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探寻心身防御系统的“漏洞”

一条铁链的坚固程度,取决于它最薄弱的那个环节。同样,一个人心身防御系统的坚固程度,取决于它最薄弱的那个漏洞。面对心理疾病“木马病毒”的侵袭,我们从小就需要构筑起适应内外环境的生命防护工程,无论这个工程是“铜墙铁壁”还是“豆腐渣工程”,都要经受贯穿一生的考验。如果心身防御系统被心理疾病攻破,我们就需要找到它的漏洞在哪里,这是修复心理疾病的第一步。

击垮你的不是压力,击垮你的是你自己

古希腊传说中的特洛伊城,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坚固城池,犹如韩非子所言的“万乘之国莫敢自顿”,若不是特洛伊人为将巨大木马运进城内而拆开一段城墙,特洛伊城也不会轻易陷落。这段自毁的城墙,给希腊人屠城留下致命漏洞。由此命名的“木马病毒”,也是利用电脑系统的安全漏洞展开攻击。

同样,心理疾病攻陷我们的心灵,正是因为我们的心身防御系统出现薄弱漏洞,即一个人的易感素质。素质是指造成心理失调状态的倾向性因素,源于古希腊语中的“disposition”(倾向、性情)一词, 19世纪被引入西方心理学界。最开始是指一个人的内在遗传易感性或生物易感性,而且素质和易感性可以概念互换,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正面展示承受力,背面显露脆弱性。

易感素质可能是持久的,但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一些潜伏的易感因素,一旦被激活就会引发心理疾病。

尽管心理障碍可能存在“看不见的”遗传或生物易感性因素,但是它还包含更多以心理为基础的易感过程,某些压力情境体验也会增加易感性[14]。正是易感危险因素存在程度与经受压力程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决定着一个人患上某种心理障碍的临界点[15]

素质应激理论(Diathesis-Stress Theories)指出,具有强大心理韧性的人,即使承受较高的人生压力,也不会轻易被重大负性事件击垮;相反,心理脆弱的人,哪怕是面对较低的生活压力,也会被一点逆境折断意志[16]。换句话说,我们患上心理疾病,是因为我们有颗容易受伤的“玻璃心”。

压力情境下的应激源是否产生心理作用,不是基因素质决定一切,还取决于一个人的情绪调节能力、认知评价及应对方式。所以,心理易感性可以改变,心理功能异常可以逆转,心理健康可以重构。通过情绪调节、认知更新和积极环境体验,我们的心理“脆弱性”可以变成“可塑性”,在后天习练的过程中塑造稳定的心境、培养成熟的心智、磨炼强大的心性,增强心身内稳态的整体防御能力,从而削减各种易感性的致病风险。

20世纪后半期开始,在医学模式大转变的时代背景下,易感性的内涵已经从生物遗传扩展到心理和社会因素范畴,不仅局限于遗传易感性和生物易感性,还包括情绪易感性、认知易感性、人格易感性、人际关系易感性等。这些易感性因素就是我们的心病漏洞,发现这些漏洞的踪迹是治疗的第一步,我们可以看清自己的弱点,增强心身整体系统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