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0

真题及解析

(一)遗传

1. 遗传的概念

遗传也叫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特点。

2. 遗传的意义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进而也为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人的发展总是要以遗传素质获得生理组织、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人的发展便无法实现。如一个先天双目失明的人,就很难成为一位出色的画家。一个人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具有的先天的心理特征,也会对他后天的学习和社会成就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遗传素质是人的先天素质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遗传素质并不会直接转变为人的知识、才能、态度、道德品质等,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成为现实。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其阶段。

遗传过程有一个发展过程,它表现在人的身体的各种器官的构造及其机能的发展变化上。只有当身体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条件,才能为学习一定的知识技能提供可能。人的遗传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成熟,它的成熟程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其阶段,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的限制。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体态、感官等方面,而且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在每个人的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人的特点,不管是智力、体形还是特长,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遗传素质的影响。一个先天禀赋优异的儿童,如果后天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就比较容易教育成才;一个天生有智力障碍的儿童教育起来就比较困难。

(4)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所以不能夸大其作用。但在历史上出现了一种片面夸大遗传素质作用的错误思想——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者把遗传素质看成是决定人发展的唯一因素,认为人的智力、能力和个性都是自然赋予的,是先天的。他们否定教育和环境对人的影响,认为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只在于延迟或加速遗传能力的实现,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可取的。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美国教育学家桑代克和美国心理学家霍尔等,其代表观点有霍尔的“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又如,我国的“生而知之”“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天才论”“血统论”等。

(5)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发生变化,即遗传素质是具有可塑性的。一个在遗传素质上神经活动属于强而平衡、灵活的人,在不良的环境和教育下,也可以变成类似神经活动弱而不平衡、不灵活的人;一个在遗传素质上神经活动属于强而不平衡、不灵活的人,在良好的教育下,也会变成很有涵养、很守纪律的人。

(二)环境

1. 环境的概念

环境泛指在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的一切外部因素。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教育学中所说的环境通常是指社会环境,是指由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环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社会治安、邻里关系等,对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使遗传素质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遗传素质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的影响则把这种可能性发展变成现实。外部社会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成熟的客观条件,对个体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在同一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的方向、力量的大小是不相同的。对于教育者来说,分析、综合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抵制消极因素是极其重要和困难的工作。教育需要研究如何既保持校园小环境的有利条件,又积极加强个体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的有利教育力量,从而形成有利于个体发展的正向合力。

(3)环境不决定个体的发展。

环境虽然对个体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个体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实践过程。个体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自己。如果离开了个体的实践活动,客观的环境条件没有成为主观的活动对象,那么再好的客观环境条件也不会对个体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因此,夸大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作用,就会陷入环境决定论的错误之中。

环境决定论是一种片面夸大环境作用的错误思想,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行为主义理论家华生。他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把他们任意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他把人看成是环境的消极适应者,忽视了人的自主性。

0

真题及解析

(三)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因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个体自身的身心才能起作用,主要取决于个体自身的态度和付出。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的教授只是一种外在因素,这种因素能否起作用取决于受教育者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能动性。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只有变为自我教育,变为受教育者的主动学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所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自身发展的动力。

(四)教育

这里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学校把改造过的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经过有目的的选择和提炼,按照人的发展特点,以系统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人的发展方向

学校教育是根据社会的要求,按照一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而环境中其他方面的影响,往往是自发的、偶然的、片段的,是不能与学校教育相比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那种片面夸大教育作用的思想“教育万能论”是错误的,如其代表人物英国哲学家、思想家洛克提出的“白板说”就是典型的体现。

2. 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学校能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各种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发展环境之中,如按照性格或智力分班等。学校教育能够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学生更多的正面教育,使学生按照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从而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年轻一代健康成长。

3. 学校教育由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负责

学校教育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教师受社会的委托来教育学生,他们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与教育任务,熟悉教育内容,掌握教学方法与教育手段,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能自觉地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因而可以确保教育工作的效果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