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鲜明的特征:中国梦是七彩梦

梦是有颜色的,中国梦更是色彩斑斓的梦。中国梦有七色:赤橙黄绿青蓝紫。

1.中国梦是社会主义的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梦,是红色梦

离开了社会主义,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就失去了根基。中国梦立足于中国现实的发展之中,扎根于中国道路之中,依托于中国制度之上。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梦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不断得以实现。30多年来,中国已经超额完成了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2000年GDP翻两番的目标,实现了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超额完成了1995年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已经超额完成了“七五”“八五”“九五”“十五”计划和“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正在“十三五”规划中继续向前;已经超额完成了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确定的各项目标,正在十八大精神的鼓舞下,向新的目标前进。这一个又一个目标的超额实现使中国梦呈献给世界的是一个具有真实景象的梦想。再经过4年努力,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经过33年的努力,到2049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红色中国梦有两个要求:

第一,坚持中国道路的红色基因。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开始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89年前,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我们党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成为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道路的一切成功探索都来源于井冈山道路的探索,井冈山道路是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成功的根本基因。

红色基因意味着: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我们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道路,是敢于和善于走自己路的道路。19世纪俄国著名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涅瓦大街是圣彼得堡最热闹最繁华的街道,建于18世纪)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时而尘土飞扬,时而泥泞难行,时而沼泽遍地,时而丛莽密布的荒野中通过的。”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1991年9月24日,江泽民也讲:“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开辟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经过十多年来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信,这条路是正确的。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2]2007年12月1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联系党对我国革命、建设、改革道路的探索历程来领会这个重大论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深刻启迪:一是,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要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二是,要敢于和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实际和时代条件结合起来,坚决走充满生机活力的新路,决不走实践证明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那种改旗易帜、放弃共产党领导、放弃社会主义的邪路。三是,在道路问题上,中央领导集体要坚定不移,全党同志要坚定不移,全国人民要坚定不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航船沿着正确航向不断乘风破浪、乘胜前进。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3]。“走自己的路”这五个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与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走自己的路”,就只能走别人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难以开辟,更难以发展。“走自己的路”意味着:中国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不是移植别人的路或者别人强加给我们的路;中国的道路是立足于国情、符合人民利益和要求的道路,走自己的路就是走人民利益最大化的路。

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创造历史的实践道路,这样一条道路为解决当前和今后的难题提供了勃勃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创造的事业,这就注定了在今后的发展中,无论我们遇到多大的困难与风险,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都可以战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1988年6月7日,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说,搞好改革“关键是两条。第一条就是要同人民一起商量着办事”。[4]这是说改革要走群众路线,倾听群众的呼声,尊重群众的意见。而邓小平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突出表现在对待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态度与处理上面。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成效举世瞩目,它对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已经起到了并且继续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它之所以能在全国广大农村迅速推广,并且坚持和巩固下来,得以逐步完善,正是得益于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在改革中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科学的工作方法。对此,邓小平曾多次明确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5]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习近平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6]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是我们党的强大政治优势,也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的一大法宝。坚定理想信念,无论对我们党来说还是对每个党员来说,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作用。邓小平曾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同样,我们也可以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因为,马克思主义诞生160多年的历史实践不断证明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它的科学性及其发挥的历史作用,是其他任何理论、学说都不可比拟的。2014年11月26日,法国著名文学家、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勒·克莱齐奥在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就《共产党宣言》及其当代价值与学者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克莱齐奥讲,他在高中时期就读过《共产党宣言》的一些章节。当时流行的观点是:要理解马克思的思想,要理解什么是共产党,就必须要阅读《共产党宣言》。在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的部分章节后,让他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这一文本在思想上的强大影响力:它实际上是对当时世界上所有属于被压迫阶层的力量的一种唤醒和鼓励。克莱齐奥指出:“在当代的西方思想家中,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理论那样,或者说像《共产党宣言》中的一些观点那样,能够真正地被运用到追寻真理的实践中去。”[7]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马克思主义是制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确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处理好战略和策略的关系始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要想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列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俄国的国情,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战略和策略,在1917年夺取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是毛泽东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一个重要战略策略思想,它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基础上的,是马克思主义战略和策略思想在中国的实际运用。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既要制定出符合基本国情、符合时代大潮流、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长远战略,又要制定出实现长远战略的具体方略。

2.中国梦是暖色的梦,是温暖人心的梦,是橙色梦

橙色是温暖人心的颜色,温暖人心的橙色中国梦意味着:

第一,中国梦就是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8]全面深化改革就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全面依法治国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产生的公平正义的成果法治化。在推进公平正义方面,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有调查显示,我国认为自己属于中层的不到40%,认为自己属于中下层、下层的近55%。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实现三大公平:一是权利公平。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基本权利,这些权利包括生存权、财产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享受文化权等,充分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二是机会公平。使法律能够保证社会成员有基本相同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前景,个人发展主要靠个人能力,而不是靠关系、靠权势。三是规则公平。使制度和政策的形成必须经过严格、公正的程序,制度应当具有公平普惠、同等对待、公开参与的特点。

第二,在国际上,实现中国梦必然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梦把和平视作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必须有和平的国际环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为了和平,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中国人民将坚持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9]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谈到“命运共同体”。从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到2015年9月初的短短两年多时间,习近平60多次谈到“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10]他还多次运用故事来阐述命运共同体的道理。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讲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2004年12月26日,平静的印度洋骤然发生8.9级强震,并引发了大规模海啸,印度尼西亚亚齐省遭受重大生命财产损失,世界为之震惊。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当天就宣布向包括印度尼西亚在内的受灾国提供援助,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外救援行动。在中国,从工厂到机场,救援物资一路绿灯,一架架飞机满载着中国人民的爱心飞往亚齐等灾区。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第一支抵达亚齐的国际救援队,他们在短短13天里救治了1万多名受灾群众。当地群众不少人学会了用汉语说:“中国,北京,我爱你。”同样,在中国人民遇到严重自然灾害时,印度尼西亚人民也向中国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急需救援。印度尼西亚第一时间向中国人民伸出了援手,派出医疗队赶赴灾区。印度尼西亚医疗队抵达灾区后,不顾灾后余震的危险,夜以继日工作,诊治了260名灾民,为844名居民和120名学生提供了义诊。印度尼西亚医疗队队员在回国前把身上所有钱物全部捐给了灾区。印度尼西亚人民也自发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有的专程来到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表达他们的祈愿和祝福。印度尼西亚民众的举动让中国人民深受感动。

3.中国梦是黄皮肤、黑眼睛的炎黄子孙的梦,是黄色梦

近代以来,炎黄子孙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对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毛泽东在1956年中共八大期间曾说过:中国是一个大国,它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但是它对人类的贡献是不符合它的比重的。1956年11月,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正式提出了“中国梦”:“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11]“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一想法,毛泽东可谓一生念念不忘。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这一思想。1978年6月10日,邓小平在会见卢旺达总统哈比亚利马纳时曾说:衡量我们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使我们自己发展起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且要能够随着自己的发展,对人类作更多的贡献。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认为,对人类作出较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义不容辞的责任。1997年11月,江泽民在访问美国时指出:中国作为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应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所以要进行百年不屈不挠的斗争,所以要实行一次又一次的伟大变革、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所以要加强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所以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一个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也十分强调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向世界做出了庄严承诺:2020年的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12]。炎黄子孙对世界的贡献将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越来越大,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体现:

第一,炎黄子孙秉持和平的理念。中国文化就是爱好和平的文化。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再讲:“中国更有一种极好的道德,是爱和平。现在世界上的国家和民族,只有中国是讲和平”,“中国人几千年酷爱和平,都是出于天性”[13]。中国在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从来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不光彩记录。新中国成立后,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走和平发展道路,从提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到提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当今中国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一个“和”字。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第二,炎黄子孙秉持共享的理念。中国人历来强调“天下为公”,把文明的成果撒播到世界各地,让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的提出最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点。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2015年3月28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原则就是共建原则:一是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二是坚持开放合作。“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三是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四是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五是坚持互利共赢。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这条道路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4.中国梦是能够永续发展的梦,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梦,是绿色梦

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的格局,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建设生态文明,到2020年初步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生态文明。第一,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第二,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为抓手,从源头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有效减轻经济活动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第三,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从制度设计上确保美丽中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范围,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第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已经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其次,建设美丽中国要搞好西部大开发,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在古代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曾经是植被良好的繁荣富庶之地,所谓“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就是古来描绘陕西一带的自然风物的。后来由于历经战乱的破坏,加上自然灾害和滥砍滥伐造成的损失,导致了陕、甘等西北地区的严重沙化、荒漠化。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就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要求,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加大西部贫困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力度;等等。

最后,建设美丽中国要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绿色化发展。城市是有生命的,环境的退化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城市生命体的活力。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过分追求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1996—2012年,全国建设用地年均增加724万亩,其中城镇建设用地年均增加357万亩;2010—2012年,全国建设用地年均增加953万亩,其中城镇建设用地年均增加515万亩。2000—2011年,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76.4%,远高于城镇人口50.5%的增长速度;农村人口减少1.33亿人,农村居民点用地却增加了3045万亩。推进新型城镇化,对环境必须倍加呵护、对资源一定要精打细算,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共中央、国务院2014年3月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加快绿色城市建设,指出:“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控制总量,提高效率。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体系,推动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多元化、规模化应用,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完善绿色建筑标准及认证体系、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倡导绿色出行。”

5.中国梦是具有青春活力的梦,是改革没有结束时只有进行时的律动之梦,是青色梦

中国梦是梁启超先生梦中的“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的少年中国之梦。少年中国梦强调中华民族始终充满着活力和创造力,始终进行着伟大的建设。1932年在“梦想中国”征文中,一位叫顾森千的作者就说:“理想中的未来中国是一个‘少年中国’,比新俄还要伟大的各种巨大的破坏和巨大的建设,就会展开在我们的目前。”[14]

中国梦之所以有活力是因为它是亿万人民的梦,人民的创造性为一个古老的国家不断注入活力。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人民的智慧永远是常青的,人民的实践永远是充满创新动力的。

中国梦之所以有活力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稳定性与活力相结合的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仅保持着自身的稳定性,而且为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具体制度的活力提供根本性的保障。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其制度的活力。2014年11月5日,法国国家电视台最重量级的20小时新闻节目邀请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希望他就低迷的法国经济建言。在谈到中国时,他坦言:“中国今天取得的成功就是因为它的体制。”

中国梦之所以有活力是因为中国是敢于在深水区、险水区进行深层次改革的国家。我们党和政府要求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鼓励大胆试验、大胆探索,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突破利益藩篱和各种制度天花板,使社会始终洋溢着一种青春活力。

中国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曾经写过一首诗,题目就叫“青春中国”。他写道:

今天,一个大写的中国

让人读得光明、读得酣畅

今天,一个腾飞的中国

更让人读得生动、读得自豪

这就是在世界的东方喷薄而出的

希望的中国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辉煌的中国

这就是我们的

青春中国

6.中国梦是走向海洋、走向深蓝的梦,是蓝色梦

建设海洋强国就是要保卫我们的海洋国土,维护我们的海洋权益,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建立起强有力的海权维护体系。高度关注海洋空间安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的新要求,要站在国家安全发展战略的高度,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第一,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就世界范围而言,海洋的作用日益明显。以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为核心内涵的海洋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趋势。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总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宝库”。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先后创造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进入21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海洋,将海洋视作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海洋文明时代即将来临。就中国而言,海洋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繁荣海洋文化正在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世界海洋大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必然会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2010年10月18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这意味着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国家重要战略。2012年11月通过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013年7月30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在会上,习近平明确提出: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第二,强化海洋生态保护。我国的海洋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海域污染严重。赤潮频发、排放过量、开发过度等现象屡禁不止。针对海洋生态问题,习近平说:“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要下决心采取措施,全力遏制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让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改观,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海产品,享受到碧海蓝天、洁净沙滩。要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自然再生产能力。要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加快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开展海洋修复工程,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15]保护海洋生态首先要提高国民海洋意识,在广大民众中普及海洋知识和教育,形成保护海洋,保护生态的观念,强化公众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次,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把海洋保护上升到法律、制度的高度,以此约束企业、个人行为,形成自觉保护海洋的良好氛围。下大气力减少、杜绝污染物排放;保护和优化海洋生态食物链网;合理捕捞、科学安排捕休、适当投放海生物幼苗,以优化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生息能力;重视海洋植物种植业,最后,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在保护生态、治理污染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坚持蓝色思维。蓝色不仅是一种战略,而且是一种全球视野。蓝色中国是倡导包容性发展的中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2012年2月12日在访美前夕,习近平接受了《华盛顿邮报》书面采访,他指出:“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我们欢迎美国为本地区和平、稳定、繁荣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希望美方充分尊重和照顾亚太各国的重大利益与合理关切。”[16]2013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德班会见印度总理辛格时表示,中国和印度是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两国相同的历史使命,世界有足够空间供中印共同发展,也需要中印共同发展。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浩瀚的印度洋和大西洋都是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广阔空间,实现中国梦就要维护好这些发展空间。

7.中国梦是紫气东来的东方大国的梦,是与世界同精彩、为世界带来福祉的梦,是紫色梦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这个梦探索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发展的规律,为世界进步事业提供了不竭动力。

古老的东方大国为世界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2011年6月25日在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上说,中国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凸显了中国在世界经济和世界金融体系中地位的巨大变化。他说,2008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阻止了全球经济的下滑。如果没有中国经济的巨大刺激,以及美国、英国和欧洲的协调,整个世界可能就会面临更加糟糕的经济衰退。古老的东方大国为世界创造着美好的未来。中国越发展,越能给亚洲和世界带来发展机遇。

这一点,英国伟大的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新版本的《历史研究》中曾经阐明过。汤因比在一幅名为“中国的回应”的油画的说明中指出:“中国的宣传表现了一种有创见的关于共产主义工业化的西式观念;在这幅画上,毛泽东扮演了一个常见的现代化提倡者角色,教导工厂的工人鼓足干劲、建设一个自力更生的强大国家。西方人几乎很少能看到宣传之外的东西,但是,也不应该因此而轻易地说,这种表面现象就是全部事实。中国为了清除传统的那种稳定但压抑的士大夫统治残余而借鉴了西方技术;然而,西式工业化虽然能医治某些社会弊病,但也制造出一些新的社会弊病——工业化的西方发起者们既没有预料到,也没有提出任何解救方案。不过,西方观察者不应低估这样一种可能性: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更灵活、也更激烈的火力与自身保守的、稳定的传统文化熔为一炉。如果这种有意识、有节制地进行的恰当融合会取得成功,其结果可能为文明的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17]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一定会在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为人类塑造出一个崭新的文明。

古老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就要深入把握东方大国的国情。古老的东方大国为我们实现中国梦创造了丰厚的文明基础,同时还应看到有数不清的糟粕需要清理。

中国梦理念的提出不是对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甜蜜回忆,而是对宏大未来的卓绝追求。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个人脚踏实地苦干,兢兢业业奉献,更需要有可靠的道路、理论、制度的支持。正如习近平所讲:“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18]“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19]“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20]这指出了实现中国梦的科学方法。


[1]《邓小平文选》,1版,第3卷,3页。

[2]《江泽民文选》,第1卷,17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98页。

[4]《邓小平文选》,1版,第3卷,268页。

[5]同上书,382页。

[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见新华网,2015-01-24。

[7]李亚熙:《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齐奥谈〈共产党宣言〉》,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2-04。

[8]《习近平: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啃硬骨头》,见新华网,2015-07-29。

[9]《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见新华网,2015-09-03。

[10]《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见新华网,2015-09-03。

[11]《毛泽东文集》,第7卷,156~1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见新华网,2007-10-24。

[13]转引自邵德门:《孙中山政治学说研究》,220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4]转引自刘仰东:《梦想的中国》,35页。

[15]《习近平: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见新华网,2013-07-31。

[16]《习近平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书面采访》,载《人民日报》,2012-02-14。

[17][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彩图78页,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8]《习近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03-28。

[19]《习近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03-28。

[20]《习近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