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抑郁与焦虑:中西医视角下的心身同治
- 杨红琳 胡峻鸣编著
- 883字
- 2024-11-28 18:20:59
4 中医智慧解读的内忧与外患
面对颠覆心身内稳态的心理疾病,中医和西医都在心理学领域找到一个默契的方向感,即“内忧”在身。然而,生物心理学是以“脑”为尊,局部聚焦在脑组织功能和神经递质不平衡,试图在诊断和治疗上找到生物切片式的精准定位;中医则放眼于以脏腑为核心的全身系统,从阴阳气血平衡、人体经络运行的整体联动来解读身心的全息密码。
医学上有一种称为“管状视力”的疾病,只能看到前方的一方空间,周边的视野缺失,被贝克认知疗法解读为一种认知偏差形式。
生物心理学正是患上这种视野狭窄病,片面聚焦于大脑和遗传基因,而忽视生命系统的整体动态平衡,导致易感性探索上的唯脑论。尽管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的理论技术日趋完善,但是心理疾病的复发率仍居高不下[28];而且抗抑郁药物本身就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复发[29],这表明当前心理疾病的易感性因素没有得到充分确认[30],对易感性的探索方面存在认知偏差。
越来越多的现代研究证明,心理疾病与人体的整体健康密切相关。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一项有关微生物群与心理疾病关联性的研究发现,缺少特定肠道细菌的人,比其他人更可能患上抑郁症[31]。而且,如果残留的躯体症状缠绵不愈,心理疾病患者停药后的复发率非常高[32-33]。
目前,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针对心理疾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已经拉开帷幕。心理疾病的中医证候学,为患者揭开更广泛的内忧之痛,而不是眼光封闭在神经中枢系统。即使在中医典籍中找不到与某些心理疾病完全匹配的疾病名称,这些中医证候的研究,也将为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展开新的探索空间。
中医与西方心理学的对话,应该在借鉴西方哲学和医学精髓的同时,仍需要遵循传统中医学的语境和思维方式,否则难以领悟中国哲学视野中“形”和“神”的概念。如果脱离中医的原生态语境,一味追索西方还原论的“实证”,用掺杂西医观念的语言来生搬硬套,就会陷入雾里看花的语义学迷思。
崇尚形神合一论的中医,内在蕴含着中华文化独有的思维方式和养生智慧,正是中医学的“另类思考”,对生命整体系统“内忧”和“外患”的不同解读,为心理疾病的病因分析和治疗方式开启一个新视野。