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农村电子商务中的空间压缩与价值:个案的考察

引 言

近十年,电子商务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发展,成为信息化、网络化与商业化相结合的典型商业模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总额为27898亿元,比上年增长49.7%,网购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首次突破10%,达到10.6%。1.仅以天猫平台为例,2012—2015年“双十一”当天交易总额分别为191亿元、350.19亿元、571亿元、912.17亿元2.,增长势头明显。尽管中国电子商务以城市网络零售为主,但农村电子商务也在迅速崛起。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农村网民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7714万,年增长率高达40.6%。截止到2015年6月底,阿里集团推动的“农村淘宝”已累计覆盖全国17个省,建立了63个县级服务中心,建成1803个村点服务站。3.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网络化时代的重要经济现象,借助信息网络将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更加直观地联系起来,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类目的商品汇集起来,较之以往的全球化和现代化,更加有效和深入地压缩了时空。这里蕴含着空间压缩空间集聚方面的价值,反映着网络经济空间的变迁。农村电子商务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其理论意义非凡,分析农村电子商务中人们交往和交易的特质,可以在空间压缩与空间集聚中增添地理区位的分析视角,挖掘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不同区位、不同平台以及信息无限增值中的矛盾与冲突。接下来,本章仅以浙江省临安市白牛村为个案,以点带面分析农村电子商务中的空间压缩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