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汉语初级阶段语块构建研究
- 王文龙
- 1432字
- 2024-11-02 00:40:53
绪论
一、研究缘起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即处于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在语言使用上仍存在很多不地道、不准确的地方,甚至可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用法错误,比如成语及习语使用不当、不合汉语习惯的搭配、流利度较差等等。而相反,一些初级阶段的学习者,虽然词汇量有限、语言水平较低,但有时仍能说出较为流畅、地道的汉语,或者在生涩的表达中某些片段却显示出熟练者的水平。
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学生的表达从语法结构上来说完全符合语法规则,可是却显得非常别扭、不自然。钱旭菁(2008a)就曾举过如下例子:
钱文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并不是学生对规则系统没有掌握好,而是在语言的习用性方面出现了偏差。李泉(2004)曾指出,学习者掌握了词汇和语法知识,并不等于具备了目的语交际能力,“掌握了语言事实不等于掌握了语言能力”(页107)。
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学生能较快较好地掌握一些看起来很难的成语、习语等,但对一些常见词语或搭配等用法却掌握不好?对于成语、习语、固定或常见搭配等,初级阶段要不要教授、选择哪些教授以及如何教授?它们在学习者二语习得过程中到底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Alison Wray(2000)指出,对于包括习语、搭配和句子框架等在内的语言表达的惯用形式的掌握是成功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者想要完全掌握一种新的语言,就需要对此有足够的敏感度。母语者常常偏好使用某些特定的表达形式,而不使用其他,这种微妙之处甚至让熟练的学习者也颇感困惑。同时Alison wray认为这并非因为中介语和目标语在语言形式上缺乏联系,而是因为学习者缺乏足够的敏感度和经验,从而无法绕开语法分析去理解大多数的习惯表达。
1950年,美国心理学家Miller和Selfridge提出了“组块”(chunking)概念。后来这一概念被应用到语言研究之中,逐渐形成语块理论。自此,“语块”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语块理论及相关实证研究告诉人们,在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语块;语块不仅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语言习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块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也同样体现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习用性使用语言与创造性使用语言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同样重要,二者互相补充与支持。
赵金铭(2008)曾指出:“目前实施的教学模式种类偏少,也略显陈旧。我们不妨借鉴国内英语教学模式,思考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创建基于汉语和汉字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语块理论的提出,为语言研究,尤其是语言习得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同时也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启示。如何从语块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我们的语言?能否以及如何将语块理念应用到第二语言教学中去,以进一步提高习得效率和教学效果?对这一课题的思考和探讨无疑将促进国际汉语研究与教学的发展,对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对汉语中的“语块”以及“语块”在国际汉语中的教学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而目前汉语学界对语块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仍处于起步阶段。本书以“国际汉语初级阶段语块构建研究”为题,旨在充分吸收中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围绕国际汉语初级阶段语块项目的选取与构建,分析、讨论一系列汉语及汉语教学中“语块”的相关问题,来探索如何把语块理论应用于国际汉语教学之中,从而在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