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哲学的形成

印度宗教和哲学传统的形成主要经过三个历史时期:吠陀时期、史诗时期、经典时期。

吠陀时期 印度最早的哲学思想材料是西北印度流传的宗教历史文献汇编——吠陀和南印度泰米尔的“文学学府”——桑伽姆(sangam)。

“吠陀”(Veda,明论、知论),原意是指知识,特别是指宗教知识。狭义的吠陀是指其中最古老的一部分,是对神的颂歌和祷文,称为“吠陀本集”,共有4种,即《梨俱吠陀》(Rig-Veda,《歌咏明论》)、《娑摩吠陀》(Sāma-Veda,《赞颂明论》)、《夜柔吠陀》(Yajur-Veda,《祭祀明论》)和《阿达婆吠陀》(Atharva-Veda,《禳灾明论》)。其中,《梨俱吠陀》是颂神诗集,《娑摩吠陀》是颂神歌曲集,《夜柔吠陀》是祈祷诗文集,《阿达婆吠陀》是巫术诗集,以《梨俱吠陀》为核心。广义的吠陀包括解释吠陀的《梵书》(Brāhmana)、《森林书》(Aranyaka)、《奥义书》(Upanishad,吠檀多,即“吠陀的终结”“吠陀的总结”“吠陀的终极”)以及经书。其中,《梵书》主要陈述礼仪;《森林书》标志着由《梵书》的“祭祀之路”到《奥义书》的“知识之路”的转向,主要探讨理论;《奥义书》尤其探讨哲理,“奥义”蕴涵了“秘传”的意思。此外是吠陀支(明论支节录),共有6种,即毗耶羯那论(Vyākarana,语法学)、尼禄多论(Nirukta,语源学)、阐陀论(Chandas,音韵学)、式叉论(Siksā,语音学)、竖底沙论(Jyotis·a,天文学)、劫波论(Kalpa,仪轨学)。这是与学习吠陀有关的辅助学科,称为“吠陀文献”。

作为宗教思想,吠陀教属于多神教,所崇拜的神祇分成天上诸神、空中诸神、地上诸神三类。根据诸神形象是否具有物质特征,吠陀教所崇拜的神祇组成两个系列:一为“有相自然神群”,一为“无相自然神群”;根据诸神数目增减,吠陀教经历三个阶段:起初为泛神论或“万神论”,然后过渡到“有限多神论”,最后向一神论或尊一神论过渡。与人有死相对应,神是不死的。

在《梨俱吠陀》里,宇宙包括天、空(大气层)、地三个层面,此所谓“宇宙三有”或“宇宙三界”。其中的居民包括众多神和人。《梨俱吠陀》对宇宙本原的探讨,标志着印度哲学传统的开端。

吠陀仙人对宇宙起源的探讨,大多充满了辩证思维的气质。例如原水说认为水是万物的“胎藏”:“在天之外,在地之外,诸天之外,非天之外,是何胎藏,水先承受,复有万神,于中显现?”“即此胎藏,水先承受,诸天神众,于此聚会。无生脐上,安坐唯一,一切有情,亦住其内。”“太初宇宙,混沌幽冥,茫茫洪水,渺无物迹。”[105]有无说认为“无”和“有”、“死”和“生”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无既非有,有亦非有”;“死既非有,不死亦无。”“有”包括“四大”(“水、火、风、地”),“无”或指“空”:“由空变有,有复隐藏”。[106]他们还探讨了人类精神的起源。这就是末那说。“末那”(ma-nas)是指“意(识)”:“初萌欲念,进入彼内,斯乃末那,第一种识。”[107]由“欲”而“识”,“第一种识”就是“母识”,派生“子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由“识”而“心”,而“我”(个我—生命、精气—呼吸、智慧—理解),成为“灵魂”,至于灵魂灭与不灭,更有争论。最后,为了反对灵魂有灭论者,灵魂不灭论者还探讨了“轮回”与“解脱”的问题。在探讨“轮回业因”时,他们区分“白业”与“黑业”,认为“白业”即善因(往上升华的潜质力);“黑业”即恶因(向下沉沦的潜质力)。“业因”决定“果报”。肉身有死,灵魂不灭,因“白业”而升华至天上乐园,因“黑业”而沉沦于地下深渊。

史诗时期 这一时期,印度出现了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Mahābhārata)、《罗摩衍那》(Rāmāyan·a)。《摩诃婆罗多》的《薄伽梵歌》(Bhagavad-gītā,《神歌》)是其中的思想核心。吠陀时代流行多神崇拜,史诗时代演变成为三大主神崇拜:婆罗贺摩(Brahma,梵天)司创造,毗湿奴(Vishnu)司保护,湿婆(Shiva)司毁灭。同时,印度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当时的宗教—哲学思潮有两类:一为婆罗门教正统及其支流;一为沙门(Shramana)思潮,即自由思想家思潮,有佛教和六师,其中主要有顺世论、佛教、耆那教和生活派。

经典时期 这一时期,印度出现了各种宗教—哲学派别。通常把承认吠陀权威的数论派(Sām khya)、瑜伽派(Yoga)、胜论派(Vai'ses·ika)、正理派(Nyāya)、弥曼差派(Mīmām·sā)和吠檀多派(Vedānta)等六派称为正统派,把否认吠陀权威的顺世论、佛教和耆那教等三派称为非正统派。婆罗门教承认吠陀权威,以吠陀为根本经典,进一步发展了吠陀中的各种思想倾向;顺世论、佛教、耆那教和生活派否认吠陀权威,并且各自提出了不同的思想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