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摧毁意志力的“欲望漏洞”

“活成我想要的样子”,双十一购物节疯狂刷屏熬红双眼,网购平台上弥漫着“买买买”的消费欲望,每个人都渴望过上不将就的人生,全民进入万众消费的狂欢态。

“人生要潇潇洒洒走一回”,灯红酒绿的酒吧文化、无节制的通宵追剧,都市白领族恣意享受着玩乐欲望,不虚度放纵自我的青春岁月,在滚滚红尘中沉醉于享乐人生。

有人说,吃喝玩乐,人之常情;恶劳好逸,人之本性。但是,病态的占有欲望、膨胀的感官欲望,是过度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严重削弱心身内稳态的“欲望漏洞”,会顷刻间摧毁抵御外部刺激和诱惑的意志力。

走出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灵“地下室”,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求。

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激励理论》中,最初提出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1970年又将人类需求增加到七个层次,分为两大类,形成由下而上的金字塔结构:第一类属于匮乏性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第二类属于成长性需求或存在需求,包括认识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Self Actualisation)需求[27]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看来,基本需求和成长性需求未满足的挫折感,与心理疾病息息相关。

马斯洛认为,长期处于基本需要缺失状态的人会产生心理疾病。如缺乏安全感的人,会感到这个世界是不公平或危险的,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恶”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好人,导致自己陷入终日惶恐的状态。同样,成长性需要一旦受挫,则会导致心灵的无意义感和空虚感。

然而,在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心理富裕”之后,一个人仍表现出对需求的过度追求,如物质占有欲、过度消费、拜金主义、完美主义、权力欲、功名欲、虚荣心等,结果会衍生无节制的欲望——贪婪。


“贪婪是好的”(greed is good),电影《华尔街》中的一段经典台词令人印象深刻,“贪婪捕捉到进化精神的本质。各种形式的贪婪,对生命、金钱、爱情、知识的贪婪,是人类向上奋进的印记。”


这个在经济学领域试图洗白的“贪婪”,在心理学领域是导致心理疾病的祸根。贪婪是不知满足的过度需求,容易让人“搁浅”在需要层次金字塔的底端,阻碍我们去追求更高层次的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需求。

当“贪婪是好的”的价值观沦为人生哲学时,一个人感觉不到满足的快乐,自尊心追不上欲望的速度,得到的喜悦瞬间被贪婪剥夺,就这样幸福感渐行渐远,从而陷入在他人看来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欲望深渊。患得患失的空虚感弥漫心境,总觉得世界索然无趣、人生漫无目的。

一个人的基本需求可以满足,但是贪婪则难以满足。这是因为,贪婪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的尽头还是欲望。对欲望的执着追求,容易导致心理扭曲。正如《渔夫和金鱼》故事中的老太婆,当她得到新木盆时想要木房子,得到木房子时想当贵妇人,变成贵妇人时又想做女皇,当她妄想成为上帝时,老太婆的贪婪遭到惩罚,她又变回一贫如洗,坐在小草棚前用破木盆洗衣服。

无节制的贪婪是人性的不归路,会使人在欲望中沉沦。当我们沦为金钱和物欲的奴隶时,内心世界必然失去平静,整日周旋于人生的名利场,追逐纸上富贵的泡沫人生,从而陷入无休止的苦恼和焦虑之中。如果我们将自尊建立在贪婪的拥有上,将快乐建立在欲望的流沙上,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自尊和快乐是基于永远的不满足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我们的自尊会轻易地被刺痛,我们的幸福感会轻易地被剥夺,心理内稳态就会轻易崩塌。

欲望是前进的动力,但是欲望也要套上缰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