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异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不同研究者的观点

(一)离婚带来的影响都是负面的吗?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提到离异家庭,很多人就会想到“不完整家庭”、“残缺家庭”和“破碎家庭”等,至于离异对孩子的影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离异家庭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在父母离异初期,表现出来的情绪低落且波动大、自卑、孤僻、粗暴等性格特征以及不良的同伴关系,几乎使他们成为问题儿童青少年的化身。那么,父母离异究竟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学术界还存在一些争议,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父母离异对孩子产生的伤害是深远且持久的”

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克兰茨(Krantz,1988)认为,父母离异将对孩子产生深远的伤害,这种伤害对孩子生活和发展的负面影响不是暂时的,而是持久的。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认为,夫妻离异不仅会给彼此造成心理创伤,而且会给孩子,特别是正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带来一系列极其严重的消极变化和影响。父母离异不仅会遏制儿童情绪、情感、性格、智力、社会性的良好发展,甚至会导致其精神失常、心理变态和行为异常。

这一观点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阿马托等人的多项研究探讨了父母离异对成年个体的长期影响,发现那些在童年经历过父母离异的人,成年以后比那些父母没有离异的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差(Amato,et al.,2000,2001)。沃勒斯勒(Wallerstein)的研究发现,父母离异对子女造成的心灵创伤将在数十年后,当他们成年时才会显现出来;朱迪思(Judith,2005)认为,父母离异对孩子在成人后尝试建立自己的家庭关系时的影响更为严重。国内研究认为,父母离婚后,其子女首先发生情绪情感上的变化;其次会出现适应问题;再次影响性格的养成,出现学习困难;最后在整个智力和社会适应上发生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宋德昭(2004)调查发现,父母离异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率高达50%以上,超过同类群体的3~5倍。

观点二:“离异确实会给孩子造成一些后果,但其负面效应并非严重且持久的”

埃默里(Emery,1988)承认离异确实会给孩子造成一些后果,比如,会对学龄子女的生活福利、学业、品行、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产生消极影响,但其负效应并非如一些学者所推测或传媒所渲染的那么严重,而且大多数孩子都会从父母离婚的阴影中走出来,并且很少受到持久的消极影响。这一理论也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支持。国内学者徐安琪等对500名父母离异的孩子及其家长、班主任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支持了这个观点。布莱克曼进行了长达40年的研究,结果并未发现单亲抚养的儿童会存在心理调适障碍(Blechman,1982)。伯纳德和内斯比特认为,父母离婚作为解释导致精神疾病等的因素是极不可信的,没有理由说明离异家庭儿童比完整家庭儿童更易存在心理障碍(Bernard,Nesbitl,1981)。斯托伯认为,严重的精神疾患更多的是发生在不和睦的完整家庭而不是离异家庭中(Stober,1983)。

国内的相关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例如,王世军认为,应首先使单亲家庭、离婚家庭概念正常化,避免使用破碎家庭、特殊家庭等字眼;其次,要看到离异家庭也有很多益处,例如,可以使孩子更自立,利于父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使子女获得更多的生活技能,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王世军,2002)。徐安琪认为,离异后父母对孩子是否尽职是儿童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离异家庭儿童在挫折环境中成长的积极改变和内在潜质,将成为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模式探索的新增长点(徐安琪,2002)。

以上两种观点都承认离异对子女的消极影响,差别在于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已。阿马托等人对92项有关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和完整家庭子女幸福感的对比研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设计更严密的研究所得出的差异要小于以往研究得出的差异(Amato,1991)。这提示我们,对于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认识要保持谨慎态度,不能夸大其不良的发展结果。

(二)父母离异影响了孩子的哪些方面?

关于父母离异对孩子影响的研究研究者主要考察了离异家庭子女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情绪、社会性发展以及人格特征等方面。

1.学习成绩

我们通过对离异家庭儿童的老师进行访谈发现,离异家庭子女与完整家庭子女在学习行为和成绩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即学生在父母离婚期间会突然出现明显的行为变化,如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不完成作业和学习成绩急剧下降等;离异家庭儿童的学习成绩,在总体上明显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特别是父母离异对孩子数学成绩的影响尤为显著。不过,绝大部分离异家庭子女在父母离异前并非都存在学习成绩方面的问题,他们成绩急剧下降的起点基本上是父母离异的前后(李慧等,2007)。林崇德认为,父母离异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不同。在小学阶段,父母离婚对其学习成绩的影响都是明显的,不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到了中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制能力不断提高,这种影响逐渐变小,但还是显著存在,并且父母离异对男孩学习成绩的影响持久而深远(林崇德,1992)。邓芝兰(1989)和陈会昌(1990)的研究也发现,离异家庭儿童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完整家庭儿童。

2.心理健康

舍默霍恩(Schermerhorn,2005)的研究发现,与完整家庭儿童相比,离异家庭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危机问题。苏畅利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初二年级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离异家庭儿童与完整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而且,父母离异时间短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离异时间长的初中生相比差异显著,父母离异时间短的初中生的心理痛苦水平高于父母离异时间长的初中生,这说明随着父母离异时间的不断延长,儿童逐渐适应了父母离异带来的各种变化,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恢复。这和阿马托(Amato,2000)的研究相一致,认为离异无论是对于成人还是儿童而言都是一个压力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的人都能够逐渐适应,慢慢地摆脱离异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父母离异易使子女的情绪情感受到消极影响。离异家庭子女的情绪体验多是消极和否定的,而他们的情绪反应多是冲动和剧烈的。布雷德阿布利克(Breidablik,1999)的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明显高于和睦家庭的孩子;在离婚家庭中成长的男孩易冲动、难管理、有攻击性。贺红梅等(2001)对6~12岁儿童的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儿童与和睦家庭儿童的异常行为和情绪适应存在显著差异,父母离异对女孩情绪的消极影响比较大,而且对年龄越小儿童的情绪影响越大。

父母离异前的矛盾冲突以及双方失常的情绪和行为,会使离异家庭的儿童青少年处于激烈的、动荡不安的家庭环境中,而父母离异后,会受到来自社会和学校各个方面的舆论,这些都会给离异家庭的孩子带来心理创伤,从而可能导致他们出现一些问题行为。贺红梅等(2001)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儿童存在较多的行为和情绪问题,这种行为和情绪问题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上有不同的表现:男性儿童多表现为做鬼脸、多动、攻击和暴躁等外向型行为问题;女性儿童多表现为焦虑、消极情绪和抑郁等内向型行为问题;年龄差异上,低年龄组较多表现为情绪异常,高年龄组较多表现为行为异常。

3.社会性

父母离异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也具有消极影响。傅安球等(2001)发现,这些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同伴关系

在单亲家庭中生活时间较长的孩子,其结伴能力和与人相处能力显著不如在单亲家庭中生活较短的孩子。父母离异对子女同伴关系建立的消极影响具有时间积累效应,而且父母离异时子女的年龄也会影响子女同伴关系的建立。研究表明:父母离异时子女年龄越小,其消极影响就越大。

(2)自我控制能力

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子女的主、客观自我控制能力明显低于完整家庭子女。父母离异时间的长短对离异家庭子女自我控制能力的消极影响有显著差异。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测试发现,不论是表现为“主见、调节能力”的主观控制能力,还是表现为“预见、决断能力”的客观控制力,在离异家庭中生活时间较长的孩子均显著低于生活时间较短的孩子。

(3)亲子关系。

父母离异对亲子关系的消极影响随着离婚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父母离异而产生的愤怒、被遗弃感、自卑等敌视性感情会随着时间的推延逐渐迁移到单亲父母身上,从而造成对家庭、对父母的离心效应通常反映在他们对父母的信任感上,而这种信任感正是亲子关系好坏的具体表现。研究表明,父母离异时间越长,因时间积累效应而造成的对父母不信任感的影响也就越为强烈和严重。

4.人格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最早接触到的人际关系,他们从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从而逐渐成为社会化成员。如果儿童一开始接触到的便是不全面的关系,那么他就很难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具体来说,一个家庭中如果有父亲、母亲和孩子,那么这个家庭就存在着父母、父子(女)和母子(女)三种关系。在单亲家庭里,家庭结构破裂,稳固的三角系统关系被打破,从而使家庭关系失调,只剩下母子(女)或父子(女)单方面的关系。丧失父母双方或其中之一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这种丧失可能导致儿童青少年产生失落感、不安全感,同时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从而导致其出现抑郁情绪、行为退缩和社交困难等现象,甚至会严重影响其心理及人格的健康发展。例如,许多离异家庭的子女容易对没有共同生活的父亲或母亲产生仇视心理,并且对人际关系产生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会导致其在以后家庭角色的认定上出现偏差。对此,美国伯克利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离婚家庭的子女成年后出现社交困难的危险性增加,离婚家庭的子女更易离婚。另外,赖肖(Reisch,1994)的研究表明,成年抑郁症的发病与早年父母的丧失有关。

在家庭中,由于两性在智力发展上各具特色,父母分别承担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例如,女性通常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对较差;男性却恰恰相反。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父亲一般在培养子女独立性、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比母亲具有更强的影响力;而母亲则在爱心、言行举止等方面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儿童,常常会因为父母角色的缺失而形成不良的心理倾向。例如,如果跟随父亲生活,父亲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可能会使子女产生愤恨、仇视的心理;而跟随母亲生活,尤其对于男孩而言,又可能会导致优柔寡断、缺乏阳刚之气等。

周敏娟等人探讨了离异家庭初中生的人格特征,结果发现与平均水平比较,56%的儿童在个性上有着显著偏离。不过,该研究并没有发现离异时间等因素对儿童人格的显著影响,这与以前的研究不一致。有关父母离异时间的长短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