然中断,后面或还有文稿若干,也已佚失。本书的翻译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结果,蒙养山人类学社是北京大学的一个学术社团,成员是来自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为王铭铭教授。本书的翻译分工如下:
前言:舒瑜译;
卷一第一章:李金花、夏希原译;
卷一第二章:夏希原译;
卷一第三章:彭菡萏译;
卷二第一章:卞思梅、夏希原译;
卷二第二章:余昕译;
卷二第三章:何源远译;
附录:夏希原译。
最后由夏希原汇编校对整篇译稿。整项工作是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由于我们水平有限,翻译过程中难免有纰漏,还请读者们指正。
译者
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