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要着力于学科建设和学术创新。这里的“学科”指的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构成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学科建设”的内涵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学科整体以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分学科,特别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完整准确的研究和把握;“学术创新”的意蕴则在于,以马克思主义各学科及相关理论体系为支撑,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密切结合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实际,提升理论的新视界、丰富理论的新内容、提出理论的新概括、实现理论的新突破,进而为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提供新的境界。进入21世纪,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中,2005年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新理解,即从学科研究方向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后来又增列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二级学科。在近十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中,学科建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而理论学术发展和创新也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开拓了新的境界。

编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就是为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各二级学科年度学术发展的主要方面的成就。

本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的第一个年度报告。年度报告的内容可以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当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事项,包括中央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宣部、教育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等,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进展、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特别是学科学术发展的基本情况。二是当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的主要成就和成果,包括当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术发展概述,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各二级学科学术发展的主要论题,这是年度报告的主体部分。三是当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综合情况报告,其中主要包括当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研讨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国际学术交流概况、当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奖情况,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发展概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建设的新进展、新经验、新措施等,还包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培养、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创新平台发展以及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等概况。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15)》,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编,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共同编撰。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15)》编撰分工如下: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相关文件和重要举措”,主编:孙蚌珠;撰稿人:黄俊立、张新平、王在全、贺大兴、蒋海蛟。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主编:孙熙国、周向军;撰稿人:汪越、梁爽、张路园、王瑜、陈家付、邱林、张乐民、周颜玲、夏巍、林红、张士海、郑敬斌、刘文杰、李传实、董蕾、李国泉。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主编:顾海良、孙来斌、俞良早;撰稿人:咸怡帆、尹春荣、王晓南、胡刚、侯文文、刘旺旺、杨绍琼。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编:陈占安、肖贵清、韩喜平;撰稿人:钟彬、刘洋、李戈。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主编:仝华、宋进、纪亚光;撰稿人:刘学礼、丁小丽、岳从欣、韦磊、刘仓、李桦、张凯、吴尹浩、贾凯、王勤瑶、刘芳、马明冲、林绪武、杨晓成、王飞。

第六篇“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主编:陈学明;撰稿人:王凤才、袁芃、谢静。

第七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编:郑永廷、黄蓉生、宇文利;撰稿人:王仕民、司明宇、崔健、王晖、邹绍清。

第八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基本状况”,主编:孙蚌珠、孙代尧;撰稿人:魏波、程美东、冯秀军、熊晓琳、李厚羿、王成英、史春风、秦维红。

孙代尧、刘军参与部分篇章修订工作,冯超超参与资料整理工作。顾海良对全书作了统一修订并定稿。

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术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重大课题和发展方向,是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根本要求。在这一伟大的理论工程建设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将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顾海良

2016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