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问题与方法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综述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权概念在西学东渐中传入中国,到21世纪初我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写入宪法,经历了大约一百年的时间,期间经历了诸多坎坷和波折。新中国成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权曾因被认为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口号而受到否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逐步展开,经历了思想解放和体制革新的国人开始重新认识人权的理论和实践。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在人权保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民众似乎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关注自己的人权状况,各个地区、各个领域的人权诉求以各种形式予以表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去深入思考:作为最重要的人权主体的中国大众,他们有着什么样的人权观念?不同阶层的民众对于他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权利有着怎样的认知,对于他们已经享有和应当享有的权利有什么样的主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想要回答这些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进行一场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概述

在深入调查之前,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有必要对本研究中几个关键的概念予以说明。

首先是人权与权利。

历史上关于人权的定义有很多,至今尚无一个为所有研究者一致认同的定义。在国内,较为通行的看法有二:其一,认为“人权一词,依其本义,是指每个人都享有或都应该享有的权利”(1);其二,认为“人权是人按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应当享有的权利”(2)。对于权利的定义同样也是众说纷纭。在中国目前较为流行的教材中,徐显明在吸收了以往权利概念中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将权利定义为: “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3)虽然学者对于人权和权利的概念没有达成共识,但在论及二者的关系时,却大多认为人权与权利有着重要的区别。(4)但即使如此,也并没有影响到学界以权利的视角来认识人权,因为通过权利去理解人权无疑反映了人类对事物认识的一般规律,这是有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人权之内涵的,而且,现代人权理论的构建正是以权利为依托而得以不断完善起来的。此外,同样重要的是,纵览学界关于人权和权利的知识生产和研究惯习,虽然权利在语义上是一个比人权更为广泛的范畴,然而,但凡关于权利的研究却几乎都是在人权这一范畴之下展开的(5),即人们下意识地将权利默认为人的权利。在这样的前提下,本研究将权利观念纳入人权观念的考量范围也可谓遵从惯例使然。

其次是人权观念与人权意识。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意识,指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6);观念,一指思想意识,二指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有时指表象)(7)。二者是同义词,表达的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的自身的意识活动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其区别只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的使用习惯略有不同。因此,我们在本研究中将人权观念与人权意识、权利观念与权利意识作为同义语使用。

对于人权观念含义的界定,有两种比较典型的观点:一种是认识层次论的进路,认为人权观念是人们关于人权的心理、知识、思想和理论的总和,根据认识程度将人权观念分为人权心理、人权知识和人权理论三种形态。(8)一种是知识要素论的进路,认为人权观念就是人的权利观念,是指特定的社会成员对自我“基本权利”的认知、主张和要求,以及对他人认知、主张、要求“基本权利”的评价。(9)

根据本研究的方法、进路和理论关怀,我们认为知识要素论的观点更为合适。按照这种含义的界定,人权观念就包括三个要素,即人权认知、人权主张和人权要求。人权认知是指对人权主体应该享有的和实际享有的权利的了解和认识,它是人权意识的最低层次。就人权认知而言,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充分认知,即对人权主体应该或实际享有权利的充分了解和认识;二是部分认知,即对人权主体应该或实际享有权利的部分了解和认识;三是没有认知,即对人权主体应该或实际享有的权利完全不了解。人权主张是指对人权主体应该享有或实际享有的权利予以主动确认和维护的意识。人权主张可以分为几种情况:一是主动明确人权主体权利内容的意识;二是当人权主体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寻求有效途径予以保护的意识。(10)人权要求是指社会成员根据社会的变化发展主动向社会或政府提出新的权利请求的意识。一般来说,只有在人权观念较为成熟的社会,人权要求才会成为多数人的问题。人权的认知、主张和要求,是一个递进的关系,代表了人权意识由浅入深的层次性。在一个权利导向的社会,人权意识较为发达,这三个层次在很大程度上是统一的。(11)

二、中国人权观念研究知识生产总览

在正式展开调查研究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学术界就该问题的既有研究做一简单梳理,从而知晓在此之前学术界对中国大众人权观念问题的研究重点和关注方式。鉴于人权概念和关于人权的研究的复杂性,我们将人权观念研究的文献梳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人权观念与权利观念

首先,我们采用文献检索的方式,选择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选定时间段为1979—2014年,分别以“人权观念”和“人权意识”为题名进行模糊搜索,分别检索到80篇和71篇文章。(12)其中,以“人权观念”为题名检索到的文献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3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6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0篇;以“人权意识”为题名检索到的文献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63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0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6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篇。

其次,我们同样选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选定时间段为1979—2014年,分别以“权利观念”和“权利意识”为题名进行模糊搜索,分别检索到139篇和340篇文章。其中,以“权利观念”为题名检索到的文献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24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0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3篇;以“权利意识”为题名检索到的文献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03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8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8篇。

以上文献尽管所用概念和讨论重心有所不同,但均属于关于人权观念的研究,将这些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从1979年到2014年进行排列,我们能够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权观念研究的变化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见图1—1)。

picture

图1—1 1979—2014年人权观念研究文献变化曲线

通过对图1—1的观察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正如我们所预设的那样,学界对于人权观念的研究与关于权利观念的研究基本呈现出正相关增长的态势。同时,我们可以在这一曲线图中发现几个明显的节点:1988年,中国关于权利意识的讨论萌发。1991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这是我国政府发表的第一部人权白皮书,也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人权问题的官方文件。因此,1991年之后人权观念和权利观念的研究平稳起步。1994年,十四大确立市场经济制度之后,人权观念和权利观念的讨论有所升温;1998年,以“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人权”为主题,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联合国协会在京召开第一次国际人权研讨会,关于人权观念的讨论逐步增多;2001年,中国批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之后关于具体人权的讨论开始增多;2004年,中国将“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宪法,此后关于人权观念的讨论开始激增;2009年,中国政府第一次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对如何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进行逐条说明,引发了关于人权观念和权利观念的进一步讨论。

(二)具体权利与具体权利观念

考虑到在中国人权研究历史中存在一个从一般人权研究到具体人权研究的转向,我们考察人权观念时不能忽视对具体人权的研究。

首先,我们选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选定时间段为1979—2014年,分别以“人身权” “言论自由” “选举权” “信仰自由” “隐私权” “公正审判权” “司法救济权” “迁徙自由”“人格尊严” “知情权” “劳动权” “就业权” “财产权” “社会保障权” “健康权” “受教育权” “环境权”为题名进行模糊搜索,分别检索到的文献量为:人身权288篇,言论自由744篇,选举权307篇,信仰自由305篇,隐私权3 924篇,公正审判权74篇,司法救济权110篇,迁徙自由294篇,人格尊严167篇,知情权2 266篇,劳动权905篇,就业权491篇,财产权2 087篇,社会保障权389篇,健康权325篇,受教育权894篇,环境权2 194篇。(13)对比可知关于各项具体权利的研究状况如图1—2所示。

picture

图1—2 具体权利研究文献情况

其次,上面的检索结果只能体现关于具体权利的一般研究状况,我们还需进一步考察对于具体权利观念的研究情况。我们选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选定时间段为1979—2014年,以“人身权” “言论自由” “选举权” “信仰自由” “隐私权” “公正审判权” “司法救济权” “迁徙自由” “人格尊严” “知情权” “劳动权” “就业权” “财产权” “社会保障权” “健康权” “受教育权” “环境权”等各项具体权利分别与“观念”和“意识”相组合为题名进行模糊搜索,分别检索到文献量为人身权0篇,言论自由5篇,选举权4篇,信仰自由2篇,隐私权10篇,公正审判权1篇,司法救济权0篇,迁徙自由0篇,人格尊严2篇,知情权6篇,劳动权3篇,就业权12篇,财产权13篇,社会保障权2篇,健康权0篇,受教育权1篇,环境权10篇。对比如图1—3所示。

picture

图1—3 具体权利观念研究文献情况

通过对图1—3的观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对于具体权利还是对于具体权利的观念,隐私权、知情权、劳动就业权、财产权的受关注度都比较高,而关于人身权、迁徙自由、获得公正审判和司法救济的权利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三)特殊群体的权利问题

在所有关于人权的研究中,对于特殊群体的权利的研究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我们选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选定时间段为1979—2014年,以“残疾人” “老年人” “妇女”“儿童” “吸毒人员” “卖淫人员” “罪犯” “同性恋者” “婴儿” “乞讨人员”“流浪人员” “第三者”分别与“权利”和“权益”相组合为题名进行模糊搜索,分别检索到文献量为残疾人201篇,老年人298篇,妇女1 101篇,儿童542篇,吸毒人员1篇,卖淫人员5篇,罪犯139篇,同性恋者26篇,婴儿4篇,乞讨人员7篇,流浪人员32篇, “第三者”7篇(见图1—4)。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关于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这些传统的需要人道主义保护的群体的权利,学界投入了巨大的学术研究热情,而对罪犯的权利保护研究所引发的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则折射了人们对人权的认识的深入。但卖淫人员、吸毒人员、流浪乞讨人员、同性恋者、 “第三者”,由于群体较小等原因,没有引发过于广泛的研究。

(四)人权教育

由于人权观念具有相对独立性,人权观念的发展对前人的观念意识具

picture

图1—4 特殊群体权利研究文献情况

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人权观念的形成,除个人在人权实践和现实生活中对于人权及其制度的直接感悟体认外,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对人权观念的形成和改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人权观念的研究不可忽略人权教育的作用。

我们选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选定时间段为1979—2014年,以“人权教育”为题名进行模糊搜索,共检索到文献222篇。将这些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从1979年到2014年进行排列,我们能够明显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权教育研究的变化情况(见图1—5)。

picture

图1—5 1979—2014年人权教育研究文献变化曲线

从图1—5中我们可以发现,关于人权教育的研究热度基本是与前文所提到的我国人权的大事记呈现出正相关的态势。而且,2004年3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载入宪法,此举被视为人权教育发展的契机而引发对其研究的大幅增长;2009年我国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其中明确宣示了国家对于人权教育的责任,对人权教育的研究也随着现实的需要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

此外,我们还检索梳理了人权观念研究的专著情况。在国家图书馆“中文及特藏数据库”中,以“正题名” “主题词”和“所有字段”为检索项,分别以“人权观念” “人权意识” “权利观念” “权利意识”为检索词,共检索到的图书分别为人权观念0本,人权意识0本,权利观念3本,权利意识6本。若以“人权观” “权利观”这样的同义语检索,又检索到人权观11本、权利观5本。

三、中国人权观念研究主题概况

为了明晰此前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旨趣,我们将目前国内对于人权观念相关问题的研究大致分为一般人权观念研究、具体人权观念研究、特定群体人权观念研究、特殊群体的人权问题、人权教育问题研究五个方面。分述如下:

(一)一般人权观念研究

在以“人权观念”和“人权意识”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所得的论文中,绝大部分属于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形态的人权观念研究。其中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中国的人权观研究

关于中国人权观的研究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传统与中国人权观。(14)由于政治体制、法律体系、历史传统

的差异,不同国家的人们对人权有着不同的理解,而其中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对人权的影响最深刻、最广泛。 “因为传统塑造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人的理性思维,道德判断,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都是植根于他们所身处的文化传统中的”。(15)因此,很多学者将人权放置在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下考察。对于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国人权观念,大多数学者采用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探寻人权意识萌芽的路径,但也有部分学者反思“人权”未在中国土壤中孕育出来的原因。

(2)中国人权观念的产生演变过程。(16)关于中国人权观念的渊源,学者们共同指向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维新思潮。在近代西方思想的启示之下,通过康有为的发现以及严复和谭嗣同各以自己的方式阐明,随后的梁启超将前面的思想相结合,最终诞生了中国的人权概念。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人权观念不断发展演变,其发展演变过程大致如下:

享有一定人权但不言人权→践踏人权且讳言人权→争论人权:由否定到肯定→探讨社会主义人权→形成当代中国的人权观→人权成为中国的政治概念,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公民的基本意识→举起人权旗帜,走向世界。(17)中国人权观念的这一发展演变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反映。

(3)作为我国人权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者对我国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人权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8)关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念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人权的历史性的强调,认为人权是历史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认为西方“天赋人权”等思想是资产阶级人权思想家们提出的一些鼓舞、激励人们去奋斗、去努力,从而争取应有的权利的口号。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权观念的研究则侧重于揭示中国共产党用宪法保障中国人权的历史传统的延续和进步,以及对某些关键人物的人权思想进行研究。此外,作为官方观点,中国政府在长期的人权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观。(19)

(4)中国当下人权观念状况研究。关于人权的此一研究主题极少,相关文献主要出现在关于当代中国权利观念与权利意识的研究当中,而内容也较为接近,主要是宽泛地对人权观念的进步与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揭示可能阻碍人权观念发展的因素,以及对如何增进人权观念进行探讨。(20)

2 .中西人权观念比较研究(21)

有学者认为,西方国家的天赋人权观念与中国的民本主义人权观,无论是在人权的本源、主体、内容还是实现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如果将中国人权观念的理论起点、价值取向、思想路径三个方面与西方人权观念进行比较,将会发现,中国的人权观念虽然源自西方,但由于中西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尽相同,中国人权观念自发轫之日起,就带着与西方迥然不同的本土特性。但是,不能忽视人权普遍性的一面,譬如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把对平等的共同追求作为人权保障的核心价值。此外,也有学者把中西人权观念的差异与中西外交政策联系起来进行研究。(22)

3 .人权观念与部门法学

(1)人权观念与宪法学。有学者认为,人是“政治动物”,政治人权是人所固有的、先于宪法而存在的基本人权。它经宪法确认为公民权利后,属于“公权利”范畴,它既对应于自然人的“私权利”,更对应于国家的“公权力”。它是作为与“经济人”相区别的“政治人”的宪法权利,是对国家权力的防卫权、抵抗权、参与权、监督权而设定并发挥作用的。(23)

(2)人权观念与劳动法学。劳动权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有报酬的工作并得到相应保障措施的权利。劳动权与人权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人权中又具体表现为生存权。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权的思想和观念得到不断的发展。人权概念的内涵从个人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扩大到个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作为生存权的重要内容的劳动权越来越受到重视。(24)

(3)人权观念与刑事法学。有学者对人权在刑法中的观念体现和制度安排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并从应然和实然的角度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刑法人权保障机能的建议,认为应把刑法建构成为犯罪人和自由人的大宪章。(25)也有学者对警察权的行使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张力以及司法过程中的人权保护进行了探讨。(26)

(4)人权观念与教育法学。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高校管理讼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对当前高校管理讼案中出现的观念碰撞和权利冲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随着人们人权观念的逐渐增强,高校管理的法治化似已成为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趋向。(27)

4 .权利观念与权利意识

在关于权利观念和权利意识的研究中,大量的文献集中于考察国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包括不同阶层的权利意识研究、不同地域公民的权利意识研究(关于部分群体的权利观念的研究将在下文集中介绍)、权利意识与法治、权利意识与政治、权利意识淡漠的原因分析、如何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以及互联网与权利意识的觉醒等。(28)

(二)具体人权观念研究

人权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国度其内容有增删变化,但根据现行的各国法律规定及国际法文件,人权仍有公认的基本内容。按人权内容的性质将其划分为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是各国人权理论研究中普遍承认的划分方法。关于人权观念的研究有很多体现在对于具体权利的研究当中,但正如前文文献检索结果所展示的,对于具体权利的研究文献数量巨大,难以从中将与某一权利观念相关的所有文献一一挑出来分析,我们选择关注度最高的文献以及在题名中已经明确了是研究某一权利观念的文献进行分析,亦可收到以点带面、管中窥豹之功。

1 .人身权利观念

我们没有检索到明确研究人身权利观念的文献。而在关于人身权的研究中,学术关注度和用户关注度最高的都是杨立新、王海英、孙博的《人

身权的延伸法律保护》 (《法学研究》,1995年第3期),被引用90次,被下载839次。此文着重探讨在对死者名誉权进行保护达成共识之后,对死者和未出生的胎儿的其他人身权的延伸法律保护问题,阐述了人身权延伸法律保护的理论根据和主要内容。从对生者的人身权保护延伸到对死者和胎儿的人身权保护,这说明对于人身权利的认识和探索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2 .言论自由观念

研究言论自由观念的有两篇文章,一篇探讨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框架内关于侵害他人名誉的诽谤言论的界定问题,一篇论证在言论自由方面政府应当扮演的自觉守护者的角色。在学术关注度和用户关注度方面,最高的都是苏力的《〈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法学研究》,1996年第3期),被引用231次,被下载2 295次。此文以言论自由为切入点,讨论了权利冲突与权利配置的问题,并且引发了此后大量的关于言论自由的限度、边界以及保护方式等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3 .选举权观念

直接研究选举权观念的论文有4篇。其中3篇均是以选举法“四分之一条款”的废除为契机探讨选举权观念的更新和变迁,其中一篇兼论如何切实有序推动农民平等选举权的实现。另外一篇则是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考察两个村庄的农民对他们享有的选举权的认识和行使情况,以及此一状况所揭示的农民权利行使中的利益主导倾向。(29)对于选举权,学术关注度最高的是关太兵的《选举权的实现与竞争性选举》 (《法商研究》,1998年第3期),被引用43次,提出了竞争性选举是现阶段公民实现选举权的最佳形式的观点;用户关注度最高的是焦洪昌的《选举权的法律保障》 (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被下载1 278次,文章针对选举权的法律保障问题,采用法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方法,通过个案、问卷、访谈等手段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客观描述,并在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的建议和方案。

4 .信仰自由观念

直接研究信仰自由观念的只有一篇论文,倡导保护作为宪法观念的宗教信仰自由。对于信仰自由,学术关注度最高的是马岭的《论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限制》 (《法律科学》,1999年第2期),被引用20次,此文认为,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存在八个方面的法律限制(30);用户关注度最高的是程乃胜的《美国宪法与美国宗教信仰自由》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被下载744次。

5 .隐私权观念

关于隐私权观念的研究有7篇文章,考察了从隐私到隐私观念再到隐私权的确立的发展历程,我国隐私权观念的变迁以及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此外,媒体应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也受到关注。对于隐私权观念,学术关注度最高的是杨立新的《关于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的几个问题》 (《人民检察》,2000年第1期)(31),被引用154次;用户关注度最高的是王秀哲的《隐私权的宪法保护》 (苏州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被下载2 632次。

6 .公正审判与司法救济权观念

我们没有检索到明确研究公正审判与司法救济权观念的文献。对于公正审判权,学术关注度最高的是熊秋红的《解读公正审判权──从刑事司法角度的考察》 (《法学研究》,2001年第6期),被引用73次,文章认为,公正审判权用来保护受刑事指控者免遭不合法、不公正的定罪的重要原则,我国应最大限度地促进现行刑事司法制度与国际标准相协调;用户关注度最高的是张吉喜的《论刑事诉讼中的公正审判权》 (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被下载916次,是对于公民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的全面研究。对于司法救济权,学术关注度最高的是苗连营的《公民司法救济

权的入宪问题之研究》 (《中国法学》,2004年第5期),被引用32次,文章认为,基于司法救济权本身所固有的特定的宪法含义,只有将其纳入公民宪法权利的体系范畴之内,才能给予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也才能给各项具体诉讼法律制度的设计和运作提供最高依据和准则;用户关注度最高的是黎晓武的《司法救济权研究》 (苏州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被下载1 392次,对司法救济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7 .人格尊严观念

明确研究人格尊严观念的只有两篇,检讨了儒学传统与现代人格尊严观念之间的渊源以及《水浒传》中体现的中国女权意识的崛起。对于人格尊严,学术关注度最高的是林来梵的《人的尊严与人格尊严———兼论中国宪法第38条的解释方案》 (《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被引用38次;用户关注度最高的是刘志刚的《人格尊严的宪法意义》 (《中国法学》,2007年第1期),被下载1 181次。两篇文章均探讨的是关于人格尊严的宪法保护问题。

8 .知情权观念

学界对于知情权观念的研究较多,共有8篇文章,主要探讨知情权从一般观念到宪法基本权利的转换、知情权的法典化进程以及引起广泛关注的患者知情权和纳税人知情权的保护问题。对于知情权,学术关注度最高的是斯蒂格利茨的《自由、知情权和公共话语———透明化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第3期),被引用284次,探讨了信息保密的诱因与后果以及信息公开的理念与制度等问题;用户关注度最高的是林爱臖的《论知情权的法律保障》 (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被下载1 976次,全面论述知情权的法律保障问题。

9 .劳动就业权观念

关于劳动权观念的明确研究有4篇文章,分别探讨了进城务工青年劳动权益意识和维权现状、高职院校女生劳动权益意识以及女职工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关于就业权观念的直接研究共有12篇文献,除去一篇探讨生育保险政策中的社会性别意识与女性平等就业权问题之外,剩下11篇全部是研究毕业生的就业权观念,尤其是女性毕业生就业权的保障和维权问题。对于劳动权,学术关注度最高的是冯彦君的《劳动权略论》 (《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期),被引用171次,探讨了劳动权的概念和内容、结构以及对劳动权的宣示与保障;用户关注度最高的是薛长礼的《劳动权论》 (吉林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被下载1 515次,从法哲学的视角,在反思“现代劳动观”及其支配下的劳动权知识基础上,提出并系统研究了“综合劳动观”语境下劳动权的概念、意涵、体系、性质与价值等基本范畴的理论。对于属劳动权题中之义的就业权,学术关注度最高的前两篇是张卫东的《平等就业权初论》 (《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4期)和李雄的《论平等就业权的界定》 (《河北法学》,2008年第6期),分别被下载46次和40次;用户关注度最高的也是李雄的博士论文《论平等就业权》 (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被下载2 442次。可见,对于就业权,就业不平等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所在。

10 .财产权观念

明确研究财产权观念的文献有11篇,其中7篇为从法哲学或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探讨西方的财产权利观念问题;2篇探讨企业财产权观念;1篇从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的角度提出了全面财产权观念的观点;1篇为比较中西财产权观念,认为中西方社会法律文化的巨大差异使人们对待私有财产权的态度迥异,主张在法治建设中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精神,结合西方权利文化传统,培植我国财产权正当性的文化土壤。对于财产权,学术关注度最高的是马俊驹和梅夏英的《财产权制度的历史评析和现实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一文,被引用263次,从较为宽泛意义上的财产权的角度,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财产权制度进行了考察;用户关注度最高的是刘春田的《知识财产权解析》 (《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和吴汉东的《论财产权体系———兼论民法典中的“财产权总则”》 (《中国法学》,2005年第2期),分别被下载2 034次、2 025次,知识产权问题是两篇文章共同关注的中心主题。

11 .社会保障权观念

关于社会保障权观念的研究有两篇。认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近代西方工业化的产物,我国经济结构的形成和二元户籍制度的确立使社会保障权基于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出现了差别,农民社会保障权被排除在社会保障的范围之外。文章通过对经济实力与建立农民社会保障权悖反的分析、家庭保障论和土地保障论观念的解读,剖析了农民社会保障权无法实现的错误观念。对于社会保障权,学术关注度最高的是罗志先的《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现状、缺失原因及其对策思考》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11期),被引用66次,对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缺失的原因和相应的对策;用户关注度最高的是张姝的《社会保障权论》 (吉林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被下载1 671次,用法理学的方法,系统地分析论证了作为人权的社会保障权的理论基础和实现机制。

12 .健康权观念

对于生存之本的健康权似乎没有太多争议,关于健康权观念的三篇文章都是倡导性质的,或者倡导增强法制观念保护学生生命健康权,或者倡导以职业病防治法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或者从医院角度强调健康权意识。对于健康权,学术关注度最高的是杜承铭和谢敏贤的《论健康权的宪法权利属性及实现》 (《河北法学》,2007年第1期),被引用30次,认为我国宪法应把健康权作为公民基本权利明文宣示并增加程序条款等内容,宪政实践中应协调其与相关权利的关系,采取微观层面上的措施将法定健康权转化为实有的健康权,倚重司法审查来赋予直接效力等;用户关注度最高的是孙晓云的《国际人权法视域下的健康权保护研究》 (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被下载928次,文章在综合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权力结构理论、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的基础上,注重从文本主义到功能主义,从基本理论到解决各种现实问题,通过健康权保护基本范畴的分析建立健康权保护的理论根据,进而从世界、区域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健康权保护进行系统分析和阐释,并立足于我国现实,提出了构建我国健康权保护制度的具体构想。

13 .受教育权利观念

关于受教育权利观念的研究只有一篇,认为在缺乏受教育权利观念传统的中国,有效保障受教育权必须以转变现有受教育观念为基础,从受教育者立场出发,确保受教育者的最大利益,充分认识受教育权的福利属性,走向福利教育。对于受教育权,学术关注度最高的是温辉的《受教育权可诉性研究》 (《行政法学研究》,2000年第9期),被引用107次,对公民的受教育权在受到侵害时是否可以诉讼以及如何诉讼进行了深入研究;用户关注度最高的是范履冰的《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研究》 (西南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被下载1 497次,文章通过对大量教育法律纠纷案例的统计分析,初步揭示我国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然后以受教育权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系统深入地分析了受教育权的可诉性以及受教育权法律关系的性质,最后对如何使受教育权从法律上非人格的“抽象的权利” “休眠的权利”变成富有生命力的“活的权利” “行动的权利”提出了建议。

14 .环境权观念

关于环境权观念的研究共有四篇,分别探讨了如何通过扩展环境权益而提高环境意识、维权意识、社会工作增权理论视野中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对公众环境司法维权中百姓信“访”不信“法”的意识进行的调查,但这里所指司法环境并非我们所探讨的人权中的环境权。对于环境权,学术关注度和用户关注度最高的都是吕忠梅的《论公民环境权》 (《法学研究》,1995年第11期)和《再论公民环境权》 (《法学研究》,2000年第11期),分别被引用243次、306次,被下载1 774次、2 135次,前者着重探讨环境权的理论基础,后者着重分析环境权的内容。

(三)特定群体人权观念研究

无论一般人权观念的研究,还是具体人权观念的研究,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宏观层面所作的理论形态的研究,现实形态的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非常匮乏,而且,这种整体性的分析并不区分群体,往往使人权主体中特定群体的声音得不到应有的彰显。部分学者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对大众中的某一或者某些群体的人权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按照研究群体的不同,分述如下:

1 .学生群体的人权观念研究

有学者认为,现代大学生的权利意识状况是公民意识的重要指示器,因此,在所有明确权利主体的人权观念研究中,关于学生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人权观念的研究占了大部分,这些研究大多采用了问卷调查等实证方法,研究内容和结论大致可以总结如下(32)

(1)几乎所有的研究都一致认为,近年来当代大学生呈现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权利观念的不断增强,特别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攸关的权利,重视维权,重视平等权、评奖学金的公正评价权、宿舍隐私权等。

(2)大学生的权利观念也存在很多问题。譬如说,对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认识不清,享受权利和承担责任的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明确的权利认知,权力本位观严重,缺乏坚定的法律信仰,主动行使权利意识不强,等等。

(3)对于出现这些问题的种种原因,学者大多从传统文化、社会环境、高等学校教育背景等方面寻求问题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增强大学生权利意识提出对策建议。

2 .农民群体的人权观念研究

在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的形势下,农民群体的弱势地位越发凸显,因此,对农民群体的人权观念的研究也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这一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1)土地问题与农民权利观念研究。土地流转以及失地农民进行的土地维权中最能体现农民的权利意识。有学者考察了土地承包中农民的土地权利归属、行使及保护意识,发现土地承包中农民具有一定的权利意识,但总体上农民的权利意识状况不容乐观,认为这与农民自身因素(年龄、文化层次等)、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地方政府及法院能否发挥积极作用有关。(33)有学者通过对某一具体地区失地农民的土地维权活动进行实证研究,展示了他们的权利意识和社会抗争行为方式的演变,分析了当代中国农民在转型时期,基于自身权利意识而衍生出来的社会行为的破坏性和建设性。(34)

(2)农民政治人权观念研究。学者们认为,由于当前中国农民政治人权缺乏,使其对自己政治人权意识存在主人翁角色认识不清、基本权利意识淡薄、民主意识不高、政治行为抵触情绪、政治理想价值观保守等观念,造成农民实现自主人权内驱动力不足。(35)也有学者从利益体验的角度以选举权为切入点考察农民的权利意识,认为农民的权利意识固然可谓淡薄,但其要因不在于其在权利行使过程中缺乏利益体验,而在于没有进入对利益的妥当体验模式,为此甚至产生具有病态特征的权利意识。然而,借助外力“提高”农民权利意识不是问题解决的出路,因为作为权利主体的农民自身才是其权利意识增进的主体,而国家的恰当作用则在于对其权利意识的生长进行正确的利益诱导。(36)

(3)农村妇女权利观念研究。有学者通过对婚姻自主权、生育权、家庭事务决策权、财产权等体现妇女婚姻家庭地位权利的调查,对照法律赋予妇女的权利,提出了农村妇女婚姻家庭权利意识的缺乏是影响其婚姻家庭地位的重要因素的观点,并就如何培养、唤起和维护她们的权利意识进行了思考。(37)

3 .企业工人和农民工的人权观念研究

对于工人的权利观念研究,可以分为一般企业工人和农民工两个部分。

(1)对于一般企业工人的权利观念,有学者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30年进行总结,认为伴随企业制度改革的一步步深入,企业工人权利意识也开始显现、萌芽和发展,并对工人权利意识的发展变化阶段和特点进行总结(38),认为市场化、法制化、全球化和网络化既是工人权利意识提升的原因,也是其不断提升的外部环境。

(2)对于农民工的权利观念,有学者认为,目前农民工的权利意识有如下特点:1)诉讼意识逐步提升;2)渴望享受城市人的权利;3)有较强的财产权意识;4)对政府的赋权特别敏感而对自然权利的感知不足。(39)也有学者在对上海农民工进行实证调查后发现,新生代农民工(40)缺乏农村生活的体验,他们对于生活满意程度的参照主要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强烈地要求权利地位的垂直上升。他们更多地把进城务工看作寻求个人发展的途径,不仅注重工资待遇,而且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和权利的实现。当被问及个人权利是来自政府的规定、法律的赋予还是与生俱来时,大约五成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是与生俱来的,四分之一左右认为是法律赋予的。作者认为,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最稀缺的资源是权利,要真正改善他们的境遇,最有效的途径是赋权或者说培力(em-powerment),因为他们不是弱者(the weak),而只是处于不利位置的弱势者(the disadvantaged)。(41)

4 .纳税人的权利观念研究

纳税人的权利观念是纳税人权利的重要方面。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纳税人权利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明显增强,但是与西方纳税人的权利意识相比仍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在我国税收领域内,过分强调纳税人的义务,忽视了纳税人权利意识的培养,甚至在司法实践中纳税人的权益经常受到侵害。故而,首先,对于国家而言,应在立法、执法、司法三个法制环节进行调整,从而改变我国长期由税务机关管理的局面,树立全新的服务型税收理念,建立全新的税收法律关系;其次,对于社会而言,不仅要动员纳税人自身力量,形成纳税人监督体制,而且要加强权利意识的宣传教育;最后,对于纳税人个人而言,则要加强对税法信仰的情感,同时仍要加强文化素质的提高。(42)

5 .人大代表的人权观念研究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因此,他们的人权观念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总体人权观念状况。有学者曾选择以北京市的区人大代表为样本,深入考察了人大代表的人权观念。调查结论认为,北京市的区人大代表的公民权利意识较高,多数人(70 %以上)都能对公民的权利作出正确的判断,其中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和财产权的认识尤高(90 %以上的人都对与此有关的问题作了正确回答)。此外,北京市的区人大代

表对公民权利的不同认识有较高的年龄差异和文化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对公民权利的认识发生错误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反之,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对公民权利的认识发生错误的可能性也就越小。(43)

6 .部分地区民众的人权观念研究

地域也是考量人权观念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域的民众对人权可能持有不同的认知、主张和要求。有学者选择以首都公民为样本,考察各个层次的首都公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领域各有什么样的权利认知与主张,这些权利认知与主张在社会实践中是怎样表现的;与非首都公民比较,首都公民的权利意识有哪些主要特点,等等。(44)也有学者以湖北城市居民为样本,将湖北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与湖北省公民权利意识状况结合起来调查分析,考察他们的人权观念。(45)

(四)特殊群体的人权问题

一般认为,健全的人权保障应当包括两个内在的维度,一是权利的平等保护,一是弱势群体权利的特殊保护。因为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正是平等的题中之义。我国关于特殊群体的人权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是否需要对特殊群体的人权予以特殊保护

所谓特殊保护,即对某些社会成员给予更为特殊的权利或权利保护。人权的主体是平等指向所有人的,但是也不能忽略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产生的为数众多的弱势群体以及他们根本无法实现权利的状况。譬如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和灾民、下岗失业人员和

农民工等。对于这一问题,大多数学者倾向于肯定对特殊群体的人权予以特殊保护的必要性。(46)一方面,他们梳理关于平等的思想资源,论证特殊保护的平等观之正当性(47);另一方面,他们也指出现实中有碍平等实现的种种因素,力图证明特殊保护的必要性(48)。此外,在实践中,我国也认同应当对某些社会成员给予更为特殊的权利或权利保护,不但以官方文件的形式认可,并且在人权行动中大力推行。(49)

2 .哪些群体的人权需要特殊保护

我国制定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中单列的特殊群体有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被羁押者和农民。而在学界的研究中,这些群体的范围更为广泛,如上面文献检索结果所显示的,除了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罪犯外,吸毒人员、卖淫者、同性恋者、婴儿、乞讨人员、流浪人员、 “第三者”、精神病人、艾滋病人、乙肝病毒携带者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注。不过,其中关于“第三者”的权利问题在学界产生了较大的争议。对于“第三者”(50)的权利,一方面,有不少的学者认为, “第三者”破坏他人婚姻关系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并力图构建一套“第三者”侵害婚姻关系的民事责任体系,对破坏他人婚姻关系的“第三者”施以惩罚(51);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以法律惩罚“第三者”不符合现代立法的价值取向,追究“第三者”的法律责任缺乏理论支撑,又缺乏现实基础(52)。目前理论上所提出的配偶权,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同居义务、贞操义务均无法诠释“第三者”的法律责任。从现实来看, “第三者”问题广泛而且复杂, “第三者”概念模糊难以界定,其程序也具有不可操作性。因此, “第三者”问题由道德调整是较为现实的选择。(53)也有学者对司法实践中一些法官以“社会公德”或善良风俗为依据不予保护“第三者”的权利的现象提出批评。(54)

3 .如何对特殊群体的人权予以特殊保护

对于如何对特殊群体的人权予以特殊保护,学者们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一,在原则上,人权特殊保护的主体应有限制。在我国当今社会,普遍承认的特殊保护的人权主体主要指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灾民、城市流浪人员、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同时,特殊保护应被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是一种合理的保护,而不是祛除了法定义务或责任的特权保护。对弱势群体权利特殊保护的目的仅仅是要通过合理补偿的原则消除由于现实生活的不平等所造成的过大贫富差距,避免严重的两极分化,而不是对弱势群体赋予特权或是对其他人构成“反向歧视”。(55)其二,在方式上,大多数学者都将目光投向了法律,认为应当以法律的形式强化对特殊群体的保护。

(五)人权教育问题研究

在《1995—2004年联合国人权教育十年行动计划》中,人权教育被定义为“努力开展培训、传播和信息交流,目的是通过传授知识及技能和塑造态度,建立普遍的人权文化”。随着人权教育对人权观念的培育和塑造作用成为共识,学界对人权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经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中国大陆的人权教育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人权教育的内容,人权教育的方式,人权教育的意义。

1 .人权教育的内容

学者们在《世界人权教育方案》的基础上一致认为,人权教育基本内容在于传授人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一步强化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以期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普遍的人权文化。立足于此,有学者从功能的角度将人权教育内容分为:人权常识、人权理论和人权价值观。也有学者认为,学校人权教育的核心内容应当是人权的法定权利,即国际国内关于人权方面的法律法规;人权教育的具体内容则包括《世界人权教育方案》指出的知识和技能、情感与态度以及行为与习惯三方面。(56)

2 .人权教育的方式

学者们认为,人权教育的开展主要有三大载体:学校、大众传媒和非政府组织。主张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传授、日常生活的渗透来保证人权教育。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将人权教育核心知识点安排在不同的年龄段,结合不同的课程,采取多种教学策略进行传授。在中小学教育阶段要在相关课程中渗透人权教育的内容,在大学阶段要开设专门的人权课程,要针对公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人权教育。此外,也要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将人权教育的对象分为中小学生、高中生、大学生、普通大众、公职人员等5种,对于不同的对象,人权教育的目标和方式有所不同。

3 .人权教育的意义

有学者提出要“认真对待人权教育”,指出我国人权教育的薄弱现状将制约国家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影响社会的人权状况。其认为,人权教育的普及和人权观念的提升有着直接的联系,教育对提升人权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权教育是提升农村社会人权状态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实现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也有学者认为,人权教育有助于人民了解人权条约赋予他们的各项权利,并监督政府根据人权条约所承担的义务,从而充分实现人权。

四、分析与评价

根据我们对中国人权观念问题相关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学界有关中国大众人权观念问题的研究应该说基本涉及了问题的方方面面,只是比较杂乱,不成系统,以至于没有形成一个成体系的、成熟的问题域。同时,许多研究流于空泛,没有对当下的现实状况予以足够重视。这说明,学界关于中国大众人权观念问题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具体分析如下:

(一)研究内容

1 .偏重于理论研究,现实关怀不够

在以“人权观念”和“人权意识”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所得的论文中,绝大部分属于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形态的人权观念研究。如,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人权观念的思想,将中国与美国、欧洲等西方世界的人权观念进行对比,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人权观念的影响,等等。学者们倾向于将人权观念当做一个概念来分析,当做一个理论命题来探本索源,唯独不将其视为一个需要回到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中间去考察的现实问题。因此,关于中国当下人权观念状况这一主题的研究非常少见,偶尔有几篇文献,内容也较为接近,主要是宽泛地对人权观念的进步与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揭示可能阻碍人权观念发展的因素,以及对如何增进人权观念进行探讨。

2 .偏重于一般性探讨,具体研究不足

人权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在考察一般人权的同时,还要大力研究人权的各项具体内容。在关于人权观念的研究中,主要是一般性的探讨,如关于人权观、人权意识、权利观、权利意识的一般性的考察,而对于人权的内容,即各项具体权利观念的研究就相对较少了,而且,在这很少的一部分关于具体权利观念的研究中,也有大部分是理论性的分析而非现实性的考察。

3 .偏重于抽象概括,导致权利主体的失语

依照人权主体的不同,可以将人权分为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个人人权是基于个人之上的、每一个人都应享有的人权,其权利主体是个人。集体人权是相对于个人人权而言的某一类人所应享有的人权,其权利主体是某一类特殊社会群体,或某一民族,或某一国家。个人人权是传统意义与传统观念上的人权。即使是现时代,个人人权仍然是人权的主要形式。可见,个人是最重要的人权主体,对于人权观念的研究必须建基于对个人观念的考察。然而,很多学者似乎总是把人权观念当做一个可以抽象、分析、概括的概念,而极少去关心作为最重要的人权主体的个人,去考察他们对于人权究竟有些什么观念。因此,虽然关于人权观念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尴尬的是,作为最重要的人权主体的个人却几乎处于失语状态。

(二)研究方法

1 .偏重于形而上的分析,缺乏实证的研究

如上文所述,由于大部分学者将研究主题限定在人权观念的概念,因此,他们更多关心的是人权观念的理论形态,因而,在研究方法上就更注重形而上的分析、概括,而不重视实证研究。因此,他们所凭借的研究资料多为前人著作、媒体报道甚至公共政策文件等二手文献,缺乏对权利主体的实证调研。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者采用了实证的研究方法对所考查的群体的人权观念予以揭示。

2 .既有的实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实证研究类的文章数量很少。对于一般性的人权观念与人权意识,我们在检索中没有发现采用实证方法研究的文献。对于具体权利观念的研究中也没有这样的文章。只有在对于权利观念尤其是关于权利意识的研究中,存在一些采用实证方法研究的文章,主要是针对某些特定的群体进行考察,了解他们的权利意识。

其次,选择的样本比较粗糙。以大学生人权观念研究为例,某一题目为《大学生权利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的文章,其调查区域却只局限于某一个城市,且只发放了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193份。想要考察的母体如此之大,实际研究的样本却如此之小,这样的悬殊很容易导致统计偏差,很难从中得出可靠的、有说服力的结论。

再次,研究内容不够全面。人权包含了许多具体的内容,人权的主体遍及所有的人,但在这些原本就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当中,研究的具体权利内容和所针对的主体都非常集中:在权利主体方面,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农民和农民工的观念进行研究;在权利内容方面,主要是一般性地研究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农民工的维权意识以及农民关于土地的权利观念。而对人大代表、患者、读者等群体的权利观念研究都只是在个别篇章中有所涉及。其他更多的主体和更多的权利内容都缺乏深入的研究。

充分认识权利,才能实现权利。人权观念的研究与人权理论的构建和人权保障的推进休戚相关。人权的主体是人,对于人权观念的研究必须建基于对现实的人的实际考察。把人权观念当做一个可以抽象、分析、概括的概念而不去探究民众的实际认识,会导致人权主体的失语。因此,要想全面考察中国大众人权观念的现实样态,还须直面民众,对他们的人权认知、人权主张和人权要求做多角度、大范围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