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汉语初级阶段语块构建研究
- 王文龙
- 2145字
- 2024-11-02 00:40:53
第一节 语块理论的发展及基本主张
西方语言学对语块现象的讨论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对失语症患者语言的研究。有研究者发现,失语症患者虽然丧失了构建语言的能力,但却能流利地说出韵文、祷文、日常问候语等(Wray,2002:7)。实际上,很多语言学家都不同程度地观察到了语块现象,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描述或讨论。[1]“现代语言学之父”Saussure(1916/1983)就曾指出语言中存在大量的“预制性短语”(ready-made phrases),“具有特别的结构或意义,而这种结构或意义上的特别之处不是临时生成的,而是习用而来的”(页122-123)。而Wray也在其著作中引述Saussure的观点:“用一个结构体的要素构成一个新的单位……当一个复合概念是由一连串非常常见的重要单位构成时,大脑就会放弃分析,选择一条捷径——把概念应用于整个符号串上,从而变成了一个单一的单位”(Wray,2002:7)。可见,Saussure在这里已经涉及这一“单位”的一个重要属性:整体性,即不经分析而整体理解和使用。
Jespersen(1924)也曾论及如下现象:
他还区分了程式语(formula)和自由短语(free expressions),并对“程式语”做出了如下界定:“它可能是一个句子、一组词语,或者一个词,甚至一个词的一部分——这并不重要,但对于实际语言直觉来说,它必须总是一个单位,而不能像自由组合那样被进一步分析或分解。”(页24)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Bloomfield也提出:“很多形式处于附着形式(bound forms)和词(words),或者词和短语(phrases)之间。”(Bloomfield,1933:181)这一表述实际上是把这些难以归类的语言形式倾向于看作是一种独立的单位。
近几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语言习得研究的不断深化,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西方语言学对语块的探讨越来越深入、细致,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的成果。美国心理学家Miller(1956)通过实验证明人类短时记忆的容量大概是7±2个单位,而“语块”(chunk)是短时记忆的基本单位,可以通过“组块”(chunking)的方式扩大记忆容量。Miller的这一发现影响深远,极大地推动了关于“chunk”的研究。而在语言学界,“chunk”概念一经引入,旋即显示出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迅速受到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的关注,并展开相关探讨,尤其是对语言的“预制性”或“习用性”的研究不断深入,使有关语块的理论逐渐成形并不断发展。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文章在谈到“语块”时都从Miller开始,但正如前文所述,关于这一现象的探讨在语言学界由来已久,只是一直以来把重点放在语言的“结构性”上,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Miller的研究为这一语言现象提供了心理学上的支持,揭示了“chunk”在人类记忆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语言中的“chunks”并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索其在语言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20世纪70年代可以说是语块研究的一个重要时期和转折点,一批语言学家开始从事相关研究,一些主要的研究领域也得以确立,词汇、语法、言语行为等方面都有了实质性的进展(Wood,2015)。Becker(1975)从语言学角度对“语块”(lexical chunk)进行了定义,被认为是最早明确将“chunk”这一概念引入语言学领域并进行讨论、界定的尝试。自此,语言学界关于“语块”的讨论越来越丰富与深入。
至20世纪90年代初,Nattinger和DeCarrico提出了“语块理论”,对“语块”及其在语言教学中应用价值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他们把英语学习中,一些使用频率高、习用性强的多词语组合称之为“词汇短语”(lexical phrases),如as it were,on the other hand,as X would have us believe等等。这些“词汇短语”可以作为语言习得后的既成规则和模式存储于学习者的记忆中,当组织句子需要时就会直接提取出来,以帮助人们完成语言表达,所以它们是一种“预制性语言”(prefabricated language),是长度不一的“语块”(chunks)(Nattinger&DeCarrico,1992:1-29)。不难看出,在Nattinger和DeCarrico的概念体系中,“lexical phrases”“prefabricated language”和“chunks”具有某种一致性,作为“prefabricated language”的“chunks”可能有若干种表现形式,“lexical phrases”就是其中的一种。所以,严格来讲,Nattinger和DeCarrico提出的并不是“语块理论”或“语块教学法”,而应该是“词汇短语教学法”,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关于某一类“语块”的理论分析和教学探索。
关于语块的功能,Nattinger&DeCarrico(1992)从语用的角度出发,认为词汇短语的功能主要有三个:社会交际、必要话题、话语手段。社会交际包括维持会话(如:提出话题“What’s X?”、转换话题“by the way”、转换话轮“Excuse/Pardon me.”)和表达会话目的(如:表达礼貌“Thanks very much.”、提问“Do you X?”、提供帮助“May/Can I help[you]?”)。必要话题包括个人情况、语言、数量等。话语手段则包括逻辑连接手段(如“as a result[of X]”“nevertheless”“because[of]X”)、时间连接手段(如“the day/week/month/year”“before/after……”)和总结(如“to make a long story short”“my point[here]is that X”“OK[平调]”)。(Nattinger&DeCarrico,1992:59-65)而学者们也都认为语块在降低记忆负担、提高信息加工效率方面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Wray,2000)。
以上笔者对语块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理念做了简要梳理,不难看出,关于“语块”的讨论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相关研究日益丰富、深入,且仍在不断发展之中。下面,笔者将结合本书的研究主题,从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两个角度对语块研究中的相关具体问题进行总结、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