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勒氏评论报》:美国在华专业报人与报格(1917-1953)
- 郑保国
- 3768字
- 2020-07-09 17:27:31
第三节 主要栏目设置
自创刊之始,《密勒氏评论报》就围绕着“政治和财经”的中心内容来设置栏目。其中最重要的当数“短社评”(Editorial Paragraphs)和“特别稿件”(Special Articles)两个栏目。
1.“短社评”(Editorial Paragraphs)
《密勒氏评论报》最重要的政论栏目就是“短社评”(Editorial Paragraphs)。这些短社评表达了刊物的观点和立场。创刊之初,密勒负责撰写短社评。随后的两任主编鲍威尔父子也相继担负起撰写短社评的任务。但是,这些短社评并非完全由主编撰写。和刊物持相同立场的在华资深人士,特别是美国的官员和编辑记者也常常在《短社评》栏目发表评论。
从创刊之日起,“短社评”栏目一直占据着头几页的位置。[101]不过,在开始的5年多时间里,该栏目都是由评论段落组成。每一段评论一个话题,或者一个事件。段落与段落之间没有分界。只是每个段落的第一行稍微缩进一些,并且将每段的首字母以很大的黑体字显示,以此区分不同评论内容。所以,整个“短社评”栏目乍看上去就像是一篇长长的社论。直到1923年1月20日的第23卷第8期起,刊物才给各个评论段落配发标题。每一篇社评的篇幅也逐渐加长。
创刊之初,“短社评”就占到了6到8页。不久之后,刊物的规模很快就稳步扩张。老鲍威尔出任发行人兼主编后,《密勒氏评论报》最高峰时期页数是初创时期的近3倍,达60多页。为了加大特别稿件和新闻报道的力度,老鲍威尔虽然将评论一度减少到3到4页,但是其评论为重的政策一直没有改变。
2.“特别稿件”(Special Articles)
“特别稿件”是紧随“短社评”之后第二重要的栏目。该栏目最初的英文名称定为General Articles,后在第1卷第4期一度被更改为Leading Articles。直至第1卷第7期,“特别稿件”栏目英文名称才被确定为Special Articles。此后该栏目一直保持到1952年1月。虽然这一年2月栏目被取消,但特别稿件一类的文章继续保留到停刊。从新闻体裁看,这些特别稿件主要包括长篇的解释性报道、新闻分析和通讯,以及特约稿件等。这些特约稿件也包括许多来论一类的评论文章。因此,“特别稿件”一栏中的文章不能完全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特稿或专稿(feature stories)。纵览该栏目的历史,不难发现,栏目有一支比较稳定的特别稿件撰稿人队伍。有些是报社固定的编辑记者团队。而毕业于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中外“密苏里新闻帮”成员,是构成这支团队的主力。另外,该栏目之所以叫“特别稿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除了上述固定撰稿人外,稿件多是来自各界名流的特约稿件。
3.“观察”(Observations)
“观察”是紧随“短社评”之后的一个个人评论专栏,由T.R.杰尼甘(T.R.Jernigan)撰写。该栏目从1918年9月14日(第六卷第3期)开设,到1919年3月22日(第8卷第4期)截止。期间,该栏目一度并入“特别稿件”栏目。事实上,《密勒氏评论报》创刊不久(1917年6月16日第二期),杰尼甘就开始为其撰稿,并逐渐将其拓展成为一个评论专栏。在开辟专栏之前,他撰写的所有文章都拟有标题。但就其内容来看,这些文章应该归为“短社评”。而从其篇幅和形式来看,又应该归为“特别稿件”。
4.“远东报刊评论”(Far Eastern Press Opinion)
“远东报刊评论”栏目持续时间为1917年6月9日至1922年1月7日,中间偶有间断。栏目英文名称有过两次调整,分别叫做Current Opinion on Far Eastern Subjects和Current Press Opinion on Far Eastern Affairs。该栏目主要撷取中国国内其他报刊的评论片段,以及摘录来自美国、日本、菲律宾和苏俄报刊的评论文章。评论的话题围绕着远东地区的时事展开,从而呈现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观点。其中对日本报纸评论的摘录最多。刊物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分别出现过不同的报刊评论汇编的栏目。这将在随后的章节里有所表述。
5.“美国在华法院”(American Courts in China/American Courts for China)
“美国在华法院”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栏目。该栏目的内容是在华美国法院过去一周案件进展,并挑选重点案件加以报道。另外,该栏目还解释美国在公共租界采用的美国法律条款。该栏目一般2页到4页不等。它对美国在华法院的审判程序和精选案例进行报道,并成为该刊最受欢迎的栏目之一。《密勒氏评论报》曾专门刊登了一篇介绍该栏目的文章。文章这样评论道:
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美国在华法院”栏目被大幅度削减,从每期报道两三个案件,最后缩减到只有一个案件。该栏目一直延续到1941年年中截止。想必这是和“治外法权”的终结紧密相关的。
6.经济类栏目
“商业与金融界”(In the Field of Business and Finance)是《密勒氏评论报》开设的第一个经济类栏目。此后,经济类栏目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比较大。这里将对经济类栏目的分析放在第5章第2节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
7.新闻类栏目
新闻类栏目是《密勒氏评论报》又一个比较恒定的栏目设置。刊物的新闻类栏目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几乎所有的新闻都以简短的一句话,或一个段落的简明新闻形式呈现。创刊时的新闻栏目有“一周新闻综览”(News Summary of the Week)。后来又于1919年先后增设了“华北新闻”(News from North China)、“华中新闻”(News from Central China)和“华南新闻”(News from South China)。另外,刊物还在各个重大的事件发生的进程中开辟专门的新闻栏目,以跟踪事件的发展进程。比如说1936年开设的报道学生运动的“北平学运前沿”(On the Students Front in Peiping)、1937年开设的“中日战争大事记”(Outstanding Events in the Sino-Japanese War)和1946年开设的“中国内战每日报道”(Day to Day in China's Civil War)等。这些栏目的新闻虽然篇幅较短,但是比较精炼,高度概括了一些重大新闻事件。
8.“中国名人录”(Who's Who in China)[103]
这是《密勒氏评论报》设立的极为出色的一个专栏。它从1918年4月20日的第4卷第8期开始设立,每期介绍一位中国各界的名人。其中最多的是政界、军界、经济界和文化界的名人。当时中国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仍然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国度。那些想来中国做生意的人也犹豫不决,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和哪些人打交道,也不知道那些政界和经济界名人的姓名和背景。“中国名人录”正好满足了这个需要。即便对于中国读者,这个栏目也很有裨益,因为他们也同样不知道这些名人的姓名,也不知道这些领导人的具体背景。该栏目设立不久,就引起了中国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后来,《密勒氏评论报》将栏目结集成书,于不同年份出版不同的版本,成为报社创收的一个亮点。“中国名人录”栏目一直持续至1948年9月结束(参见第五章第三节)。
9.“人物动态”(Men and Events)
“人物动态”是另一个持续时间很长的栏目。开设期间虽然英文名称有所变动,但是该栏目几乎伴随着刊物的始终。它其实也是一个新闻类的栏目,由一条条简明的新闻组成。每条新闻基本上都是以一人一事为主线,多以人物的重要性来彰显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
10.“新书刊”(New Books and Publications):一个旨在向读者推荐新书籍的栏目。
11.“女性”(Women's Work):一个仅仅在密勒时期(第一阶段)设立的栏目。该栏目从创刊号起,一直延续至1919年7月中旬。其内容主要反映在沪,乃至在华外国女性的工作和生活情境,从而突出女性对租界这个社区和社会的贡献。
12.“剧院”(The Theatre):另一个仅在密勒时期设立的栏目。该栏目介绍戏剧剧情,并加以评价。剧目基本上是西方的戏剧。内容多是密勒本人所撰写。这和密勒早期在纽约刚被聘为战地记者时偶尔撰写剧评的经历有关。这个栏目持续的时间很短。
密勒时期总共设置了上述12个栏目。这样的栏目设置奠定了《密勒氏评论报》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总体风格。此后,鲍威尔父子基本上保持了这样的栏目设置,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调整。这12个栏目中,有5个栏目基本贯穿刊物整个32年的历史。这5个栏目是:“短社评”“特别稿件”“中国名人录”“人物动态”和“新书刊”;“观察”“女性”和“剧院”是只存在于密勒时期的三个栏目;另外三个大类型的栏目是报刊评论汇编栏目、新闻类栏目和经济类栏目。随着时代的不同,这三大类栏目设立了不同的子栏目。“美国在华法院”则贯穿了密勒时期和老鲍威尔时期。通过这些栏目设置,《密勒氏评论报》向中外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有关远东地区的信息。世界上第一个新闻学院的首任院长威廉士曾经从新闻专业的角度对《密勒氏评论报》的创刊号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样的栏目设置突显了刊物的“政治和财经”特色。《密勒氏评论报》创办的时候,美国的《时代》杂志和《新闻周刊》都没有诞生。政治和财经话题是相对严肃而庄重的话题,《密勒氏评论报》在中国无先例可循,只好将目光投向报业发达的纽约,从诞生才两年的《新共和》杂志处取得排版上的模板,于是造就了《密勒氏评论报》这样的风格特征:16开政治和财经周刊,每周六出版,黑白字体印刷,每期页数平均在30到40页之间,广告以美国和中国产品广告为主。它名为“报”,实际是“杂志”,是一本在中国创立较早的现代的、美国式的政治和财经杂志。[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