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区域创新创业报告2016
- 张晓波 李钰 杨奇明
- 2317字
- 2020-07-09 18:04:31
前言
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当前中国经济已来到“十字路口”。从2013年开始,经济增速已经回落到6%-7%,并且不排除进一步趋缓的可能。这种现象部分可以归于经济周期处于下行通道,以及全球经济相对疲软。但是,更为主要、更为根本性的原因是中国经济自身需要推进结构变革和更新增长动力。中国经济在过去35年中的高速增长主要应归于如下几个关键因素:一系列市场化导向的制度改革,对外开放国际贸易和吸引外资,以及较低的工资和有利的人口结构。然而,当前中国的工资水平已经超过大多数非OECD国家。例如,中国的工资水平几乎已是劳动力资源同样丰富的印度的三倍。同时,中国的劳动力总量从2012年开始已经趋于下降。
传统的人口红利已经告一段落,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创新驱动,这一点已经形成共识。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未来要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强调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了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逐渐成为当前中国各级政府推动当地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新的“抓手”。
为及时观测跟踪国家“双创战略”背景下各地创新创业的绩效,梳理和挖掘各地在更长时期中表现出的创新创业潜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龙信数据公司合作创建了包含获得风险投资、吸引外来投资和本地诞生创业者数量在内的共计六个维度,能够综合反映地区创新创业成果的朗润龙信创新创业指数。
与以往类似的指数相比,朗润龙信创新创业指数具有很多独特之处,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强调创新创业的市场识别机制。以结果为导向,围绕企业这一核心市场主体,综合运用企业大数据库,通过考察企业创建和投资行为,以及创新产出来综合体现区域中企业创新创业活力。
·采用企业“全量”数据。研究利用了在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全量”企业信息,涵盖了全部行业、全部规模的企业,特别是包括了全量的创新创业活跃度高的中小微企业和创业期企业。
·实现跨界和多维度评价。将原本分散的技术、人、投资等几个领域数据有机联系起来,统一围绕“企业”加以整合,构建了涵盖创业、投资和创新等方面共计十个“产出”性经济指标。
正当本研究报告即将付梓之时,国内各地如火如荼的创业大潮似乎进入了一个回归理性、平稳发展的新阶段。近两年来,我们目睹了一个个创业“风口”由肇始,到高速发展,再到渐渐被新的“风口”所超越。而各地建立的各类大学生创业“孵化器”中也有一些逐渐归于平静,甚至一些标以特定年龄段的互联网创业“神话”最终也被证实因为缺乏经营管理能力而招致失败。总之,对于中国广大创业者而言,这是一个能够实现梦想的时代,也是处处需要提防被市场教训的“战场”。
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目前似乎是该回归市场理性,重新依靠企业家精神的时刻了。基于编者多年观察和研究中国经济的经验可知,只有依靠那些默默无闻地在实业中摸爬滚打多年才逐渐培养出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以及精益求精、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实践者,中国经济才能在“血与火”的锻炼中涅槃重生、一飞冲天。而这也是本研究报告并不热衷于追逐当前热点和创业明星,而是坚持收集可以追溯到25年前的各地创新创业数据,编制创新创业指数,从更长远的历史时期来研究探索中国创新创业格局的变迁和内在规律的原因所在。
我们认为,对于任何一个课题而言,热炒或者贬斥的往往不是事实的完整版本。无论是当时的“跟风热炒”还是当前对某些创业者或企业的“冷嘲热讽”,都是缺乏建设性和不负责任的。各类创业热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能作为否定过去几年所做的各行业大量创新创业探索对于当前中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重大意义的依据。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1-2年的“潮涨潮落”,对于中国长期经济发展而言,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波动而已。并且,如今正是严肃的学者真正进行冷静思考和细致研究的好时机。比以成败论英雄更重要的,是尽快弄清楚中国创新创业的经验事实和来龙去脉,总结出宝贵的经验教训并将之上升到理论层面,方能为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本研究报告只能算是向“弄清事实”这个方向上跨出的一小步,我们期待未来能够贡献更多的思考成果和可供同行研究的数据资料。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为了遵从传统我们只列了三位主编,但事实上这是一项名副其实的“多重”团队合作的成果。首先,这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龙信数据公司围绕企业大数据做的第一项研究成果。两个团队在合作的过程中克服了种种习惯、语境、工作标准方面的差异,最终逐渐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其次,这是一项基于企业大数据的经济学研究,经济学者和数据科学家从相互接触了解到精诚合作,其中经历了许多现在回想起来令人“忍俊不禁”的趣事。最后,这是一项师生合作完成的成果。除了三位主编和其他几位经验丰富的经济学者或数据科学家,我们这个团队还包含一批精力旺盛、勤奋努力的北大同学和龙信数据公司的年轻数据工程师,相信这项研究的经历会给他们带来一种参与“创业”的感觉,会给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经验和信心。总之,这项研究对我们这个“创业”团队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除了三位主编,龙信数据公司的葛宝勤负责了整个项目的协调工作,本研究报告最终得以出版,与她卓越的统筹协调能力是分不开的。我们这个团队的核心成员(按姓氏排名)还包括陈德英、李德洗、李劲林、李林橦、刘晨冉、刘带弟、刘晗、刘硕、马欣、祁鸣、孙豪昆、王成刚、谢专、闫景宁、杨喆森、殷戈、于淼、仲伟、祝武。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数据资源,要完成这项基于全量企业数据的研究无异于痴人说梦,在此要特别要感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企业注册局和经济信息中心在企业大数据方面的大力支持!
编者
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